词条 | 碗坪仑窑址 |
释义 | 碗坪崙窑址坐落在城关以西约5公里的一处山丘上,周边约1500平方米的范围之内,堆积着厚约2米的匣缽和瓷器的遗存物。经发掘发现两座龙窑残基和数以千计的标本。据专家研究认定,碗坪崙窑址系北宋晚期至元朝初年的古窑遗址。 龙窑,或称土龙窑,俗称蛇目窑。这类窑依山坡而建,头下尾上,头为燃烧室,也称火膛,尾置烟囱,利用地势坡度增强窑室烧成时的空气抽力。窑室为阶级式,每级称为一目,于两边设投柴烧火孔,数级立一窑门以供装运瓷器之便。龙窑目数无定式,可增可减,长者二三十,短者十几目而已。以松木、松枝或杂草、山芒为燃料。碗坪崙发现的两龙窑,仅存窑基遗迹。一座残长3.7米,最宽处1.4米,高约1.5米。有半圆形火膛,约0. 8米×0.45米,膛前有半圆形灰池,膛后窑床高出0.43米,呈10度斜坡。窑底铺沙,窑后设挡火墙,墙下有火道,分前后两排,相距0.2米,每排通火孔9个,窑墙用耐火砖,窑顶用扇形砖拱砌而成。另一座仅存窑身中间一段,残长12米,宽2.6~2.8米,亦呈10度斜坡状,用砖砌成的窑墙上可以看到残存的玻璃质烧结面。有窑门5个,宽0.4~0.55米。两窑切是托座叠烧式的瓷窑。 碗坪崙窑的产品以纯白釉、青白釉和青灰釉瓷为主,另有少量酱褐釉瓷。器物均以转轮托胎成型,胎质细致,薄而硬,呈白色。釉层较薄,纯白釉釉色洁白,青白釉则色调不一,介于淡绿与白色之间 。所见瓷器按用途分类,属饮食品类有碗、盘、缽、碟、执壶、注子、军持等,陈设器类有瓶、炉、笔洗等。纹饰以花草为主,构图疏密有致,层次分明,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工艺分刻画和模印两种,有的器物上还有制作者的铭文。屈斗宫古窑址位于浔中镇宝美村破寨山西南坡。1976年4月由省、市县和厦门大学历史系等单位联合组成“福建省德化屈斗宫古瓷窑址考古发掘工作队”,历时三个月完成发掘工作,发现古窑床一座,出土800多件生产工具和67900多件完残瓷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