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瓦同缘蝽
释义

生物简介

瓦同缘蝽,拉丁学名:Homoeocerus walkerianus Lethierry et Severin,属昆虫纲半翅目缘蝽科,国内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甘肃、广东等省区。广腹螳螂和长螳螂能捕食其成虫和若虫,对其发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17.8mm,宽4.6-5.1mm。体狭长,两侧缘几乎平行,鲜黄绿色。头、前胸背板和前翅的绝大部分褐色。触角4节,第一至第三节紫褐色,第四节最短,基半部黄绿或黄色,端半部褐色或黑褐色。前胸背侧角呈三角形,稍向上翘,侧缘密被黑色小颗粒。中、后胸侧板中央各具1个小黑点。前翅前缘有1条黄绿色的带纹,此纹在革片近端1/3处向内扩展成半圆形斑。

卵:长约2mm,宽1.4mm左右,菱形。背中隆起,卵壳具网纹,假卵盖周缘具18枚精孔突。初产时黄褐色,后转深褐色。

若虫:共5龄。若虫体长15.3-15.8mm,宽6.6-6.8mm,长椭圆形。头、胸部背板中央淡黄褐色,中、后胸、腹部、翅芽和足呈黄绿色。触角略短于体长。翅芽达第三腹节后缘。臭腺孔为小黑点状突出。

生活习性

瓦同缘蝽1年发生2-3代,以2代为主,以成虫在枯草丛间、松、樟、柑桔等枝叶茂密处越冬。越冬成虫次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下旬产卵,6月上旬死亡。

第一代若虫于5月上旬至6月中旬孵出,6月中旬初至7月下旬羽化,6月底至8月上旬产卵,9月上旬死亡。第二代于7月上旬至8月中旬孵出,8月上旬羽化,同月中、下旬产卵;8月中旬以后羽化的,年内不产卵,而于10月中旬后开始停食过冬。局部第三代若虫8月下旬至9月初孵出,9月底至10月上旬羽化,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陆续蛰伏越冬。

卵期第一代12-17天,第二代5-7天。若虫共5龄,若虫期30-46天;成虫寿命1.5-2个月,越冬一代寿命长达6.5-9个月。

成虫性喜荫蔽,畏强光,10时前和16时后多在嫩茎、嫩枝上危害;中午强日照时,常栖息叶荫下。卵多聚产于叶面。雌虫每次产卵12-20粒,以12或14粒为多,成行或成块疏散排列。若虫喜在嫩头上吸汁。冬季温暖,春季少雨的年份发生较重;阳坡和较避风处的寄主受害亦较重。

防治方法

(1) 零星发生不防治。成虫、若虫危害时,人工震落捕杀。

(2) 成虫出蛰密度大,预计大面积发生时,可在成虫产卵期、若虫孵化期(最好若虫3龄前)喷洒1.1%烟百素乳油1000~1500倍液、27%皂素烟碱溶剂400倍液、0.26%苦参碱水剂500~1000倍液、0.88%双素碱400倍液、3%除虫菊素乳油900~1500倍液、2%烟碱乳剂900~15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1000~2000倍液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