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土耳其禁军 |
释义 | 标题: 土耳其禁卫军 英文: JanisSary 内容: 14~19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精锐常备兵团。1363年由苏丹穆拉德一世建立(一说初创于约1330年奥尔汉秉政时期)。最初由战俘奴隶组成。15~17世纪形成特殊的征兵制度,每五年从被征服的巴尔干地区信仰基督教的民族中强行征召未成年男子,将他们分到奥斯曼军事封建主家庭生活数年,学习土耳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并皈依伊斯兰教,逐渐从文化上进行同化,继而送入伊斯坦布尔、埃迪尔内的专门学校接受军事训练和宗教灌输,以培植对苏丹的效忠精神,尔后补入军中。禁卫军的标志为大锅,士兵均为苏丹的奴隶,被编成若干连队(50~100人),集中住在兵营,终身服役,不得婚娶和从商,但享有优厚的薪饷,功勋或才能卓著者可提升为“阿加”(高级官吏)。禁卫军由一名“阿加”统率。14世纪中期兵力不足3000人,16世纪达4万人(一说10万人),至17世纪初达9万余人。禁卫军装备精良,纪律严格,训练有素,吃苦耐劳,为当时土耳其战斗力最强的精锐部队。除部分骑兵外,主力为步兵。早期武器装备以弓箭、马刀、弯剑为主,后来逐渐为火枪所取代。由150名优秀弓箭手组成的卫队,战时随侍苏丹出征。禁卫军曾多次参加战争,如14~15世纪对巴尔干半岛的战争,1402年的安哥拉之战,16世纪对伊朗、叙利亚的征伐,16~17世纪参加克里木汗国对俄国的入侵及俄土战争。战后,各部队分别驻守巴尔干、近东、北非军事要塞和大城市,充任卫戍部队。随着其政治势力扩大,逐渐参与国事,专擅朝政,甚至废立苏丹。进入17世纪后,禁卫军开始蜕化,禁戒废弛,训练松懈。士兵成婚居家,经营商业手工业,兵源出现世袭化。1826年,因抗拒苏丹马赫穆德二世对军队实行欧式改革的命令并发动叛乱而被消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