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图解100句读懂金刚经:轻松通晓最深奥的佛法智慧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琼那·诺布旺典 著 鸠摩罗什法师 译 丛 书 名:图解经典 出 版 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1341179 出版时间:2007-12-01 版 次:1 页 数:255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宗教 > 佛教

内容简介

《金刚经》是佛教中文字极为简练,义理最为丰富的一部典籍,是般若经的精华,但由于该经译本年代久远,历代解经注文的高僧、学者各执一端,造成的文字障碍、理解分歧,让一般人很难透彻地把握它的意旨和玄妙。它始终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以至让很多渴求悟道的平常人望而却步。

《图解100句读懂金刚经:轻松通晓最深奥的佛法智慧》针对读者的学习需求,精选出1O0组名句,通过5个小栏目和300幅精美的手绘插图、图表,来呈现一个丰富的《金刚经》读解版,让您更容易读懂并运用这部伟大的智慧经典。它包括:名句由来,精确标明名句在原文中的出处;名句解读,多个角度深入疏通文意;佛典故事,妙趣横生,小故事可悟得大智慧;活学活用,信手拈来,将智慧运用于生活;最后一个栏目是知识链接,以扩展知识面。

希望我们共同的努力,可以为您拨开心灵迷障,领悟到《金刚经》的智慧与玄妙。

目录

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金刚经》经卷

编者序:轻松读懂《金刚经》

本书阅读导航

《大乘金刚经般若波罗蜜经》原经文

第一章 法会因由—叩响《金刚经》之门

第1句 如是我闻—证信的意义

第2句 佛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说法地点

第3句 与大比丘众—听法众

第4句 世尊食时—吃饭穿衣皆教诫

第5句 入舍卫大城乞食—乞食制度

第6句 次第乞已—众生皆平等

第7句 敷座而坐—一念入定般若生

第二章 摆脱烦恼—正知正见正信

第8句 长老须菩提—请法者

第9句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成佛之心

第10句 应如是住—悟道的方法

第11句 如是降伏其心—解决修心的大问题

第12句 若有色、若无色—离四相普度众生

第13句 无余涅—小乘的解脱境界

第14句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菩萨不应执念

第15句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放下执著

第16句 东方虚空可思量不—无边福德

第17句 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布施的功德

第18句 不以身相见如来—身相不是法身如来

第19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执著于相

第三章 正信希有—通往般若的门槛

第20句 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真信源于正确知见

第21句 莫作是说—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

第22句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佛运消长的史观

第23句 一念生净信者—生“实信”的基础

第24句 无量福德—供养千万佛的善根

第25句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有”和“无”的问题

第26句 若心取相—万物本空的智慧

第27句 法尚应舍—不要迷信佛法

第28句 如我解佛所说义—一切无为与因果

第29句 无为法—不要执著于法

第30句 三千大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财施与法施的较量

第31句 皆从此经出—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

第四章 发心悟道—理解才能真信仰

第32句 我得阿罗汉道—小乘四圣果

第33句 无诤三昧—须菩提的果位

第34句 第一离欲阿罗汉—比诸比丘的成就都高

第35句 燃灯佛授记—佛的功名录

第36句 庄严净土—心净才是真清净

第37句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清净心是修行的关键

第38句 身如须弥山王—修果不住果

第39句 恒河之沙—佛陀说法与恒河

第40句 此福德胜前福德—福德的再次考量

第41句 乃至四句偈—持经就是求佛

第42句 当何名此经—经名中的缘由

第43句 如来无所说—万法本空

第44句 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因缘智慧

第45句 深解义趣,涕泪悲泣—须菩提的眼泪

第46句 信心清净—信心与功德

第47句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远离一切虚妄

第48句 第一希有之人—惠能悟道

第49句 第一波罗蜜—无漏的成佛之因

第50句 忍辱波罗蜜—忍一切难忍之辱

第51句 菩萨应离一切相—菩萨的三大准则

第52句 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不住一切相

第53句 此法无实无虚—真理不实不虚

第54句 信心不逆—生起不退的信心

第55句 悉知是人,悉见是人—无边智慧

第56句 若乐小法者—大乘、小乘、凡夫的比较

第57句 此处则为是塔—佛言如灯塔

第58句 悉皆供养成事—福报的因缘

第59句 清净罪业—佛法复兴的希望

第五章 通达无我—修行的真谛

第60句 云何降伏其心—菩提的清净心

第61句 无法胜过有法—达到无我通达的境界

第62句 最难舍离的我—“我执”是妄心的根源

第63句 无有法得—见招拆招、随机应变

第64句 佛祖无所得—授记不过是一种形式

第65句 诸法如义—肉体不过是一具皮囊

第66句 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性如光

第67句 菩萨亦如是—大而化之的菩萨

第68句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远离一切相

第69句 如来有佛眼—佛的“五眼神通”

第70句 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执著是心在执著

第71句 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心”的相对论

第72句 现在心不可得—心的时空

第73句 福报的因缘—无得才是得

第74句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有实和无故

第75句 具足色身—佛的肉身相

第76句 是名具足色身—如来从何而来

第77句 具足诸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第78句 汝勿谓如来作是念—不要产生法执

第79句 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不说而说的法

第80句 彼非众生,非不众生—因缘所生的众生

第81句 无有少法可得— 一切都是佛法

第82句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修法和修行的关系

第83句 即非善法,是名善法—登岸就是弃船

第84句 如是等七宝聚—功德不可思议

第85句 于前福德不能及—修行与功德

第六章 证悟圆满—实践出真知

第86句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佛不度众生

第87句 有我者,则非有我—众生即是佛

第88句 三十二相观如来—观佛见性

第89句 如我解佛所说义—不以身相见如来

第90句 不说断灭相—佛法不断灭

第91句 得成于忍—获得无生法忍

第92句 不受福德—不贪著福德

第93句 若来、若去、若坐、若卧—何谓“如来”

第94句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没有来也没有去

第95句 碎为微尘—微尘中见大千

第96句 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从微尘到大千

第97句 是人解我说义不—离相之相

第98句 不生法相—这样修法

第99句 一切有为法—一切有为都无所得

第100句 信受奉行—金刚法会圆满

前言

前言

轻松读懂《金刚经》

2500年前,在印度恒河边的舍卫国,释迦牟尼佛与其弟子须菩提有一场精彩的对话,谈论的主题是“如何修证成佛”。后来,这场著名法会的前后始末被翔实记录下来,便是这本《金刚经》。

《金刚经》最早在印度流传甚广,后传入中国。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鸠摩罗什法师在长安草堂寺,第一次用意译的方式,把《金刚经》翻译成非常适合中国人阅读的文本,初名《舍卫国》。其后,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以中国的注经习惯,撰写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是为第一本中国式的《金刚经》注疏。到唐代禅宗六祖惠能时期,《金刚经》也随着《坛经》的普及成为了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如今,历经了1600多年的岁月,这部佛经不仅深深印入了中国人的灵魂,更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极具影响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