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桐山镇
释义

桐山镇位于福鼎北部,辖区大部分为溪流冲积小平原。清时,船只沿桐山溪可直驶至水北。《福宁府志》记载:“桐山,即今县治,平城宽广,旧多桐,故名。左右两溪夹流,亦名桐川。”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形如船。东西两侧有桐山溪和龙山溪双溪夹流。桐山作为县治所在地已有256年的历史,一向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清乾隆四年(1739年)以前,桐山为霞浦县劝儒乡廉江里十七都,旧称桐山堡,为海防重镇,福鼎置县后为直属在坊。民国时,桐山为桐山区,后改桐山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桐山初为县辖镇,1949年11月改为桐山区,1955年11月复为桐山镇,1958年8月成立桐山人民公社,1968年7月成立桐山镇,1970年10月改称城关公社,1981年8月又从城关公社划出4个街道、3个大队,恢复桐山镇至今。1995年,全镇下辖5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16681户,54331人。

民国时期,桐山镇工业几乎空白,农业凋敝,社会生产力和居民生活水平低下。这里只有一条狭长的旧式街道,民房破旧。镇内仅有1所初级中学、1所简易师范学校和5所小学。50年代至60年代,古城主街进行过拓宽改造;70年代,新开辟了14米后街;80年代把古城南路拓宽改建至24米,新建南大路(福鼎汽车站至桐山大桥)宽16~22米;90年代又把工商银行至北市场大街拓宽改建至16米,并新建流美50米大街。桐山镇还兴办皮革、塑料、无线电、五金、仪表、制碘、食品等众多工厂。1995年,全镇工业总产值46659万元,财政收入2037万元,居民商饮营业总额6756万元,人均收入2500元。镇辖内办有1所职业中专、2所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8所小学、37所幼儿园。镇内医疗机构齐全,有福鼎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防疫站、桐山卫生院等。此外,还建有电视差转台、广播电台、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等。

桐山溪一直困扰着桐山居民的休养生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关防洪堤几经改造加固,防洪能力较低。1991~1992年,县政府把桐山溪整治作为“治政安民”、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5.06公里防洪堤进行了改建和加高培厚加固,堤顶宽度由原来2~3米增至5~6米,高度平均6米,并采用水泥混凝土和土工腹防渗新技术,堤顶浇灌宽5~6米、厚15厘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使城关防洪堤防洪能力从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