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通货膨胀惯性 |
释义 | 概念通货膨胀惯性,也称为通货膨胀粘性,Fuhrer (1995) 年给出了其现代定义:在受到随机扰动的冲击之后,通货膨胀偏离其均衡状态所持续的时间。基于这一定义,持续的时间越长,表明通货膨胀的惯性越大。 通货膨胀惯性产生的原因①工资及价格粘性导致通胀的调整具有一定的惯性; ②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的变化或对货币政策的信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通胀的调整速度; ③随机冲击的性质与程度,也是影响通胀调整的重要因素,如这一次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通胀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2008 年上半年的高通胀和随后的快速回落; ④尽管以上3 个因素从不同的角度,解释通胀惯性的存在,但Altissimo(2006) 所强调的是,中央银行在实施或改变一项货币政策时,预期政策实施使通货膨胀回复其均值(均衡值) 所持续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产生效应所需的时间,显然这也是货币当局所设定的政策目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