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船坊村 |
释义 | 1、江西宜春市袁州区彬江镇船坊村船坊村,地处江西宜春市袁州区彬江镇东北部郊区,紧靠袁河,与新余市分宜县分宜镇芦塘村接壤。全村有348户,1248人,耕地 334亩。全村户户以苗木为主导产业。 袁河造就了一个三面环水的沙洲村———袁州区彬江镇船坊村。三面环水给了船坊村丰富的水资源,同时也制约了船坊村的土地,人均田地不足 1亩,还是潮沙地,很不适合水稻等农作物生长。却很适合苗木的生长。上世纪 50年代,全国有名的彬江柑橘无病苗圃就坐落在船坊村。 土地少,又不是水稻生长的沃土,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乃至七十年代的船坊人并没有真正品尝到母亲河甘甜的乳汁。他们只能在农忙之余到苗圃去帮着栽栽树、施施肥什么的,以此赚点外快。其实,就今天看来,当时船坊人在苗圃赚到的最重要的并不是劳务费外快,而是栽种苗木的技术。1982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承包土地的船坊人便有少数栽种苗木。1985年后,计划经济的影子逐渐消退,市场经济的力量日益显现,苗木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村里的人又逐渐走到栽种苗木这条路上来。船坊人利用彬江柑橘无病苗圃树立的品牌,苗木生意越做越大,且栽种的人越来越多,销售渠道也变成了苗木贩子上门收购。 2003年,在船坊人热切的盼望下,投资500多万元的船坊大桥终于动工兴建,2005年建成。大桥的修建,给了船坊人极大的信心。2006年,为让村民实现效益最大化,船坊村委会组织成立了船坊村花卉苗木产业协会,专为村民买嫁穗、跑销路。如今船坊苗农坐在家里苗木就能卖个好价钱了!栽种苗木的也多了,规模也越来越大,栽种10万株的比比皆是。 袁河抚育了船坊人,船坊人也在用自己的逐步富裕回报着袁河。改革开放造就了船坊人,船坊人也正用自己的不断努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这是记者在船坊村采访的最深感受。袁河,给了船坊人发展苗木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改革开放给了船坊人发家致富雨露春风般社会环境。自然条件是不可改变的,社会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在现有自然条件下,船坊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用自己的勤劳,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苗木产业,阔步迈上了小康之路。 2、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船坊村船坊村位于薛家镇北部,南端紧临沪宁高速公路,薛家收费站道口就坐落在本村。已规划和已建设实施的“四纵四横”道路有三条纵路从该村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和推进,该村区域位置日渐显现,但目前仍以农业为主。全村现有22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村,其中一个自然村因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和薛家收费站的道口建设已整体拆迁。全村区域总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900亩,居住户数518户,人口2300多人。村工业以加工、机械配件为主,年产值六千多万元。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田水利措施完善,土地肥沃,适合水稻、三麦种植,是重点农田保护区。2006-2008年度荣获薛家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8年度薛家镇“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和常州市“先进职工联合之家”等荣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