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田沧海 |
释义 | 简介田沧海,著名水彩画家,1940年生于广州,196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王肇民先生。曾参加规模宏大的“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的革命历史油画创作工程。后移居香港,担任香港美术家联合会会长、香港中国艺术馆馆长,并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组织邀请内地众多艺术家赴港交流。1994年,组建中国首个民俗艺术村——番禺小谷围艺术村,多次“送展下乡”,推广大众艺术。其作品屡获殊荣,曾将义卖所得的百万元巨款无私捐助给慈善事业。2004年因广州大学城的兴建,艺术村被清拆。决心再重建艺术村。现正在番禺化龙镇组织筹建番禺艺术城并致力于佛像水彩画创作。 佛源、佛缘田沧海不是佛教徒,但他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去研究佛教,研读佛经,游历国内的四川、山西、西藏以及东南亚等各处佛像雕塑胜地。从1989年开始,他用了整整十年时间专攻水彩佛像。本届北京艺博会,观众们目睹他的水彩佛像风采,写下了热情洋溢的留言:“艺术的创新令人惊叹”、“作品极具震撼力”、“开创水彩画先河”。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北京艺术博览会艺术评审委员会评委之一的史国良大师,在观看田沧海的画作时称赞不已,写下了“与佛有缘”的留言。 评价应第10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组委会的邀请,7月12日至16日,番禺化龙艺术村画家田沧海先生携其创作的10多件水彩画赴京参展,引起北京艺术界、新闻界人士极大关注。田沧海的水彩画成为该届艺术博览会八大亮点之一,被誉为“开创了中国工笔水彩画新里程”。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宜等十位艺术大师组成的本届艺博会评审委员会,评选出本届艺博会“最具影响力十大艺术家”和“最具影响力十大画廊”,田沧海榜上有名。田沧海还被北京“中华五千年动画文化工程促进会”邀请参与《万卷书画颂和谐》长卷的筹备工作。 ----引自 李毅瑜《田沧海水彩画精品亮相北京》报导 在这个商业社会里,到处都是声色、诱惑、名利、刺激,人们变得忙乱、躁动。但是,当我们进入田沧海的画室,面对他一幅幅庄严、纯净的佛像绘画时,就似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种肃穆、慈悲的宗教氛围直渗我们的心灵,抚平了心中的烦躁,驱散了尘俗的杂念,我们的情操也就在此不知不觉中得到的提升。 ----陈建中(法国著名油画家) 与其说田沧海先生是位水彩画家,还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位“佛像雕塑家”。在中国画佛的人很多,但是用水彩去画佛并取得相当成就的只有田沧海先生。他的工笔手法、逼真的造型、简明的色彩给观众的视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以及一个全新的佛像表现形式和崭新的水彩画境界。细细观赏和品味田沧海先生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是以十分虔诚的心境和平静、质朴的心态,去感受佛的形象、佛的意境及佛学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并痴心迷醉地捕捉它们的形与神,诉诸于自己的笔端,给观众重新塑造了一座座人们心灵中神圣的佛像。 ----<<虔诚的探索 执着的追求》 引自《艺术收藏与投资>> 画家风采文字实录以“弘扬佛教艺术,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中华佛教文化艺术国际巡回展将于2010年5月21日至24日在广州举行首次展览。该巡回展由中华佛光文化总会、中华佛光文化慈善基金会主办,中华佛光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展览自启动作品征集以来,反响热烈,已陆续得到海内外美术家协会、美术研究院、书画院等艺术机构和著名艺术家的积极响应。 香港美术家联合会主席、香港中国艺术馆馆长、著名佛像水彩画家田沧海先生对佛教题材作品的创作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他表示将选送他最新创作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彩画《佛法东传华夏璀灿》等佛教题材作品参加此次佛教文化艺术展。5月8日,中华佛光文化网就参展作品、创作历程等问题采访了田沧海先生。 选送世界上最大的水彩画《佛法东传·华夏璀灿》参展 中华佛光文化网:此次中华佛教文化艺术展,您准备送展的作品是什么? 田沧海:我的作品中佛教题材的最多,我自己也举办过《佛缘·佛源》的展览,就这次艺术展,我想展出我最新创作的《佛法东传·华夏璀灿》,这幅画有10米长,1.5米宽,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彩画。 中华佛光文化网:您怎么想到创作这幅画的? 田沧海:现在提倡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社会呀?我觉得按佛教来讲,和谐就是包容。佛教里常提智慧、包容、慈悲,都是社会所需要的,我不是佛教徒,也不懂佛法,我只是从我研究艺术这个角度去研究佛教,佛教产生于印度,盛兴于中国,佛法东传和西天取经是两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所以我要创作《佛法东传 华夏璀灿》,来体现这两件大事,以佛教艺术去感化人。 中华佛光文化网:中国佛教博物馆? 圆持法师: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1980年创建于法源寺,各种条件都有较大的局限性,通过全国政协提案提出建立中国佛教博物馆,得到了中佛协和国家宗教局的认同,现正在逐步完善资质,争取国家对博物馆的补贴。为此,多年来我不断发心,慢慢建立起收藏渠道,虽然没什么财力,但慢慢也收藏了不少文物,也有一些比较好,像我刚才提到的北魏佛铜造像。 日月观音是东方的菩萨,不是“东方维纳斯” 中华佛光文化网:您作品中的佛和观音很美,很震撼,请问您创作作品时有参照有东西么? 田沧海:我用了二十年时间,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描绘了这批精彩绝伦的佛像,从中我也领略到艺术、哲学、宗教完美无瑕的融合,历史与佛教的千缕相缠,超然的万佛神秘灵性的迥异。以前都说“唐盛宋衰”,我觉得不是,而是“唐兴宋盛”。我觉得宋代的像最了不起,最具有代表性,特别是大足石刻,所以我选择大足作为我的创作基地,前几年我每年都去大足。除大足外,我几乎游遍了国内大量的名山大川,还去考察了东南亚国家的佛像,龙门、敦煌、云岗石窟造像,我一个个去看,一个个去研究,我就是把祖先的东西,经过我的思考组合,然后显现出来,可以说我画的每一个东西,都是真实存在。 中华佛光文化网:王朝闻先生曾盛赞大足的观音可以和西方的维纳斯比美,您说我们的菩萨比维纳斯更美。 田沧海:王朝闻说大足的日月观音雕塑是“东方的维纳斯”时,我说不是“东方的维纳斯”,是东方的菩萨,为什么是维纳斯?维纳斯很了不起,我们的菩萨也很了不起,不要把他们的来套我们的东西,我们的东西照样好。 中华佛光文化网:您的《思维菩萨》也让人想到《思想者》。 田沧海:现在一谈起艺术都提外国的,为什么不宣传宣传中国的?复兴中华文化就要从佛教文化艺术开始。以前我们宣传雕塑就想到罗丹的《思想者》,其实我们这个《思维菩萨》就是思想者,年代比思想者更久远。我对这个研究了很多,《思想者》完全是宗教的,是在地狱之门的上面,思想者看着地狱思索,痛苦地思索,我们这个世界思维菩萨在天堂之门的前面,这很巧合,但非常有意思,我们这个思维菩萨在天堂之门的前面,是一位非常丽优美的女性,真是太美了!我们为什么不宣传自己的东西,老宣传别人的东西呢。我们有我们的的东西,如果我们把自己民族的东西都丢了,别人来看,看什么呀?我就想启发其他的人,爱我们的文化,弘扬我们的优秀文化。 “我宁愿做一个快乐的画工,去发掘宣传弘扬这无尽的宝藏” 中华佛光文化网:您在而立之年才转型画佛教题材水彩画,当时有什么机缘呢? 田沧海:其实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大学毕业后没多久,我就去香港了,一直生活在香港。八、九十年代时,我做了一些好事,就是我出钱邀请大陆一些艺术家到香港免费参访交流,这其中有一些四川的艺术家,他们当中有一位艺术家就画了安岳的佛雕,他是用画国画的,很有意思,那个时候我就决心要去看那些佛像。去看了之后,我就觉得太美了,太好了,但他画不出那种时代的感觉,那种佛和菩萨的感觉,他用国画画的,国画有一定局限性,一写意就走样了。我就说我来做这个事情,为什么不做呢?那么好的东西不做,不画,不宣传,太浪费了,这就是我下定决心要做一辈子的原因,结果我画出来大家很认同。 中华佛光文化网:您在十届世博会上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艺术家”,是有相当成就的艺术家了,而您自称是画工? 中华佛光文化网:古代做这些佛像菩萨的人几乎全是工匠,不是画家、艺术家啊,做得多美啊。现在哪个自称艺术家,大师的有什么了不起的,能和我们的祖先比吗?我热爱中国传统艺术,而传统艺术在佛教艺术中发挥得最为完美,你对比一下全国各地艺术宝库,佛像雕塑形式到艺术,成就都无与伦比,而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我宁愿做一个快乐的画工,去发掘宣传弘扬这无尽的宝藏。 中华佛光文化网:这种画工心态,对您创作有什么影响? 田沧海:现在这个社会太浮躁了,引诱太多了。我今年70岁,我一直在画画,我的同辈都是大画家了,都很了不起,都很有钱,我没有,我很热爱现在的事业,当我画这些的时候,我没想过我要把它去换钱,我的心态就平和了。我想的就是好好地发挥文化,但当我画好以后,得到大家的认可,现在很多人来买我的佛像,它能变成钱,这不是我的初衷,我不想赚很多的钱,我想把我的画拍买完后,搞一个基金会,我去扶助那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人和项目。我很穷,我把钱都花在了这里。 中华佛光文化网:您精神上很富有。 田沧海:92年,我就在香港搞了第一个叫《佛缘 佛源》的展览,结果我的画全部卖光了,得了一百多万,那时候钱多很多啊,但我全部都捐给阳光之家、残疾儿童基金会,他们很惊讶,我只是一个穷画工,不是李嘉诚,哪有一百多万捐呢?这件事很轰动,影响很大,我觉得做这样的事很舒服,我做了很多这样的事,香港一些大的慈善活动都很想找我。 大足这样的佛教雕塑太美了 中华佛光文化网:去年您的普贤菩萨也被慈善拍买了十六万多。 田沧海:是的。做佛教事业是可以发达的,但我们不需要那样的发达,我们生活上过得去,不要要求太多,还有很多人很穷啊,像你们从事佛教文化事业很意义,应该多做。大足这样的佛教雕塑真的太美了,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 中华佛光文化网:现在这些佛像缺乏保护,风化得太厉害了。 田沧海:大足还好啊,你看安岳石刻,那么好的东西,根本没有保护,我们的领导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地方政府不重视,财政没钱,外国有钱,到处吹嘘那个《思想者》,中国太多这样美的东西了,谁知道?谁都不知道。 中华佛光文化网:现在也有很多画家从事临摹壁画的工作。 田沧海:现在很多画家去临摹,这点很好,但是有一些人把菩萨画成现代裸体美女,感觉怪怪的。他们画的不是菩萨,庸俗了,菩萨不是那样的,菩萨是神,真人是不会像神的,变成活生生的人,还怎么去拜呢?拜不了的。没有了神圣的感觉,怎么教人向善?我们祖先其实是很聪明的,这点做得很好。 作品欣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