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传统杆秤制作技艺
释义

基本内容

传统杆秤的手工制作工艺:

1、选取秤杆木料:大号秤一般选择楠木,中小号的秤多数使用秦巴山中阳坡所产的“红栒子”木,木材经阴干一年以上,据所要做杆秤的衡量要求,用锯截成适当的长度。

2、刨秤杆:先用正刨根据手工艺人的经验刨圆、达到合适的尺寸,再用反刨将毛刺处清理干净,对秤杆进行初步的打光。

3、定“叨口”两位匠人合作使用墨斗,以线绳在秤杆上弹出几条纵向等分墨线。

4、安“叨子”:气一手持刀从下往上支托秤杆,经过测量在秤杆上找出三个“叨子”的位置;将秤杆固定,在杆身安装“叨子”的部位分别打出垂直的穿孔(曾经用手上的钻子,后用电钻),并试装三个“叨子”。

5、铜皮包焊:秤杆两头需要包铜皮,将预先准备好的铜皮根据所需的尺寸剪裁,将剪裁出的铜皮磙圆,套在秤杆的端头上比对、进行再修剪,接下来用焊锡将铜皮焊接。为方便起见也可使用小钉固定法将铜皮包好。为了美观,事先要对秤杆两端拟包裹铜皮的部位加工,使其直径略小于其余部位,并用钣锉稍作打磨。

6、安装“叨子”、秤盘:秤盘是预制的,将盘上的三根系绳挽结到秤杆大头最外侧的“叨子”上。

7、校秤定星:用“叨子”将秤悬提,秤盘中依次放上不同重量的砝码,在秤杆上测定其距离,以两脚规分割并仔细标出星花位置。

8、钉星花:按照上一步骤所标记的位置用皮带手钻钻出每个小花点,在钻洞中以细铜丝嵌插而后割断、锤实。

9、打磨、清洗:使用钢锉、油石顺纵向对秤杆进一步打磨光滑;给刚做好的秤杆均匀地刷上一层石灰水以去除油污。石灰水自然风干后即用清水冲洗净。

10、秤杆施染着色:楠木秤杆利用其自然的木质颜色即可。红栒子木秤杆则在石灰水清理后刷上一层皂矾液,再晾干;而后均匀地刷上事先调制好的五倍子液,然后再次把秤杆挂起来,使其完全干透,这次一般需要12个小时。

11、修整抛光:待着过色的秤杆完全风干后,对秤杆再进行最后 一次抛光,让秤杆光润、上面的刻度即“星花”更易辨识。

12、辅助工艺:能够完整掌握杆秤制作技术的人还必须具备打制铁秤钩的能力;打制铁钩实际就是铁匠工具,所用煤炉、铁砧、长钳、手锤和大锤等工具设备及其技术均与铁匠相同。

历史渊源

手工制作杆秤的工艺在中国流传历史悠久。据民间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才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把秤制统一改为10两一斤。

汉中手工杆秤制作工艺,是在抗日战争的特殊背景下,由汉水与长江交汇口工商重镇武汉传来的。武汉三镇在近代中国以工商经济及交通运输颇称发达,手工制秤业素有规模。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寇铁蹄蹂躏我东部大片国土,北平、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相继失陷。随着沦陷区难民纷纷往相对安全的西部省份逃难,负有盛名的武汉“福泰”记制秤技师多数逃至陕西。当时国民政府将各种机构及高等院校西迁,汉中作为抗战大后方,商业经济与文化教育得以迅速繁荣。武汉“福泰”记的师傅们逃到汉中后就近利用秦巴山地原材料及市场重整旧业,汉中与西安成为陕西境内两大衡器产区。“福泰”记名匠张兆金,早年在湖北学成精湛的制秤手艺,1939年在汉中开业。同年,14岁的刘德福逃避国民党抓兵从城固县逃到汉中,机缘巧合结织了张兆金,并拜张兆金为师、跟随学习制秆手艺,学成后与师傅一同经营衡器店。50年代以后汉中制秤业随着各项“运动”几起几伏、备受折腾,张兆金、刘德福师徒作为主要技术骨干一直在业内坚持工作;其间多有创新,独立发明出相对方便、灵敏的10公斤案秤;1972年还曾去西安学习250公斤磅秤的做法,并于1977年研制成功。张兆金于80年代去世后,刘德福成为汉中市也是陕西省手工制秤业里资历最老(至21世纪初已有70余年历史) 、传统技艺最全面的匠师;他开设的秤铺也顽强存活。

关于汉中现代衡器生产发展史情况大致陈述如下:

①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家经济重心西移,大量难民由自己家乡逃

②往汉中,汉中经济大幅度增长,此时商贾云集,对于做买卖必须的衡器需求量也急速增长,当时一杆称竟然卖到40块现洋,由是形成汉中杆秤业的第一个繁荣期。

③40年代后期抗日战争结束,原避难人员重返家乡,生意人员大量减少,汉中经济一时出现萧条;同时政府整顿市容,规定街道上不准摆摊,双重打击之下汉中杆秤的销量锐减,这是汉中杆秤第一个低潮时期。

④1950年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复苏,至1956年开展农业、手工业合作化,汉中的杆秤从业者共计7户l3人合并成为汉中县衡器厂,扩大生产。这个时期杆秤市场的繁荣跟农村经齐的集体化是并生的,那时一个农业合作社就分几个大队,大队下又分为几个小队,因为集体分配,每个小队都需要三杆测量不同重量的秤,汉中杆秤的生意就立即红火起来,一时间买秤的人排成长龙;汉中县衡器合作工厂买地扩建,招收30多个年轻徒工进行杆秤培养,还送出部分人去外地学习翻砂铸造,为制作磅秤做淮备,汉中杆秤迎来第二个繁荣期。

⑤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期间,“一平二调”的“共产风”横行,县政府从汉中衡器合作工厂无偿征用其集体资金购置的新厂区、征调走刚培养起来的20多个青年铸工,该厂大伤元气,当时销量最好的磅秤无法正常进行生产。

⑥60年代,张兆金、刘德福等老技术骨干努力发展生产,即使在“文革”动乱中,依然克服种种困难不断研发新型衡器以增加厂里的经济效益。1969年案秤研制成功,70年去西安接受省上检验达到标准允许进行生产;1977年又试制成功250公斤磅秤,销路大好;此期该厂的产品销售和修理服务范围从本省延伸到四川、甘肃等地,仍是发展中势头。

⑦70年代以后国营大厂也进行案秆生产,汉牛衡器厂的案秤被加以“不标准”的指谪。汉中杆秤生产面临复杂的压迫和挑战,处于第二次衰落。但至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整个中国经济政策放宽、结构调整搞活,市场贸易蓬勃开展,带动了小商小贩增多。而小商贩们喜欢用携带方便的杆秤,杆秤的需求量也随着改革开放的风潮而热了起来,这也就是汉中杆秤的第三个繁荣期。

⑧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电子秤在市场上的大批出现,加上汉中衡器厂(由政府部门任命的)几任领导在改革大潮中决策失误,汉中衡器厂屡遭重创,最终垮掉了。2007年汉中衡器厂破产处理旧厂址被收购,才补办了几十个老工人的社保金。有些老匠人在退休后也曾续做杆秤生意,但由于经营不善或技术不全面而陆续收场,只剩张德福一家尚能支撑着门面,汉中杆秤制作工艺面临最危险的衰落与消亡命运。

基本特征

1、杆秤是我国最古老也是人们仍然在使用的衡量工具,他是根据杠杆原理所制造出来以方便人们买卖,映射出我国古代劳人民的聪明才智,具有悠久的历史特征。

2、杆秤最主要的特征就在于携带方便,他只由秤杆、秤砣、秤盘三个部分组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小生意人带上一杆杆秤或别在腰间或放于笼篓之间、货物之上,待买卖来时随手一握秤杆,挂好秤砣,栓好秤盘,架势搭上之后生意也就做成了。

3、秤杆最上的选择为楠木,楠木制成的秤杆完成后无需上色会自然泛出木质本身的深棕色;大量普及使用的为“红枸子”,取其材质坚强不屈,所有工艺完成后能更清晰地看出深色秤杆衬托下星花泛出的金光。民间更有对秤上星花的说法,无论做什么生意若少给一两就少一颗星,星被认为影响人的寿命,所以就有“秤上亏心不得好,秤平斗满是好人”的说法,这更体现了杆秤在民间深厚的情感基础。

4、中国传统杆秤业能够与时俱进、自我更新,如1956年合作化后汉中衡器厂曾独立进行案秤的开发研究、学习制作生产磅秤和对省内外用户开展维修服务。

主要价值

1、作为中国独立发明的传统衡器,杆秤并不比电子秤“科学”性差,它在中国应用了数千年,其社会价值可以说是无所不在、难以语言描述清的----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杆秤携带方便,山里的农户也会为了防止买卖被骗而携带一根杆秤。这证明杆秤还是存在其应用价值,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还是保留着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的衡量工具。

2、杆秤比起电子秤更具人情味,买卖中,卖家满脸笑容喊一声“您看,秤高高的”,买家看着那高高翘起的秤杆也觉得确实得了很大实惠,更是满心欢喜的付钱。它具有人文性格,用杆秤做出的生意也正反映了我国丈化的独特之处,中国人讲究的是一定原则下的往来人情,不同于外国硬性原则下的精准计算,于是在生意中也不为硬邦邦的金钱来往,更像是一次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

3、它的兴衰沉浮记录了社会生活变迁史。在大工业文明向手工艺文明挑战的全球大背景下,我国曾以“科学化、现代化、合作化”等理念指导,对传统杆秤及其生产,从意识形态、工艺方式及产业制度上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限制、批评、改造、打击。仅管如此,在电子秤已广泛应用于商业计量的21世纪,传统杆秤仍有一定的群众市场。

4、我国传统手工做秤的工艺起源于几千年前,其中集中了东方人重直观和崇尚简洁实用的高度智慧,也凝结了大量的精巧工艺技术,蕴藏着丰富的专门知识,仍然具有特殊的科学工艺、历史人文和社会学研究价值,也必然有其未来存活发展的地位。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1、材料:①主料,进口的楠木、当地产“红栒子”木,②辅配料,铜丝、铜皮、铜制卡子、铁钉、铁盘、钢筋等。

2、颜料:石灰、皂矾、五倍子、

3、器具:①制杆工具:锯、刨子、铁斧、铁锉子、凿子、电钻。②上色工具:毛刷、一般盛染液及水洗器皿。③铁匠工具,能够完整掌握杆秤制作技术的人还必须具备打制铁秤钩的能力;打制铁钩所用红炉、铁砧、长钳、手锤和大锤等工具设备均与铁匠相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