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福元年 |
释义 | 历史纪年天福元年,公元936年 史料记载石敬瑭阴怀异志 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是后唐明宗之婿,与唐末帝李从珂早年一同追随明宗,均以能征善战著称,明宗朝又均握兵权雄镇一方。但二人心有芥蒂,素来不和。清泰元年(934)李从珂自凤翔入继大统,石敬瑭不得已以河东入朝拜贺。李从珂旧部都认为应留石敬瑭不使归镇,以防不测,唯有枢密使韩昭胤及李长美以为如果不放石敬瑭,恐怕会引起另一边臣幽州卢龙节度赵德均父子的不安,恰值当时石敬瑭大疾初愈,形神憔悴,末帝更加不以为意,重新以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归镇回,暗中谋划自全之计,朝中有其妻晋国长公主之母曹太后打探末帝机密,末帝与臣下议事内容,石敬瑭无不知晓。清泰二年(934)六月,后唐赐给河东军夏季服装,军士有呼喊万岁,石敬瑭立杀首倡者三十六人。七月,唐末帝以张敬达为北面行营副总管,准备屯兵忻州(今山西忻县)以分石氏兵权。清泰三年三月,石敬瑭得知末帝醉中吐疑其谋反之言,以助军费名义,将其在洛阳和诸道的货物全部运回太原。至五月,后唐迁石敬瑭为天平军节度使(治郓州,今山东郓城东),以张敬达为西北蕃汉马步都部署,督促石敬瑭移镇。石敬瑭听取掌书祀桑维翰、都押牙刘知远之谋,上表称末帝为明宗养子,不应承祀,应传位给许王从益。末帝得表,削石敬瑭官爵,发兵讨河东。 后唐天雄军作乱 后唐清泰三年(936)五月,后唐天雄军张令昭因节度使刘延皓平日骄纵,夺人财产,苛扣将士给赐,士卒愤怒,于二十五日拂晓率众攻节度使牙城,纵军大掠,刘延皓脱身。张令昭遂帅后清赐节钺,六月,后唐以其为权知军府事,不久又迁其为齐州防御使,张令昭迟迟不就职,准备观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成败而后论之,并暗杀唐使,后唐以宣武节度使兼中书令范延光、李周讨之。七月,范延光拔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斩张令昭,尽杀其同党七指挥使。 后唐云州兵乱 后唐清泰三年(936)七月,后唐云州(今山西大同)步军指挥使桑迁奏应州(今山西应县)节度使尹晖叛应河东石敬瑭,逐云州节度使沙彦珣。而沙彦珣上表称桑迁谋叛,为沙彦珣击败,云州复安。尹晖执桑迁送洛阳,斩之。 赵德钧父子入契丹 后唐卢龙节度使赵德钧,多年镇守北边,手握重兵,其子赵延寿为后唐明宗之婿,忠武军节度使。后唐清泰三年(936),石敬瑭反河东,中原大乱,赵德钧欲乘机取中原称帝。因此,当后唐征讨大军被困晋安时,赵德钧自己请求出兵救援。后唐命其由飞狐道(今河北定县,经山西灵丘南至大同)入河东抄袭契丹后方,赵德钧则请求由土门(今河北井陉北)西进。其过易州(今河北易县)、镇州(今河北正定),均命当地守将领兵随其西进,实为合并当地兵力于己。之后,赵德钧又称兵力单薄,须以泽潞之兵合入,未赴晋阳而转往潞州(今山西长治),于十月中旬至乱柳(今山西沁县南)。后唐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正领兵二万屯于辽州(今山西左权),赵德钧又请合魏博兵,范延光知其心怀叵测,寻借口拒绝合兵。在此之前,赵延寿早于九月已领二万河阳兵赴潞州。十一月,赵延寿所部全部并入赵德钧之下。赵德钧仍逗留不前,想并魏博兵,在后唐一再催促之下,才移师团柏谷(今山西祁县东南)。为讨好契丹,在团柏一个多月按兵不动,未动虎北口(今山西太原南)的契丹辎重,对距离不过百里的晋安寨被困唐军也不闻不问,却三番两次上表请求以赵延寿为成德节度使,领镇州,为后唐朝廷拒绝。闰十一月,赵氏父子暗中联络契丹,上书耶律德光,称若立赵德钧为帝,即以父子之兵南平洛阳后唐政权,与契丹结为兄弟之好。耶律德光一来顾忌赵氏父子兵力强盛,二来晋安寨未下,准备允其所请,石 敬瑭急派桑维翰见耶律德光,桑维翰自晨至暮跪于耶律德光帐蓬之前争辩,耶律德光才不改立石敬瑭为帝的初衷,拒绝了赵氏父子的使者。及晋与契丹破晋安寨后挥师南下,在团柏,赵氏父子先已不战而逃,其他将官也相继逃跑,后唐军大溃,相互践踏而死数以万计。十二月初,赵氏父子于潞州降契丹。耶律德光杀赵德钧手下由三千契丹降卒所建“银鞍契丹”,又锁其父子押送回契丹。赵德钧到契丹后见述律太后,献于所有财产,深遭述律太后奚落,不胜羞惭,逾年而卒。 卢文进奔吴 后晋天福元年(936)闰十一月,后晋灭后唐。后唐安远节度使(今湖北安陆)卢文进系明宗天成五年(930)自契丹回奔后唐,因后晋高祖石敬瑭系契丹耶律德光所立,于十二月杀行军司马、节度副使等人,率众渡淮河奔吴,吴以之为天雄统军、宣润节度使,后终老于吴。 石敬瑭反,与唐大战于晋阳 后唐清泰三年(936)五月,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后唐以建雄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兵马都部署,义武节度使杨光远为副,率安国节度使安审琦、保义节度使相里金等驻扎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南)城南的晋安乡。后唐军先锋安审信、代北戍将安重荣、虎北口戍将张万迪等纷纷率部叛附河东。石敬瑭见后唐大军压境,派掌书记桑维翰草拟表,向契丹称臣,并以父礼事契丹帝耶律德光,以事成之后割卢龙及雁门以北之地入契丹的条件,争取了契丹仲秋之后倾国相助的承诺。后唐得知契丹将出兵的消息,欲促张敬达速战,其时张敬达修筑长围攻晋阳,接命令后更是猛攻,但未奏效,又值当年秋季多雨,后唐军所修长围一直未能合龙,晋阳城中的粮食储备也遭雨水浸泡。九月,耶律德光率五万铁骑,号称三十万大军南下,十五日到晋阳,列阵于汾河之北的虎北口,与后唐骑兵高行周、符彦卿等交战,后军步兵则列阵于城西北山之下。契丹先以三千赢弱的骑兵诱唐军追击,从东北方向发伏兵将唐军拦腰断为二截,在南边的唐军骑兵大多返回营地,而北边的步兵则大败,损失近万人。次日,河东兵与契丹兵会合围攻后唐晋安寨,于晋安寨之南设延绵百余里、厚五十里的营地,将后唐军围的水泄不通。张敬达等虽然尚有五万士兵,一万战马,却无法突破对方的铜墙铁壁。两天以后,后唐晋安寨与外界失去联系。后唐调天雄节度使范延光、卢龙节度使赵德钧、耀州防御使潘环分别自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幽州(今北京)、河西分三路由东、北、西分别救援晋安,阻击契丹军,另派彰圣都指挥使符彦饶领洛阳步骑兵驻守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以防河东,契丹南下。但契丹游骑到石会关(今山西平遥以东)尚未见后唐援军踪影。后唐末帝下诏亲征,但离开洛阳不远,刚行至河阳就迟疑不前,几天后又往怀州(今河南沁阳)。至闰十一月,晋安寨被围数月,高行周,符彦卿虽率骑兵突围,但几次均未成功,营中粮草殆尽,将士只能分食死马。援军迟迟不至,杨光远、安审琦劝张敬达投降契丹,张敬达断然拒绝。高行周暗中派人保护张敬达,反受责难。二十六日晨,杨光远乘例行点卯,高、符二将未至之际,杀张敬达,率众降契丹。寨中尚有五千马匹,五万副铠仗。 后唐建义军 后唐清泰三年(936)十月,后唐因征讨河东之需,下诏括天下将吏及民间马匹,又发民为兵,每七户出一名征夫,自备器甲,称“义军”,以十一月为限集齐,共得二千多匹马,五千人。由陈州刺史郎万金训练。寥寥数千兵马,于征讨无补,民间却大为困扰。十一月,彰武节度使(治延州,今陕西延安北)杨汉章准备率几千步骑赴军期时,当地豪强刘景岩即乘机利用杨汉章平素不得人心,煽动众人杀杨汉章自为留后。闰十一月,丹州(今陕西宜川)亦作乱,逐刺史。 石敬瑭河东称帝 后唐清泰三年(936)、契丹天显十一年十月,契丹王耶律德光册原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大晋皇帝,以自己的衣冠授与石敬瑭。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南)南柳林筑坛,石敬瑭即帝位,并践约割幽、蓟、瀛、莫、涿、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十六州入契丹,并许每年向契丹输送三十万匹帛。十四日改长兴七年(因石敬瑭反唐后,不承认末帝的正统地位,仍用明宗长兴年号)为天福元年,所行用的法律制度均以后唐明宗时之制。石敬瑭所建之晋,史称后晋。后晋高祖石敬瑭(892——942),沙陀族,后唐明宗之婿。明宗入立,石敬瑭先后为保义、宣武、天雄、河阳、河东节度使。其以割地、称臣、称儿、输帛换得契丹的支援,灭后唐。但最终因吐谷浑部叛契丹之事,受契丹责备忧郁而卒。庙号高祖。 后晋灭后唐 后晋天福元年(936)闰十一月,后晋高祖石敬瑭借契丹之力破后唐征讨大军于晋安寨,继之又于团柏谷败后唐援军。直到此时,驻跸于怀州(今河南沁阳)的唐末帝才知石敬瑭称帝,唐军大败,连忙返回洛阳。洛阳城中人心惶惶,居民纷纷外逃。虽然末帝命人切断洛阳北面河阳浮桥,但后唐河阳守将苌从简降晋,以船渡晋兵过黄河,后唐派出的后援军队也纷纷降后晋。二十六日,后唐末帝李从珂与曹太后、皇后、淮王、宋审虔等携传国宝登玄武楼自焚而死。当晚石敬瑭入洛阳,后唐亡国。 高丽统一朝鲜 后晋天福元年(936),高丽王王建出兵攻今朝鲜半岛的新罗、百济、统一今朝鲜半岛。设二京、六府、九节度、一百二十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