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替代料
释义

替代料这个名词,基本上所有企业都要用到。处理品质和采购的异常,采购调整,保证生产的正常运作,替代料承担了这个重任。替代的原因有很多种,用法也不少,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方式:

1.由MRP控制者(即物料计划部门)决定在生产使用哪种物料。基本上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将两个基本相同(不全相同)即又可相互替代的物料上,可能是同一物料的不同供应商或不同区域的区分。

2.当一种物料使用完不够时,使用另一种物料替代。这种情况一般是权宜之策,往往替代与被替代物料之间存在着价格,品质或性能上的差别。

3.不连续物料替代,即采购决定,将某种物料领用完成后,将不再使用此种物料,由另一物料取代。

4.替代策略和替代配额。可能存在某种物料与替代料各使用一定比率的情况,因此,替代配额需要确定。

在ERP中,大体上如何对替代料的各种方式进行解决呢?我试着的探讨一下:

在所有的方式中,基本上都要将替代料与被替代料设置为一组,将设置好相互之间的替代比例和替代关联,只有组内的物料才可相互替代,并且按照一定比例替代。

第一种情况,分三种。

1.在计划订单时替代。MRP可考虑替代料情况,更改了替代后,MRP可重新运算。这样的计划较早,成本较小。不过,未知的东西较多,如客户的要求和采购的情况。

2.在生产订单下达时替代。在MRP运算时不考虑替代情况,在生产订单下达时,才确定替代料的情况。这时,需要人手更改被替代料,预估的订单成本需重新核算,已定义的工艺路线可能需要重新调整。这种替代成本较高,适应于客户订单紧急变更的情况。

3.在完工确定时输入替代。还可以更深一步,发料时不考虑替代情况,在完工确定时,方才确定替代。这相对于价值较低的物料较常用,如倒冲物料的替代。

第二种情况,存在于当库存物料不足,采购又无法满足要求时的一种权宜之策,也可能是因为生产策略,。在MRP运算前已经考虑到运算不足,物料也设置有替代料及替代比例,则MRP会将被替找料做为主物料,计算不足后,选择被替代料。

第三种情况,实际上应该称之为取代,淘汰一种旧物料使用新物料,或者可能是两种物料需要合并为一种物料。在这种情况下,物料主档中,设置某一种不连续物料的替代情况,将被替代料使用完成后,设置为归档或删除标志

第四种情况,其实这延伸于和第一种情况,基本上按第一种情况提到的方式处理,只是处理时,需要处理比率及配额的问题。

替代料有时候是必须的,但有时候,对生产影响较大,成本及工艺及计划都有可能受到波及,因此,尽量早确定替代料的使用。另外,不同的BOM版本(可能的不同:物料,工艺路线等),对于大量使用替代料有一定帮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