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题鱼鸟
释义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题鱼鸟

【创作年代】清朝

【作者姓名】八大山人

【文学体裁】七言诗

作品原文

题鱼鸟(又名《鸟鱼怪石图轴》)(1)

到此偏怜憔悴人(2),缘何花下两三旬(3)。

定昆明在鱼儿放(4),木勺药开金马春(5)。

作品注释

(1)该诗所见多处有题。一,为《鸟鱼怪石》立轴,即上所承。二,为《安晚书画册页》之二。即甲戌夏给退翁所绘,款识:八大山人画并题。印章:齿形印。三、为甲戌八月廿二十六日所绘,款识:甲戌之八月廿十六日画并题八大山人。印章:忝区兹、齿形印、可得神仙、+艾。四、为韦华先生所作《杂画册之3页上。款识:八大山人。印章:齿形印。五、王方宇先生所藏扇面,款识:甲戌题画明年冬日承过峰和上枉顾为八大山人。印章:齿性印。该诗在1694年(甲戌)至1696年(乙亥)的两年中,诗人多次题画,词字句均无异动,可见此诗的寓意无二说可解。所题均为一条鱼或数条鱼,仅《鸟鱼怪石》所画岩石栖有三鸟。

(2)憔悴人:指该诗后面所要吟咏的对象。此句用拟人的方式,以鱼的口吻说:“来到这里我便可怜你们这些形如枯槁的憔悴之人。”

(3)缘何:为什么。花下:消耗掉,花去。两三旬:指花去的时间,一旬为十日。两三旬为二十天或一个月。“缘何花下两三旬”句,似有自悯遭遇意。

(4)定:副词。指必然是,的确是。如《吴志·华核传》:“定闻陆抗表至,成都不守。”昆明:指昆明池,有三指。一、在陕西长安县西南。今涸。《汉书·武帝纪》:“元狩三年。发谪吏穿昆明池。”巨瓒曰:西南夷传有越嶲、昆明国,有滇池,方三百里。汉使求身毒国(印度)而为昆明所闭。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习水战。周围四十里。”《三秦记》:“昆明池中有灵沼。名神池云。尧时治水,常停船于此,盖尧时已有池。武帝因而广之也。”二、指云南滇池。《元史·地理志》:“昆明池,夏潦必冒城郭,张立道为大理等处劝农使。求泉源所自出。混其水,得田万余顷。”三、指云南洱海。鱼儿放:典出《三秦记》:“昆明池入钓鱼,纶绝而去。梦于汉武帝,求去其钩。明日帝游于池,见大鱼衔索,帝曰昨所梦也。取而去之。帝后得明珠。”诗人此指汉武帝除钩放鱼事。昆明当指昆明池。鱼儿放:谓汉武帝除去鱼的钩索。

(5)木芍药:牡丹花异名。《事物异名录》卷三十一载牡丹异名:“木芍药”并指明为唐时的称呼。牡丹常被称为“国色天香”是中国原产的一种富贵名花。以河南洛阳牡丹为最著名,世传有武后夜开牡丹佳话。金马:一指金马山。在云南昆明县东二十里。西对碧鸡山。相距五十余里。其中即有滇池。《汉书郊祀志》:“宣帝改元神爵。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于是遣谏大夫王褒使节而求之。注:如淳曰,金形似马,碧形似鸡。”《后汉书·郡国志》:“越+郡青蛉县。有禺同山。俗谓有金马碧鸡。二、指金马门,《汉书·公孙弘传》:“待诏金马门”,班固《两都赋序》:“宣武之世”,“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又:汉武帝得大宛马,乃命东门京以铜铸像,立马于鲁班门外,因称金马门,《史记·东方朔传》:“(朔)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旁有金马,故谓之曰‘金马门’”。该句为诗人因武帝除钩放鱼的出典所在地昆明池,而联想到昆明池附近的金马山,从而又引出“金马门”的典故。“金马”一典,另见诗人在题辛夷诗中再用“金马归谁家?”

作品简析

该诗五处,三题为朋友。其一为:“甲戌夏给退翁所绘”。其二为:“为韦华先生所作”。其三为:“甲戌题画明年冬日承过峰和上枉顾”。可见此诗与朋友有关。故台北《艺坛》曾载李叶霜文,言此诗是专为云南过峰和尚所作。以为此诗是1694年(甲戌年)秋天八大山人为云南过峰和尚所写。“或许是甲戌之秋过峰曾与诗人相晤,或许是过峰未来,只听说他已离滇出游,赋此诗以志其怀念之意。好在甲戌之第二年乙亥的冬天,过峰和尚与诗人相见不是虚的。八大山人画箑相赠,并题以此诗,可谓十分切合。”过峰,明宗室,俗姓朱,其号白丁、行民、民道人等。安徽凤阳人,国变后为僧,住昆明以西禄劝州的香海庵。善书法、篆刻,写兰尤为卓绝。八大山人诗中“昆明”“金马”两词,均与过峰住地云南有关。

该诗首两句说有朋友远道来访,面对年已七旬垂垂老矣的诗人,表现出了十分怜惜的心情。因为是老朋友,故而与友人相聚畅叙了难得的两三旬时间,真可谓平生乐事。第三四句是说此册页的归宿。可能正是因为远道来的朋友,所以诗人画了画、写了诗送这些朋友。因过峰、韦华、退翁各在一方,故此处的“定昆明在鱼儿放”和“木勺药开金马春”均为泛指,其意在各得其所。

八大山人的题画诗,常见由“一诗总题”和“一诗多题”的现象,在画上,他高兴时便每页都给予题句,像这首诗,竟然一赠再赠,将其当作给朋友的赠诗。这就很难说诗里的词句是针对某某得题诗了,他或许只是诗人的一个愿望的表达。这种情况,说明诗人有时亦在册页完成后,尚有余地,这才想到要系以诗文,这样的题句,随意性很大,有时就象是一个跋尾,他并不是针对画上的某一物件或某一事件的说明,而是画册以外的某一件事情或联想到的某一事件。这首诗的一题再题,是八大山人“一诗多题”的典型例证。

作者简介

八大山人(1626-1705),明末清初人,杰出画家。原名朱耷,又名朱道朗,字雪个,又字个山、道朗、个山驴、朗月、刃庵、传綮、破云樵者、人屋、驴屋和因是僧号良月,一生所用名号多达五十五个,八大山人是他晚年的文号。“八大山人”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尝持《八大人觉经》,因号八大”;另一说“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者也”。 八大山人为清初“四大画僧(朱耷、石涛、石溪、渐江)”之一,他以大笔水墨写意画著称,尤以花鸟画见长,以简略见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0: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