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唐青瓷虎枕
释义

概述

中国古代的枕头最早以天然石块制作的、以后逐步扩大到使用木、玉、铜、竹、瓷等材料。其中以瓷枕的数量最多,应用最为广泛。日常起居的瓷枕属于生活用具,也有的把它作为冥祭之物。最早始于隋代(河南安阳隋张盛墓出土的瓷枕是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瓷枕)。唐朝时开始大量生产。宋元最为鼎盛,明清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

基本信息

在瓷枕的发展史上,以宋代北方的窑系所烧的瓷枕最具有代表性。烧制出来的瓷枕造型丰富,兽形枕中有龙枕、虎枕、犀牛枕等;人形枕中有孩儿枕、仕女枕等;几何式样中有长方形、八方形、椭圆形、银锭形等。还有腰圆、鸡心、云头、花瓣等,随意为形。古代瓷枕的装饰手法按照不同时代、不同产地也各有区别。唐、五代以前的瓷枕多以模印细刻 绞胎等为主;宋元时代则以绘画为主,同时出现了更为复杂的装饰手法。瓷枕的造型与纹饰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文化、习俗、时尚、追求等方面的情况。

器物描述

而1984年出土于福州市东湖宾馆工地的青瓷虎枕,唐代,长19厘米、宽11厘米、高18.5厘米,枕面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一面略为内凹,一面成半圆形外凸出,中心较低,两端略为上翘,枕面虽小,但完全适合人的头部颈部睡觉时的需要,枕面下由一只老虎用虎背承托起不规则的长圆形枕面。老虎形象逼真、葡匐在地,缩颈抬头,颈部装饰有鼓针项圈。两眼圆睁,眉骨粗大隆起,鼻孔上翻,身躯肥硕,结实有力,粗短的前肢垫于颔下,双耳平贴于两侧,以夸张的手法,表示虎的威猛,前肢刻划有虎爪指纹,增加了老虎跃动的气势。

文物点评

这件青瓷虎枕,塑造的老虎形象,给人感觉:老虎虽背上承受重压,但泰然自若,呈欲站起状,肌内在运动和用力的神情,就是说形象是静止的,但神情却在运动。静和动处理相当协调。由于该青瓷虎枕是在东湖宾馆工地上出土。这里原先是东湖湖面所在地,估计可能是贵族之家在泛舟游玩时,不慎将虎枕掉入湖中,也许是这一不慎为我们今天留下一件珍贵的文物,该青瓷虎枕现为国家二级文物,藏福州市博物馆。

中国南北各地的许多著名瓷窑都曾烧制过精美的瓷枕,各地所产的瓷枕在工艺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也各有特色,其总体风格与相应的时代和瓷窑特色相一致。北宋女词人李清照《醉花荫》中有:“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可见古人喜爱瓷枕,因为它不仅有清凉沁肤,爽身怡神之功效,甚至有“名目益晴,至老可细读书”的说法,备受人们喜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5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