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汤泥 |
释义 | 汤泥,一种以天然矿物泥为原材料的护肤产品品牌。汤泥化妆品,原材料取材于辽宁著名旅游疗养胜地汤岗子温泉矿物泥,经过多道工序精心研制而成。汤泥化妆品倡导“天然矿物泥”,拒绝加入任务添加剂,香精,色素,力保产品的纯天然性。目前,汤泥化妆品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显著的护肤效果,产品深受广大女性消费者的青睐,甚至远销海外。 品牌介绍汤泥,矿物泥护肤产品品牌。其品牌名称取之于汤岗子矿物泥之意。鞍山市汤泥化妆品有限公司依托汤岗子矿物泥医疗功效,进一步深加工萃取而成天然矿物泥护肤产品。汤泥人坚持倡导天然矿物泥的口号,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远销海外,成为矿物泥护肤产品典范。 汤泥之源1.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的汤岗子温泉位于鞍山以南7.5公里处,是中国四大温泉康复中心之一。这里景色秀丽,峰峦林立,由于优越的地势,每天涌出的泉水约有1000吨,水温高达72℃,最受欢迎的热矿泥区则是全国最大天然热矿泥体验场。在汤岗子温泉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汤岗子来不泥埋等于白来”。 汤岗子的矿泥是花岗石经过漫长的水文地质条件作用下的风化产物,受其下部72℃温泉水的浸泡、滋养而获得,不受气温影响。矿泥中富含钾、钠、镁、硫、铝、氯、氡等20多种元素,其中,最具医疗价值的便是微弱放射性惰性气体之一的氡。它是钍、镭等放射性元素蜕变的产物,汤岗子温泉中所含的就是这种“镭射气”,极具医疗价值。所以这里被称之为天然的理疗室。 2.素有"亚洲著名温泉"和"亚洲第一泥"称号的汤岗子温泉,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温泉文化、独特的二大地热资源和传统精湛的中医技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目前她已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全国四大康复理疗中心、辽宁省五十佳境景、鞍山五大旅游景区之一。 汤泥传奇1.“天工造斯物,起始于何年?”对于汤岗子温泉最早的记录我们无从考证,但据《海城县志》记载,唐贞观十八年时,温泉即已发现。 相传唐贞观年间,李世民率军东征,途经汤岗子温泉,将士们疲惫不堪。相传太宗坐骑不堪征程遥远,马失前蹄,不想却踏入一池泉水。太宗见状大喜,亲赴汤池沐浴,并令将士安歇休整,洗浴征尘。泉水将疲劳一洗而光,军队士气大振。目睹此景,太宗皇帝登上身后小岛的亭阁,凝视东方许愿:“如果我东征得胜归来,必将重修此亭,以谢神泉。” 天遂人愿,东征大胜。太宗不忘诺言,重修此亭并命名为“祈愿亭”。辽、金时曾在此设“汤池县”,就是因为县内有温泉而得名。据传金太宗也曾来这里“坐汤”。温泉附近曾有明崇祯三年所立的《娘娘庙碑》,证明明崇祯年间,汤岗子温泉以其“名池秀峰”的美名吸引了众多善男信女争相进香,各地商贾也云集于此。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三次回盛京祭祖,途经汤岗子也曾驻足沐浴。 2.清朝顺治八年即1651年前后,的确有高、罗、曹、杨四姓人家先后移居到汤岗子温泉地,而且,的确是杨姓人家在温泉涌出地建了两栋共6间草屋作为客栈,并在温泉涌出口处用石块砌成男、女各一间简易浴池,免费供住宿的人洗浴。1900年前后俄国强行以60银元从杨姓人手中“收买”温泉地,为俄国人利用热矿泥治疗慢性病“抹泥”,从此,汤岗子热泥开始被利用并把热矿泥中心,现在的藕香榭池塘处称“抹泥塘”。1900年10月,日本人又强征汤岗子温泉地,在杨姓草屋附近建起一栋日式房屋,即现在的温泉广场,取名“清林馆”,后又建玉泉馆、对翠阁等,都是以旅馆形式供达官富贾或日伪官员娱乐。1931年11月13日,溥仪曾到这里的对翠阁楼上住了一个星期,又于1932年3月6日,在由旅顺赴长春的途中,偕同皇后婉容及满清遗老遗少第二次来到汤岗子,下榻对翠阁。此处即后被称为龙宫,称为皇帝行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