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谈古论今话健康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者:马银春 出版社: 中国物资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平装: 24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4737724 条形码: 9787504737724 产品尺寸及重量: 23.6 x 16.4 x 2 cm ; 399 g 内容简介《谈古论今话健康》内容简介: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要想健康快乐,学会自己找乐。品读此书.走进健康。真知灼见话健康,悄无声息品健康;树立健康生活新理念,培养健康生活新方式。 编辑推荐《谈古论今话健康》:追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健康本源之书,健康是幸福之源,健康是快乐之基,健康是赚钱之本,健康就是生存力,健康就是竞争力,健康就是生产力。谈懂生命,掌控健康,驾驭人生。 目录第一章 健康之道,长寿之本 《黄帝内经》告诫人们:保证健康长寿的根本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只有按照人类生命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自然,切实掌握养生的具体方法,才能享长命百岁,颐养天年之福。这个规律,就是养生之道。违反规律,有害健康;遵守规律,则有益健康。 1.话说健康 2.预防胜于高科技 3.未病先治,健康之本 4.健康要遵守的四大原则 5.上善若水,健康之本 6.健康要遵循一个“和”字 7.整体观:中医学中的第一哲学观 8.根据五行来养生 9.健康核心,阴阳平衡 10.健康就要养气血 第二章 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中国有句古话:“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医学家孙思邈也曾提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黄帝内经》中又说“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了“药食同源”的思想。“药食同源”是指,许多食物即药物,两者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养生的智慧是未病先防,并且是以食补为先。所以饮食养生从古至今都是最为重要、最贴近于生活、最容易掌握和实施的养生法。病是吃出来的,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脉,就先得控制好自己的饮食。掌握好饮食养生的方法和规律,并付之于行动,这才是我们健康、颐养天年的秘诀。 1.饮食:你首选的医疗方式 2.饮食结构要科学 3.素食:一种全新的饮食理念 4.粗茶淡饭最养人 5.辩证饮食,对“症”下食 6.节食有助于长寿 7.按食物的“四性”、“五味”去吃 8.提高机体免疫力靠食补 9.牛奶:最接近完美的食品 10.水:身体的“清道夫” 11.吃盐要恰到好处 12.茶为万病之药 第三章 健康先要养心 传统中医学认为“万病皆源于心”,《黄帝内经》讲,七情可以影响人的经络和气,伤及人的脏腑: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忧伤脾、恐伤肾等。 修身养性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修身是指修养良好的品德,养性就是养心。心是神之主,情、意、喜、怒、欲、乐、忧、思俱出于心,必须通过加强自身修养以提高心理素质,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1.情绪与脏器 2.心情与健康 …… 第四章 生命在于运动 第五章 健康之道,神形兼差 第六章 健身活动保健身 第七章 最佳的生活方式,你的医生 参考书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