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台湾民报 |
释义 | 《台湾民报》,是台湾日治时期中台湾人所创办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前身为《台湾青年》杂志、《台湾》杂志。 历史东京时期1923年4月15日《台湾民报》创刊于日本东京,全部为中文版(在此之前的《台湾青年》杂志、《台湾》杂志为中、日文各半)。《台湾民报》原先是半月刊,10月15日改为旬刊,并并入日文版。1925年7月12日起再改为周刊(每周日发行),增设台北支社(社长王敏川)。 迁台在《台湾民报》发刊前,就有不少人主张将发行地迁回台湾。但由于台湾总督府的关系,该计划一直不能实行。直到第三任文官总督伊泽多喜男上任后,迁台之事才有了转机。1927年8月1日《台湾民报》以增加日文版的条件下迁入台湾,仍以周刊形式出现。1930年3月增资改组,并易名为《台湾新民报》。1932年4月15日,正式获准发行日刊。广受台湾民众喜爱。而为了使台湾民众能避开日本警察的骚扰,台湾文化协会也在各地成立读报社,方便民众阅读。 内容《台湾民报》横跨20年代-30年代,可说是台湾各种社会运动的机关报,同时也是研究20-30年代台湾不可或缺的史料。《台湾民报》对自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以来的政治、社会运动均热烈支持,也呼应要求台湾自治及抨击台湾总督府。而对新文艺鼓吹及提倡白话文也有不少贡献,更是台湾新文学的重要园地。此外还引进对新知识、新思想的介绍,也经常报道中国政情及世界新知,诸如中国军阀混战、蒋汪对立等。发行量更突破一万份,足以与日本人创立的《台湾日日新报》相提并论。在编辑群方面,更是高手如云,如新文学旗手张我军、医生兼小说家赖和、文学家杨云萍、台湾第一位医学博士杜聪明等人。而对总督府施政的批评与讽刺也使《台湾民报》在新闻检查方面遭到百般刁难,最久一次还被扣押了44天。 不过,1927年在台中醉月楼召开台湾文化协会第一次全岛代表大会,通过议程第14点“《台湾民报》拒买同盟之组织”(王乃信等译,《台湾社会运动史·文化运动》(原《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第二篇·领台以后的治安状况(中卷)》,台北:创造出版社,1989),页282。《南瀛新报》亦出现许多批判《台湾新民报》的言论,如〈台湾新民报马脚露现 批评大讲演会将开催 定旧历五月十三日夜于大众讲座〉及〈暴露欺骗民众的台湾新民报告亲爱同胞檄〉(《南瀛新报》,1932年6月17日24版)。《南瀛新报》1932年6月25日14版、1932年7月9日13、14版、1932年7月16日13版、1932年7月23日13版、1932年9月10日13版、1933年6月17日23版,均曾出现批判《台湾新民报》的记载,彰显日治时期台湾舆论的多元。 没落随着日本军国主义抬头,《台湾新民报》所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另外3个日报同业(《台南新报》、《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新闻》)压力下,1937年4月1日,《台湾新民报》汉文栏减半。1937年6月1日,《台湾新民报》被迫废止汉文版,仍可刊汉诗。台日语言虽不同,日人使用缀读法,仍能阅读汉诗,且日本政府并未正式下令禁止汉文。1937年6月1日之后,仍可看到《风月》(《南方》)、《孔教报》、《崇圣道德报》、《诗报》、《南国文艺》等汉文杂志、《韭菜花》、《白香山之研究》等汉文书籍刊行。 1941年2月,在《台湾新民报》常务董事兼总经理罗万阵及主笔兼编辑局长林呈禄让步下,将《台湾新民报》改名为《兴南新闻》,但言论风格已大不如前。1944年4月,日本政府由东京派员来台,将台湾岛上较具规模的6家报纸《兴南新闻》、《台湾日日新报》(台北)、《台湾新闻》(台中) 、《台湾日报》(台南)、《东台湾新闻》(花莲) 、《高雄新报》(高雄)合并为《台湾新报》。1945年10月25日,《台湾新报》由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改名为《台湾新生报》,但已不如以前《台湾民报》为民喉舌的特质。 太平洋战争后,部份原属台湾民报社的新闻从业人员,在台湾新生报社成立前曾自立门户创办了《民报》。民报社与战前的台湾民报社有相当的渊源,但是以报社沿革的角度来看,并无延续之关系。 2009年8月4日,在义美食品赞助下,台湾英文新闻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News)重新刊印《台湾民报》1925年新年特刊号,义美食品总经理高志明主持在“义美大楼”(台北市信义路二段88号)举办的“重刊发表会”,蒋渭水的长子蒋松耀、总统府秘书长詹春柏、监察委员黄煌雄、文建会副主任委员洪庆峰、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长陈冠甫、台湾绿党创党主席高成炎亲自出席重刊发表会。 PS: 武汉大学《世界新闻史》课程作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