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塔耳村 |
释义 | 地理位置塔耳村位于兴平市阜寨乡,历史悠久. 历史来源塔耳村以塔耳寺位于该村得名,塔耳寺原名“千福寺”,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寺内多宝塔是唐朝楚金禅师倡导修建。位于兴平市东南十公里的阜寨乡塔耳村,北依西宝高速,南临渭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经济状况全村现有7个村民小组,2014人,耕地面积2733亩。主导产业以粮食种植为主,沿渭滩地近年来开始发展清水莲菜种植。2009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120元。 新农村建设近年来,该村两委会一班人,积极带领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施“一村一品”格局。结合兴平市“三万”工程要求大力推进清水莲菜种植,建成高标准集中连片莲菜池200亩,涉及农户156户。同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沙石硬化村间道路700米,群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新打机井2眼,铺设暗管400米,更换灌溉电线120米,为群众发展产业提供基础保障。 经济发展2010年上半年,按照项目捆绑、资金集中、重点投资的原则,塔耳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建设。在文明生态村建设中,村两委会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发展,建设前期聘请市城建局对村庄做了科学合理的整体发展规划,结合该村实际,本着既科学合理又适度超前的原则对村内街道进行统一设计,逐步实现农村城镇化,使村庄达到整齐、美观、亮丽。二是着力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万元,建成了省级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中心办公面积261平方米,设置有两委会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民情恳谈室、计生服务室、警务室及法律服务室,为更好的开展党建及服务群众做好基础保障工作。建成1300平方米的群众休闲健身广场,购置健身器材10套,配置了路灯、凉椅,为群众劳作之余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闲健身场所。三是加大村庄整治力度,提升文明生态村品位。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投资21万元,新铺设村内水泥路2条850米,并栽植女贞、黄洋等绿化树种500余棵,进行绿化、美化。全力整治村容村貌,拆除村内违章房屋2户8间,清理垃圾20车,新建标准化垃圾台4处,并设专人定期清理,做到环境卫生管理坚持长效机制,提升文明生态村品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使农村也像城里一样街道宽阔、环境整洁。四是突出精神文明建设,制作各类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文明风尚的墙体喷绘30多块,刷写、张贴标语30多条,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和“爱我家园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村民道德教育活动,开展了好媳妇、好公婆和五好家庭评选活动,使得尊老爱幼成为美德,深入人心,群众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提高,目前该村村容整洁、村风清新,群众邻里和睦、安居乐业,彰显出和谐新农村景象。五是大力发展支柱产业,通过产业富民推进文明生态村的健康持续发展。近年来,通过示范带动、政策鼓励,塔耳村沿渭河段已发展清水莲菜280亩,下一步,该村将继续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力争3年内沿渭800亩土地全部种植莲菜,使群众走上产业致富路。 发展规划近年,村两委会在发展村域经济、提升群众精神文明程度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展了党员“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公开承诺,通过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强化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作用,增强广大党员争做表率的信心和责任心。2009年度,村党支部被兴平市委授予先进党支部。 下一步,该村将继续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目的,全力保障农村和谐稳定,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