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伯鍨哲学文存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 者: 孙伯鍨 著 出 版 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214061737 ; 978-7-214-06173-7 I S B N : 9787214061737 出版时间: 2010-5-1 开 本: 16开 页 数: 全4册 定 价: 115 元 内容简介《孙伯鍨哲学文存(全4卷)》根据对马克思恩格斯原著及新近整理出版的大量手稿和相关资料的深层解读,历史和逻辑地再现了两位作者早期哲学思想的发端、演变和成熟过程,简洁明晰地揭示和阐明了他们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所经历的两次深刻思想转变,尤其是在第二次转变中如何实现了从思辨逻辑向科学逻辑的突进。这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所完成的革命变革的实质,以及与国内某些马克思主义学者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定位为实践唯物主义或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划清界限,都是极为重要的。 本书目录绪 论 第一章 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和青年黑格尔运动 第一节 19世纪初期的德国社会 一、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自由民主运动的崛起 二、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及其反封建斗争的特点 三、政治斗争的序幕首先在宗教问题上揭开 第二节 黑格尔哲学的解体 一、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和革命的辩证方法的矛盾 二、宗教和政治斗争的发展促成了黑格尔学派的分裂 第三节 青年黑格尔运动 一、青年黑格尔运动概述 二、施特劳斯的《耶稣传》与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兴起 三、切什考夫斯基的"行动哲学"与卢格创办的《哈雷年鉴》 四、鲍威尔和施特劳斯的争论及其自我意识哲学 五、费尔巴哈对宗教和唯心主义的批判及其对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影响 作者介绍孙伯揆(1930—2003),江苏泰兴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哲学学会会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成员。出版著作《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卢卡奇与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等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