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
释义 |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历史名城滁州市凤阳县,前身为始建于1908年的凤阳师范学校,为滁州市直属单位。 1.学校概况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系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类院校。由凤阳师范学校独立升格而成,该校1908年建校时名凤阳府凤阳师范学堂,民国时期为安徽省省立第五师范,建国后重建于龙子湖畔(今蚌埠市大学城),命名为淮河师范,1958年龙子湖地区有凤阳划属蚌埠,1959年迁址回凤阳,更名为凤阳师范学校。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凤阳县,前身为始建于1908年的凤阳师学堂。 学院占地312亩,建筑面积7.1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余人,专任教师1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41人、研究生39人、国家、省、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7人;拥有纸制图书19.01万册,电子图书46万册,中外文期刊292种,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723.7万元,建立了网络教学及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建设规模完备。 学院前身以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人才为目标,享誉全省:民国时既享有“文冠皖北,武冠全省”的美誉,1988年受到国家教委表彰,此后先后获得“全国百所先进师范学校”、“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安徽省一类师范学校”、“安徽省优秀师范学校”、“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安全文明小区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2002年启动升格筹建工作,历经八年的栉风沐雨,省政府于2010年3月批准在凤阳师范学校基础上设立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并报教育部备案;4月23日,教育部批准了新学院的备案。至此,学校跨入了高等教育行列,与滁州卫生学校合并,为学校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 2.建设目标2010年3月17日安徽省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根据《安徽省高等职业学校设置试行办法》规定和安徽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意见经研究决定批准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置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的请示》。学院由滁州市领导和管理,办学经费由滁州市统筹解决。滁州市政府要兑现2010—2014年市财政为学校“三基”建设投入4000万元的承诺,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校园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4000人。而目前,只有2042人。 学院领导黄修玉 党委副书记,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并任滁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滁州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滁州市“大滁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黄仕俊党委副书记,学院法人代表。分管学院新校区建设工作。 施向阳 副院长、党委委员,并任滁州卫生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分管卫校校区工作。 陈立武副院长、党委委员,分管院本部(凤阳校区)工作。 学院卫校区简介在蔚然深秀的琅琊山脚下,有一座拥有五十年历史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她有着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开拓创新的办学风格,她以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魄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护人才。她就是“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卫生系统先进单位”,皖东职业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滁州卫生学校。滁州卫生学校1958年建校,1965年改为医学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滁州卫生学校。建校50年来,滁州卫生学校由最初的不足690平方米的几间陋室,发展到今天占地近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师生员工由过去的20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7000多人,这辉煌来自于卫校人不息的奋斗,不止的追求;50多年来,滁州卫校不断更新教学设备,扩充专业师资,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革新教育理念,加强学校管理,已经形成了扎实朴素、严谨诚挚、勤奋刻苦的办学风格,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特别是近十年来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狠抓三个文明建设,创新工作思路,提出了“以政治为统帅,以党委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研先导,已合格为目标,以管理为手段,以团结为前提,以经济为后盾,以奉献为光荣”的六十字工作方针,在教学管理方面从“教师业务档案化,教研活动经常化,集体备课制度化,课堂教学目标化,作业批改严细化,技能操作科学化,成绩考核规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八个环节来严格要求,以保证教学质量。在办学模式上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办学,多渠道拓展”的运行机制使校容校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滁州卫校以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拼搏向上的优良学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卫校人,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5月滁州卫生学校正式并入“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正式加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行列。2010年12月18日正式揭牌,成为: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卫校校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滁州卫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体验性学习研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出了许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滁州卫校的教职工们牢记崇高职责,努力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努力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为此,学校注重培养教师的学术能力,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使他们保持不竭的动力,鲜活的创新力,建校以来滁州卫校的教师们已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万多名优秀的医护人才,学生就业率在全省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多年来风雨兼程,孜孜追求,滁州卫生学校已成为了镶嵌在皖东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职业教育明珠。 学校师资 现有在职教职工195人,教学、科研、医疗人才济济。其中高级职称50人,中级职称65人,教师中有硕士研究生11人,在读研究生33人。省卫生厅确定的“跨世纪重点师资培养对象”7人。校刊《医学教育论坛》定期出版。近几年来,学校教职工在各类杂志、报纸、学术会议上发表和交流的论文每年都达百篇以上。 学校设施 学校教学设备配套齐全,拥有各类实验室20个,附属医院一所,内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等十几个科室,是公费医疗定点医院,另有省内外县级以上教学实习医院28家,校图书馆藏书19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2万册)。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楼宽敞整洁,教室装有电视、广播投影仪等设施;学生宿舍楼装有电话,公寓24小时有专人管理,实行教职工夜间值班制度;校园内安装有24小时监控录像,保障安全;学生餐厅宽敞明亮,学生浴室常年开放。 学生就业 学校现有大中专各类在籍学生7000多人,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支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获得技能证书,如按摩师资格证、计算机操作技术资格证书等,为就业提供充足条件。 学校专门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广开就业渠道,多方联系用人单位,帮助推荐就业,实行双向选择。毕业生除在本省就业外,许多毕业生还被推荐到上海、江苏、广东、福建、浙江、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单位工作。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其中护理、康复技术专业就业率达100%。 学校专业 中专层次开设护理、医学检验、助产、康复技术专业,学制三年。 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大专层次开设护理、助产、康复技术、医学检验等专业,学制五年。 高中起点三年制高职大专层次2011年开设护理、助产、医学检验等专业,学制三年。 乡村医护人员中专学历教育,开设护理、医学检验、医士专业,学制三年。 成人高等教育开设大专护理专业,学制三年。 穿越时光长廊,滁州卫生学校在发展中秉承“敬医业 学医道 精医术 铸医魂”的校训,已形成“团结、奋进、文明、开拓”的校风,“严谨、科学、谦逊、求真”的教风,“刻苦、自强、多思、苦练”的学风;走过岁月印痕,滁州卫校定会积历史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新校区建设为拓展学院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院整体实力,同时,大力发展滁州职业教育,满足滁州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推进滁州职教大市建设,2010年6月,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在市科教园区建设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新校区。2010年12月,新校区建设项目获省发改委批准立项,并被列入市重点工程。根据新校区总体规划,学院按10个系部和45个专业规模、在校生15000人的总要求进行规划建设。项目用地约1127.75亩,总建筑面积约32.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0000万元。新校区建设采取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2011年上半年开工建设,计划用约7年左右时间完成全部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21.3万平方米、二期建设4.1万平方米、三期建设7.5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内容包括学生宿舍楼、B组团教学楼、C组团教学楼、图文中心、实验实训用房、学生及教工食堂/商业服务、对外交流中心、会堂、教职工周转房、运动场及其他辅助设施等。 新校区建设规划是在对现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体现了高职特色、专业特点和地域文化的特征,结合了当代高职教育思想和手段、专业建设与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等因素,协调组织好校区内的功能布局,完善公用和基础设施,改善和优化办学环境,充分展现自然与文化景观,展示当代高职教育办学精神与育人形象,遵循宏观性与超前性、地域性与文化性、集约型与交融型、生态性与可持续性的设计原则。努力把学院规划建设成集中央核心区、教学实践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于一体的高标准高职型、文化型、生态型和可持续发展校园。 4.历史沿革学校2002年启动升格筹建工作,历经八年的栉风沐雨,省政府于2010年3月批准在凤阳师范学校基础上设立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并报教育部备案;4月23日,教育部批准了新学院的备案。至此,学校跨入了高等教育行列,学校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1908年凤阳府师范学堂创建 1915年凤阳府师范学堂更名为安徽省立第五师范学校 1928年安徽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安徽省立第四中学、安徽省立第八中学(滁州)、安徽省立第九中学(盱眙)合并组建安徽省立第五中学 一、安徽省立第四中学 1893年淮南书院创建 1901年淮南书院更名为官立经世学堂 1903年官立经世学堂更名为凤阳府中学堂 1914年凤阳府中学堂更名为安徽省立第四中学 二、安徽省立第八中学(滁州) 1908年滁州中学堂创建 1915年滁州中学堂更名为安徽省甲种师范传习所 安徽省甲种师范传习所更名为安徽省第九师范学校 1912年安徽省第九师范学校更名为安徽省立第十一中学 安徽省立第十一中学更名为安徽省立第八中学 三、安徽省立第九中学(盱眙) 1920年安徽省立第九中学(盱眙)创建 1934年安徽省立第五中学(师范部)、凤阳三女中合并组建凤阳师范学校 1928年安徽省立第三女子中学创建 1946年凤阳师范学校更名为安徽省凤阳师范学校 安徽省凤阳师范学校外迁 1956年淮河师范学校复校 1959年淮河师范学校更名为凤阳师范学校 2010年凤阳师范学校升格为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2010年滁州卫生学校筹备并入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5.教学规模学院设有初中起点五年制小学教育(中文与社会、数学与科学、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及学前教育)、高中起点三年制(初等教育文科、理科、英语)和三年制幼儿教育等专业方向。校园占地面积20.8万平方米(312亩),生均101.86平方米(0.15亩),另有二期发展用地33.33万平方米(500亩)。校舍建筑面积7.1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4.19万平方米,生均20.51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23.7万元,生均8441.2元。有纸质图书19.01万册,中外文期刊292种,另有电子图书46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3个(维普、万方、图书馆)。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138人,其中高级职称39人,研究生39人。外聘高校兼职教授14人。教育实践基地12个,其中教育实习基地8个,下辖教育教学实习点26个,爱国主义教育共建基地4个,专业实践基地2个。学校立足滁州,服务全省,面向小学、面向农村,在发展教师教育的同时,适当发展非教师教育。为地方培养“道德高尚、知识丰富、技能过硬、特长鲜明”专科层次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6.师资力量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现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1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41人,研究生33人。外聘高校兼职教授14人。教师中获国家、省、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7人。 7.办学成果凤阳师范学校从1956年重建以来,视质量为生命,办学成效显著。 1988年成为受国家教委表彰的全国一百所先进师范学校。 1994至1998年在省教委组织的中师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评估中获得优异成绩,享誉全省。 1990年以来,一直是滁州市"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 1997年,获滁州市“文明新风大院”称号,滁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滁州市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示范点 1998年,被授予97年度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标兵单位荣誉称号。 2000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安全文明小区示范单位",称号,并保持至今,中共滁州市委授予我校“三五”普法先进单位。 2004年,学校获“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称号;接受省厅对我校关于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评估通过验收,并获优等称号。 2005年,荣获“四五普法”先进单位。 2007年,荣获“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被中国红十字会、教育部联合授予“全国红十字模范校”称号。 2008年,荣获“第八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至此已是连续第五次获此殊荣。 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第二批国家级语言文字示范学校。 3.学校荣誉学院前身以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人才为目标,享誉全省:民国时既享有“文冠皖北,武冠全省”的美誉,1988年受到国家教委表彰,此后先后获得“全国百所先进师范学校”、“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安徽省一类师范学校”、“安徽省优秀师范学校”、“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安全文明小区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