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出云公主
释义

简要介绍

在众多的有关隋唐的影视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她的丽影。大隋末世的公主,聪明伶俐,深得隋炀帝杨广喜爱,奉为掌上明珠。与唐太宗李世民之间的传奇爱情,更成为影视编剧们绝佳素材。纵观各种史料,都未对她作太多记述,一般也只是在有关她的儿子吴王李恪 的传记中才有所提及:杨妃,隋炀帝女。

出云公主

杨妃,隋炀帝女,李恪之母,是需要历史考证的。在《唐太宗李世民》中,杨吉儿由傅艺伟饰演。李世民的嫔妃中,有记录的有十余人。其中杨姓的妃子有三人,分别为隋炀帝女杨妃(生吴王恪和蜀王愔),杨妃(生赵王福,身份不详,生平不详,生卒年月不详,封号不详)、巢剌王妃杨氏(生曹王明,生卒年月不详,但其从未被册封,无封号,后来生下的曹王明被过嗣给她的先夫齐王李元吉)。

史料记载

杨妃,恪母,隋炀帝女也。——《旧唐书·李恪传》

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新唐书·李恪传》

“皇上生前,酒醒之际,常揽镜自顾,叹息:好头颅,不知谁来砍它?朕不惧死,只放心不下我那可怜的吉儿。”

“父皇尝道:别人的女儿纵有倾城之容,他的女儿却有乱世之貌。在百花娇艳的后宫她仍是最出众的一朵,并且拥有最尊贵的血统和引人嫉妒的地位。”隋炀帝与其女杨吉儿的对话——《新隋唐演义》

正史杨妃篇

人物介绍

杨妃,乃隋炀帝女,生平不详,生卒年月不详,封号不详。生有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郁林王李恪(始封长沙王,后进封汉王,贞观二年徙封蜀王,十年,改王吴);第六子蜀悼王李愔(贞观五年始封梁王,后进封蜀王,后连罪同母兄吴王恪遂迁封涪陵王)

《新唐书》列传第五

文德皇后生承乾,又生第四子泰、高宗皇帝,后宫生宽,杨妃生恪,又生第六子愔.阴妃生佑,王氏生恽,燕妃生贞,又生第十一子嚣,韦妃生慎,后宫生简,杨妃生福,杨氏生明。

郁林王恪,始王长沙,俄进封汉。贞观二年徙蜀,与越、燕二王同封。不之国,久乃为齐州都督。帝谓左右曰:“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籓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 十年,改王吴,与魏、齐、蜀、蒋、越、纪六王同徙封。授安州都督。 帝赐书曰:“汝惟茂亲,勉思所以籓王室,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外之为君臣,内之为父子,今当去膝下,不遗汝珍,而遗汝以言,其念之哉!”坐与乳媪子博塞,罢都督,削封户三百。高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恪-善骑射,有文武才。 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 帝初以晋王为太子,又欲立恪,长孙无忌固争, 帝曰:“公岂以非己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无忌曰:“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 帝乃止。 故无忌常恶之。 永徽中,房遗爱谋反,因遂诛恪,以绝天下望。 恪临刑呼曰:“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 四子,仁、玮、琨、璄并流岭表。 显庆五年,追王郁林,为立庙,以河间王孝恭孙荣为郁林县侯以嗣。

太宗诸子

 生母

太子李承乾 长孙皇后

楚王李宽(早薨) 后宫

吴王李恪 隋炀帝女杨妃

魏王李泰 长孙皇后

齐王李佑 阴妃

蜀王李愔 隋炀帝女杨妃

蒋王李恽 王氏

越王李贞 燕德妃

高宗李治 长孙皇后

纪王李慎 韦贵妃

江殇王李嚣(早薨) 燕德妃

代王李简(早薨) 后宫

赵王李福 杨贵妃

曹王李明 巢剌王妃杨氏 其实从史书记载来看,杨妃是李世民后妃中除了长孙皇后、徐惠和巢刺王妃杨氏之外,记载最多的一位妃子(其中巢王妃杨氏在《旧唐书》还没有记载,只有《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里记载过李世民要立她为后的事情)。连在墓志上容貌被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韦贵妃和号称“才女”的燕德妃(德妃是燕妃后来迁的位号,她在贞观初年的封号是“贤妃”)在史书中也唯有一句冰冷的诸如“韦妃生纪王慎”之类的话了(公主传里的临川公主传中提到:临川公主,韦贵妃所生。在这里才体现韦贵妃的封号是“贵妃”,而对于她的身世、容貌等等记载统统没有)。相较于另外几位同为四夫人的女子,杨妃实在算是记载得较多了,起码史官载下了她的身份是隋炀帝女。其实唐朝历来不怎么注重记载后妃,除了太穆皇后窦氏,盛世贤后长孙氏,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和那个打着“红颜祸水”标签的杨贵妃,其他皇后妃子记载都是不如这几位的一半的。后妃们多是在自己儿子里的传记里才能有幸可能会记载上一两句,比如高祖李渊的万贵妃,宇文昭仪。而李世民后妃中得此待遇的也只有杨妃和齐王妃二人而已(齐王妃在《旧唐书》里还没影子,杨妃两本唐书都有),徐惠能单独列传,多半还是要归功于那篇谏文和殉情(对社稷有贡献,对李世民痴情)。

历史原型

杨吉儿的历史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杨妃。

《旧唐书》李恪传曰:“恪母,隋炀帝女也。”,其后《新唐书》李恪传中又道:“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都点明了杨妃的出身。杨妃是正史记载中隋朝末代皇帝隋炀帝杨广的第二个女儿,隋炀帝的长女南阳公主则在《隋书》列女传中单独列出。因此,杨妃是杨广的亲生女儿,而非任何宗室之女。史料当中只有明确记载“帝女”二字可确定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其他宗室女是没有资格称为帝女的,这也是史学界确定杨妃身份的基本史料。

电视中的杨吉儿是隋炀帝的女儿,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李恪的母亲,所以她是历史上杨妃,吉儿这个名字是电视里虚构的,电视里隋炀帝封她为出云公主这也是虚构的。

史书上对杨妃的记载就寥寥数笔, 而电视里杨吉儿和李世民的爱情让我们深深为之动容。吉儿的母亲刘采女,从封号采女来看就知道地位很低下,采女就只是个宫女,隋炀帝还在当晋王的时候,有人刺杀他,他用刘采女的身体来抵挡,刘采女死了, 刘采女死之后竟然生下一个女儿,隋炀帝很高兴,说死后生下的孩子好预兆, 逢凶化吉,日出乌云,封她为出云郡主,取名吉儿,隋炀帝当了皇帝,封她为公主。

性格分析

作为一名皇族公主,杨妃无论受不受父亲的宠爱,她都是要做公主必修的科目的。礼仪应当属必修。当然也少不了一些类似三从四德的《女诫》之类的书或是一些陶冶自身才学的书籍。另外公主的内涵也是不可少的,所以杨妃也该是饱读诗书的知性女子吧,从小被这样熏陶,受着传统的皇室教育,杨妃必然不可能像电视剧里所描写的一样,性格刁蛮胡闹,整个皇宫被她闹得鸡飞狗跳。

杨妃的性格应该是属于那种传统的公主典型,温柔婉约,典雅大方,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却又不失公主贵气的那种。公主的贵气是必然有的,因为杨妃从小就受着那样的礼仪教育,举止全部都是按着规矩来,这样严格的礼仪制度教育出来的公主,绝对是举措优雅得体的;加上公主长期的皇宫生活以及其他的一些熏陶,公主的气质自然就是这么培养出来了。

如果说隋炀帝不那么独断专行,也许隋朝并没有那么早地灭亡,而杨妃,也就不会成为李世民的妃子;假如说隋朝不是那时灭亡的,杨妃应当像众多普通的皇室公主一样——到了年龄后,由隋炀帝挑选合适的驸马人选,择日下嫁,然后和驸马生几个孩子,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安稳太平地过完一生。虽然很平淡,但是却是安逸的日子。但如果真的是如此,相信后世的人们不会注意到她——因为中国古代的公主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不计其数,著名的公主也实在不少,比如高阳公主,南阳公主,柔福帝姬,和孝公主……但出于对皇室的尊重及必须记载的档案,公主们无论得不得宠,无论死得早不早,无论一生是多么地平淡乏味无奇,在史书上,起码是要留下一个封号,以及夫家姓氏的。运气好点儿也许能顺带记上生母是谁,公主的名字叫什么,出生于什么时候,死与什么时候。而如果真的是这样,杨妃也就不会成为一则传奇被人们津津乐道,被编剧拿来当作隋末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素材了。

结局

杨妃出生于最显赫富贵的皇家,她的父亲是一国之君,这个是无庸质疑的。关键是杨妃的母亲。由于史料没有记载,所以对她的生母是谁猜测很多。

由于墓志未发现,杨妃的一些生平事迹也无从考证,比如她去世的具体时间。一般有以下几种猜测:

第一, 死于永徽年间的皇室大血洗,因李恪而连罪。

第二,死于贞观年间,这个除非杨妃并非四夫人,否则不可能。

第三, 贞观年前就去世。从贞观年间失去了关于杨妃的一切记载来看,杨妃确实有可能死在贞观之前。

关于电视剧中的杨吉儿

在93版的《唐太宗李世民》中,由傅艺伟饰演隋炀帝杨广的掌上明珠出云公主——杨吉儿。这是一个虽有根据但仍系虚构的人物,在隋朝花叶凋零后,杨吉儿流落民间,饱经坎坷后被李世民册立为妃,与李世民演绎了一段爱情故事。

这个女子是个世间少有的绝代佳人剧中李世民“一箭贯穿咽喉”的手法吸引了她……杨吉儿与李世民一见钟情,彼此再难忘怀。吉儿收藏了世民的那支箭,在宫中苦苦思念……

一慰当年的吉儿情节。英雄配美女,可能是太多人无法抗拒的梦,但是在这部剧里他们的爱情仅仅是点缀而已,这也是我再看此剧的感受,都说“美人窝,英雄冢”,李世民并不是情种,不然也成就不了他后来的千秋伟业,只是他很幸运,他无法成就爱情,但是爱情成就了他。

93版《唐太宗李世民》剧情

李世民与杨吉儿

大业末年,战乱四起,晋阳留守李渊次子李世民于郊外狩猎时,射落的乌鸦落在了一顶华丽马车前。李世民“一箭贯穿咽喉”的手法吸引了车中的女子,使她顿生仰慕之情,但口中却讽刺他骄傲自大,年少气盛,世民丝毫不恼,反而戏言会娶她为第二个老婆,车中女子大怒离去,但临别之际,却忍不住掀起车帘回眸望去,这一望恰巧与世民惊羡的目光交接在一起,她禁不住娇然一笑,妩媚无限,世民见到她娇好面容,一时间竟呆在当地,再也移不开目光......原来这个女子不但是个世间少有的绝代佳人,更是隋炀帝杨广的掌上明珠出云公主——杨吉儿。杨吉儿与李世民一见钟情,彼此再难忘怀。吉儿收藏了世民的那支箭,在宫中苦苦思念,世民回到家中,却见到了未来的妻子长孙无垢,顿时心情失落,毫无生气。李渊被杨广召去,世民夜探禁宫,赫然发现自己心仪的少女,原来就是皇帝的掌上明珠出云公主,为了搭救日间结识的陌生少年,世民行踪暴露,吉儿及时帮他解围,却误以为他千辛万苦,乃是来找寻自己,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然而世民却矢口否认,吉儿又羞又气,折断世民的箭与之决裂,世民见她珍视自己的箭,十分感动,却仍然没有表态。翌日,吉儿派贴身丫鬟送世民离宫。世民再次见到了陌生少年,两人结拜为兄弟。

突厥围攻雁门,吉儿自愿去突厥和亲,下嫁突利王子。此时世民亦捡到求救木片赶往雁门救驾,途中遇到了那个陌生男子和吉儿,原来那陌生男子即是突厥突利王子,杨李两人再次相遇,世民终于向吉儿表明心迹。而吉儿却决定,为国家利益,一定要去突厥和亲,世民于是与吉儿约定,尽量拖延时间,等世民去筹集救兵。两人黯然分手之际,世民以风车相赠。

世民施巧计,下退突厥大军,吉儿在突厥死里逃生,回转雁门。世民着突厥服饰前去突利处找寻吉儿,却惊异发现吉儿已经“身亡”。李世民伤心欲绝,五彩缤纷的风车,插满在吉儿的坟头。吉儿惹恼杨广,连夜离开皇宫,前往晋阳找寻世民。世民却因吉儿身亡而心灰意冷,筹备与无垢的婚事。吉儿带着贴身侍女荷香千辛万苦到达晋阳,却见晋阳城一派热闹景象,全城都在庆贺留守大人的二公子的婚礼。吉儿伤心欲绝,以一身男装前去观礼,世民虽有所察觉,却始终没有认出吉儿。

吉儿回到客栈,一病不起。荷香每日照顾吉儿。某日,荷香为救吉儿,被李元吉的坐骑踢伤,昏迷不醒,吉儿无计可施,精心打扮后来到李府找寻李世民,李府家人却误以为吉儿是世民外室,想用钱打发她,吉儿愤然离去。就在将近绝望之时,突然有人把她们接近一所豪宅,精心款待,并请大夫治疗荷香。吉儿本以为是世民所为,后跟踪发现献殷勤的是李元吉,吉儿羞恼交加,正要离去,迎面却撞见了正苦苦找寻她的李世民,再次见面,恍若隔世,相拥痛哭。

世民接吉儿入府,大话离别之情,两人度过了一段欢愉日子。另一边,世民积极筹划反隋大业,并且终于得到了吉儿的谅解。李渊起兵,攻进长安,吉儿在晋阳却被李元吉软禁起来。世民专心长安之事,毫不知情。李元吉妻子欲放火烧死吉儿,幸被突利所救。吉儿闻得杨广死讯,请求突利陪她去江都,突利爽快的答应了。几人由此踏上了前往江都的漫漫长路。

途中,吉儿发现已怀有世民骨肉。几人更被乱军冲散,世民再次误以为吉儿身亡,悲痛欲绝。吉儿经历千难万险,生下世民第三子李恪,并顺利返回长安。世民远征班师,与吉儿相见,欣喜之情,尤胜新婚。

武德九年,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封无垢为皇后,吉儿为杨妃,李恪晋封吴王。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故,弥留之际,将太子承乾托付给吉儿。吉儿极力劝承乾回归正途,苦无效果。承乾策动谋反失败,被废为庶民,吉儿因此与世民产生分歧。

世民迷恋新入宫的才人武媚,将吉儿冷落在寝宫,吉儿对着摇曳的烛火,看着眼角再也无法遮挡的鱼尾纹,追忆起与世民的初次见面的情景,泪水涔涔而落......世民终于发现了无垢的遗书,知道误解了吉儿,他万分抱歉又万分心疼,他缓缓抱紧了吉儿,一切的误会都在这一刻消散,旧日的情怀在彼此心中萌生。武媚用尽浑身解数都未能迎回世民的心。世民日日留在吉儿处,他对吉儿说,武媚好比烈酒,而吉儿好比清茶,对于一个年纪大了的人来说,清茶比较合适。他说,武媚让他想起了年轻时的吉儿和那燕,他怀念的也许只是年轻的感觉.....

转眼到了贞观二十三年,世民因高丽战败的打击,身体每况愈下,吉儿精心照顾世民,两人再次回忆起年轻时的情景。世民自知不久于人世,招长孙无忌等人交代后事。言到除杨妃外,其他宫人,尤其是武才人,都送她们到一个清净的所在出家为尼。万事俱毕,世民感到疲累无比,静静闭上了眼睛,吉儿则一直抱着他,陪他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电视剧相关信息

导演:孙树培 李朝永

主演:李世民---- 林俊贤

杨吉儿------傅艺伟

长孙无垢---童爱玲

类型: 台湾电视剧 武侠剧 古装剧 人文剧 爱情剧 历史剧 传奇人物

年份: 1993年

地区: 台湾

语言: 国语

制式: 彩色

片长: 45分钟

主题曲:《爱不释手》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美得无处藏

人在身旁 如沐春光 宁死也无憾

国色天香 任由纠缠 哪怕人生短

你情我愿 你来我往 何等有幸配成双 啊 哈

待我拱手河山讨你欢 万众齐声高歌千古传

你看远山含笑水流长 生生世世海枯石烂 啊哈

今朝有你今朝醉呀 爱不释手你的美呀 莫等闲白了发才后悔 啊哈

今朝有你今朝醉呀 爱不释手你的美啊 让我抱得美人归!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