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张家骧 等编 出 版 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8-1 版 次:1 页 数:92 字 数:116000 印刷时间:2008-8-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117103244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临床各科多种疾病常伴发酸碱平衡紊乱,严重影响机体代谢和功能,加重原发病的病情,甚至威胁生命。因此,了解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酸碱平衡紊乱及其诊断方法极为重要。本书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新进展,理论与实际并重,介绍了酸碱平衡的生理、酸碱平衡紊乱的代偿、血气分析和电解质诊断指标及其意义、酸碱平衡紊乱的程序化诊断方法和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的程序化诊断方法包括了诊断酸碱失衡的全过程:诊断指标、诊断前的准备、诊断步骤和血液酸碱度变化的命名。增加了诊断指标,包括编者推导出来的新诊断指标。明显增多了酸碱失衡的可诊断类型。本书首次采用表格式程序化的诊断方式进行诊断,层次清楚,各诊断步骤之间的走向和定位清晰,衔接紧密。简单的酸碱失衡只需要进行两步,复杂者最多五步就可得出诊断。书中列举酸碱失衡患者实际诊断过程的实录,便于读者体验该诊断方法的实际应用。 目录第一章 酸碱平衡的生理 第一节 基础概念 一、酸和碱 二、H+浓度和pH 三、酸的解离常数 四、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 五、等H+离子原则 六、肾脏的净酸排出量 第二节 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一、酸性物质 二、碱性物质 第三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一、体液缓冲系统的调节作用 (一)体液缓冲系统的分布 (二)缓冲系统的作用机制 书摘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的程序化诊断方法 使用说明 1.本诊断方法看上去比较复杂,这是由于酸碱失衡类型的复杂性所决定的。虽然有些酸碱失衡不太常见,却必须提供诊断方法。因此对于本诊断方法要全面掌握,按需选用。实际上,复杂的酸碱失衡只要五步,简单的酸碱失衡只要两步,都可得出诊断。 2.本诊断方法将诊断流程表格化,便于在判断过程中上下诊断步骤之间的走向查找和对位,加快诊断速度。为了上述目的,有的表比较大,例如三联酸碱失衡的表。但是该表虽然包括四组,每组又分四项,实际上每个组的四项的诊断方法基本上是一样的,一看便知,熟悉后应用也很方便。 3.诊断指标是进行酸碱失衡诊断的基础工具。其中的每一个计算指标犹如一只显影镜,可以把隐藏在检测指标后面的某种酸碱失衡显现出来。对于计算指标的构成、原理、用途和判断标准必须透彻了解和牢牢记住,才能随意选用。以后的各诊断步骤都是计算指标的具体应用,就容易了。 4.对于诊断步骤,要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熟悉,当了解和记住一个步骤之后(包括选用指标、判断标准和走向),再进行下一步,不要急于求成。熟记才能灵活运用,才能加快诊断速度。 5.在混合型呼吸性和代谢性酸碱失衡中,呼吸性酸碱失衡都只有一种(呼酸或呼碱),而代谢性酸碱失衡却可以是1种、2种或3种。因此,把这两方面加在一起就是2种(2联)、3种(3联)或4种(4联)酸碱失衡。对于混合型呼吸性和代谢性酸碱失衡的诊断方法除了预计代偿范围之外,与代谢性酸碱失衡的诊断方法相同,是诊断该混合型酸碱失衡的重点和诀窍。在基本掌握各个步骤的判断方法之后,请比较和体会诊断代谢性酸碱失衡的三个步骤(第四步、第五步和第六步)和诊断混合型呼吸性和代谢性酸碱失衡的两个步骤(第七步和第八步),以加深理解。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