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宿州书画 |
释义 | 宿州,地处安徽省北部,文化渊远,名家辈出。宿州书画以其广泛的影响和雄厚的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 在全国,很少有一个地方的书画渊源有宿州这么悠久。更很少有一个地方 的书画氛围有宿州这么浓厚。特别是现当代以来的宿州书画成就令世人瞩目。 从宿州境内已出土的大量的汉石刻壁画,可以看到宿州书画深远的艺术背景。“竹林七贤”中的宿州籍名士嵇康、刘伶,宿州籍雕塑书画大家戴逵父子,宿州萧籍“帝王书法家”刘裕、刘彧父子及其 孙三代,在中国书画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整个童年、少年、青年时代均在宿州符离度过。不仅留下了名传千古的诗篇,更有《楞严经》《春游》等墨迹为后世宝重。宋四家中的苏轼,蔡襄也都曾流连在埇桥(即宿州)这个“舟车江聚,九州通衢”之地,分别遗存有《扶疏碑》和《致郎中尊兄帖》等弥足珍贵的墨宝。 明末清初,宿州萧县出现了一批“重传流、重笔墨、重师承”的画家。形成以龙城为中心的绘画体系。清乾、嘉年间,扬州八怪崛起, 尤其是八怪之一的黄慎曾流寓萧县,推动了龙城画派的发展。影响较大的书画家有王之麟、许辉祖、吴作彰、张太平、王为翰、袁汝霖、刘云巢等,影响广泛深远。他们冲破“四王”画风,追逐时代新潮,以强烈的个性阔笔写意,抒发情怀,师法自然,贴近生活。清以后各历史时期都有代表人物、骨干力量和规模相当的书画队伍。此外在埇桥还有以周廷栋、贾善价、任柔节、牛北瞻为书法代表的“埇上四子”,他们名声显赫,对后来书法影响巨大。同期,杨继盛、史可法等军在埇桥留有遗迹。 钟馗画创作是宿州书画兴盛时期的又一标志性成果。这一时期,宿州知州、中国指画鼻祖高其佩的艺术活动及其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书画,兴盛了钟馗画艺术,更为宿州书画在全国的影响力,增添了丰富多彩的一笔。 山水画大家傅二槐是同时期宿州泗县的怪才人物,他卓尔不群的秉性和高超的艺术成就相得益彰。宿州书画的繁荣期,纵贯近、现、当代。这一时期,宿州书画活动频繁,书画社团林立,书画教育进一步普及,书画队伍不断壮大,先贤、名人辈出,并且诞生了王子云、刘开渠、王肇民、朱德群、萧龙士等饮誉世界的大师级人物。涌现了路荫南、侯子安、杨梦九、哈维元、倪宗鲁、陈享祺、王天铎、欧阳南荪、刘梦笔、冯雨邨,张启后、韩本贵等书画先贤。走出了王青芳、段轼、梅雪峰、梅纯一、尉天池、刘浚川、陈云程、陈传席、卓然、吴燃、郭公达、欧阳龙、圆霖法师等书画大家。 加之遍布全国各地的诸如张传凯、张良勋、葛庆友、申西岚、陈文芬、胡美生 、丁梦周、王少石、萧承震、张翰、汪易扬、周本信、闵德祥、朱秀坤、方茂鸿、赵宇敏、路巨鼎、张乾元、张利华、丁寺钟,傅强等宿州籍名家,以及活跃在当地、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郑正、薛志耘、李士杰、阎梓昭、孟繁青、陶仲珩、黄振铎、蔡世明、唐干、孙淮滨、杨剑华、冯维韬、于孝伯、王襟三、谢谢、刘季雨、姜秀真、张家琦、汪怀英、李杰、周军、李胜春、朱绍俭、郭峰、祖爱民、郭宏专、陈晓辉、刘庆海、邵晨、谢海民、王猛、唐亮、张良明、杨继乾、陶勇、赵松岩、陈光林等老中青年三代名流,使宿州书画的艺苑星空光华四射、璀璨耀眼。 目前,宿州有国家级书协、美协会员27人,省级以上书法家协会会员178人,省级以上美协会员167人,能书会画者10万余人。宿州市萧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之乡”,埇桥区被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灵璧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文化基础设施齐全,书画院、书画名家纪念馆、陈列馆相继建设并投入使用,书画产业得以大力发展,宿州书画品牌已具规模。截至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萧县书画一条街、灵璧钟馗画一条街、埇桥书画装裱一条街等宿州市文化产业园;书画纳入大文化宣传范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走进宿州》播出后,又接着推出了系统阐述宿州书画的重要作品《宿州书画》;以《宿州书画晋京展》为主的各类书画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时逢盛世的书画艺术家们,精神焕发,激情挥毫泼墨,互相提携,切磋技艺,各显风格,形成了宿州书画如火如荼的兴盛繁荣局面。在全国重要专业报刊发表、出版书画作品、论文、专著不计其数;在国内外重要展览馆、美术馆举办个展,参加国家级展览并获奖的屡次增多。书画产 业蓬勃兴盛,全市共有画廊近300家,并有《宿州书画论坛》、《紫薇斋书画艺术网》等艺术网站向世界推广宿州书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