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出纳业务巧学活用 |
释义 | 本书从提高出纳业务能力的角度出发,为广大出纳人员提供系统全面的操作指南,使出纳人员能够快速掌握出纳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要领。《出纳业务巧学活用》以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每章内容都从两个方面来讲述:一方面是从理论知识出发,并结合相关案例,来讲述出纳工作技巧;另一方面则是知识活用,联系前一部分所讲的理论知识,针对出纳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本书强化基础,突出应用,内容创新,编排科学;案例丰富,趣味性强。 目录(第一章出纳基本功/1 第二章会计基础/21 第三章账簿/73 第四章现金的管理与核算/89 第五章银行存款的管理与核算/117 第六章外汇管理与外币业务核算/137 第七章货币资金的清查/165 第八章票据的管理与风险防范/185 第九章出纳必备税务知识/205) 版权信息书 名: 出纳业务巧学活用 作 者:吴芳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 开本: 16开 定价: 29.80 元 内容简介《出纳业务巧学活用》从提高出纳业务能力的角度出发,为广大出纳人员提供系统全面的操作指南,使出纳人员能够快速掌握出纳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要领。让未接触过出纳工作的人,在读了《出纳业务巧学活用》以后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出纳人员;而对于已经接触过出纳工作的人员,您将会通过《出纳业务巧学活用》把疑惑通通解决掉,像是有精灵引导着您穿越迷宫般,轻松地跨越障碍、灵巧地避开陷阱、迅速地走出迷宫。 希望您通过《出纳业务巧学活用》的学习,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绩,稳中求升,取得更大的成功。 《出纳业务巧学活用》以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每章内容都从两个方面来讲述:一方面是从理论知识出发,并结合相关案例,来讲述出纳工作技巧;另一方面则是知识活用,联系前一部分所讲的理论知识,针对出纳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 编辑推荐透析理论、有问有答、巧学活用 易学、易懂、易操作 基础技能+实务问答 强化基础,突出应用,内容创新,编排科学;案例丰富,趣味性强。 目录第一章出纳基本功/1第一节文字和数字书写规则/3 第二节点钞技术/5 第三节整点硬币/9 第四节人民币知识/10 第五节保险柜的使用/14 知识活用:初当出纳常见问题问答/16 第二章会计基础/21第一节会计凭证/23 第二节会计核算/35 第三节复式记账法/53 知识活用:会计基础常见问题问答/63 第三章账簿/73第一节设置账簿/75 第二节启用账簿/77 第三节登记账簿/79 第四节保管及更换账簿/81 第五节出纳报告/83 知识活用:账簿业务实务问答/86 第四章现金的管理与核算/89第一节现金的管理/91 第二节现金的核算/101 第三节现金日记账登记实例/109 知识活用:现金业务实务问答/114 第五章银行存款的管理与核算/117第一节账户的管理/119 第二节银行存款的核算/124 第三节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实例/129 知识活用:银行业务实务问答/133 第六章外汇管理与外币业务核算/137第一节外汇管理/139 第二节外币业务核算/154 第三节主要外币业务的处理/156 知识活用:外汇业务实务问答/158 第七章货币资金的清查/165第一节现金的清查/167 第二节银行存款的清查/171 第三节错账的查找/174 第四节错账的更正/179 知识活用:货币资金清查业务实务问答/181 第八章票据的管理与风险防范/185第一节票据的管理/187 第二节票据诈骗及风险防范/193 第三节票据的鉴别/199 知识活用:票据业务实务问答/201 第九章出纳必备税务知识/205第一节国税与地税的区分/207 第二节纳税申报的内容和方式/209 第三节各税种纳税申报的期限/214 第四节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区分/220 第五节税务登记/224 第六节税务登记证/228 第七节发票/230 第八节住房公积金/240 知识活用:税务业务实务问答/242 …… 文摘(1)客观性原则。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它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采用特定的专门方法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保证会计核算的客观性。 客观性原则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工作提供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就应该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在会计核算中坚持客观性原则,就应当在会计核算时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应当能够经受验证,以核实其是否真实。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不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甚至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导致决策的失误。 (2)相关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向有关各方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如果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没有什么作用,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就不具有相关性。 信息的价值在于其与决策相关,有助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能够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的决策,证实或修正某些预测,从而具有反馈价值;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预测,做出决策,从而具有预测价值。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相关性原则,就要求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对于特定用途的会计信息,不一定都能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来提供,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加以提供。如果会计信息提供以后,没有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决策没有什么作用,就不具有相关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