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苏联政权史
释义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5月1日)

平装: 883页

开本: 32开

ISBN: 750602389X

条形码: 9787506023894

尺寸: 20.8 x 14.6 x 4 cm

重量: 862 g

作者简介

作者:(俄)鲁·格·皮霍亚 译者:徐锦栋 等

内容简介

政权存在的机制通常必须以许多管理部门(各部委,部长会议及其下属各个部,苏共中央机关、秘书处和政治局)密切协作为前提。然而,一旦到了需要迅速作出决定,或者这些决定具有很高的政治价值进,那些似乎完美无缺的协商制度和事先进行专家鉴定的规范定就被取消了,由一些最高政治领导人(通常由党的领导人同部长会议、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军队的头头)根据他们所认为的政治合理性(准确地讲,是根据某一时刻的政治合理性)匆促作出决定。许多领导人往往断然否定专家的意见,违背以前通过的决议。苏联政权组织所特有的权力高度集中和追求惟我独尊导致出现众所周知的管理问题:从下面来的“信息流”不可能被用于作出决策。

本书的任务是,研究哪些人在国家战后历史中作出了哪些决定,这些决定是怎样形成的,国家政权在其各种不同表现形式中怎样行使权力,为什么被认为有效的、拥有巨大资源的体制停止了存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苏联的社会政治发展(1945年——1953年)

站后。饥荒。集体农庄的农村和尼·谢·赫鲁晓夫鲜为人知的倡议。货币改革和取消食物购买证。“冷战”。对胜利者的恐惧。“飞行员案”。猎捕格·康·朱可夫。将军们的私下交谈。格·康·朱可夫元帅案。格·马·马林科夫夫宠。安·亚·日丹诺夫案和他的死亡。列宁格勒“反党集团”。尼·谢·赫鲁晓夫。拉·M帕·贝利亚。全国性的反犹太人运动。国家安全部的毁灭。医生谋杀案和国家安全部。

第二章 缓慢消融的坚冰(1953年3月——1957年底)

约·维·斯大林之死。拉·帕·贝利亚的改革和对战后政治进程的重审。拉·帕·贝利亚的履灭。国内对清除贝利亚的反应。贝利亚被清除后的内务部。政治意识的变化。国际像棋世界冠军博特温尼和苏共中央书记波斯佩洛夫的一场“比赛”。苏共二十大前夕。“秘密报告”。“秘密报告”和苏联社会。苏共中央和国内抵触情绪的产生。二十在与社会主义陈营。对1956年的政治总结。最后一个反党集团。

第三章 尼·谢·赫鲁晓夫下台的原因

缓解农民的税收压力。“在人均内类,牛奶,油料产量方面赶超美国”。《关于禁止城市和工人新村的公民私养牲畜的决定》。新切尔卡斯克悲剧。尼·谢·赫鲁晓夫和军队1962年加勒比海导弹危机。“阿纳德尔”行动计划。世界处在战争边缘。走出危机的泥潭。国家机构和党机关的改革。内务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苏共二十二大。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党和国家监督委员会。十月政变。

第四章 从稳定到停滞(1964年11月——1968年)

迈出“集体领导”的头几步。农业。经济改革尝试苏共二十三大。寻找意识形态新目标。约·维·斯大林的遗产。越南战争和苏联(1965年-1968年)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莫斯科的观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导变动。“捷克斯洛伐克的现状很像当年的匈牙利”。确定立场。五月军事演习。政治解决或军事解决。勃列日涅夫和杜布切克的8月13日对话。极端措施。

第五章 从停滞到危机(1969年——80年代初)

科学界的“意识形态纪律”。“新方向”的毁灭《新世界》杂志和亚·特·特挖尔多夫斯基。亚·伊·索尔仁尼琴与政权。新斯 大林主义和为“意识形态净化”而斗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的尾声。无产阶段国被主义和苏联的对外政策。越南。阿富汗。两种大团结: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团结和波兰的“团结工会”。

第六章 领导人相继去世(1982年——1985年)

……

第七章 改革,公开性,社会政治危机加深(1985年——1989年)

第八章 从苏联到俄罗斯(1989年——1991年)

结束语

再版的话

人名索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