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松针红斑病 |
释义 | 简介松针红斑病又称红带状斑病,是世界上多见的松树叶部病害,是以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真菌为病原的一种具有较高传染性的病害。主要危害云杉、樟子松。 症状该病一般多发生于叶的尖端。发病初期,病斑中心渐变成褐色,随着病斑扩大,渐变成红至红褐色,呈短条状。发病重的针叶,病斑布满全叶,致使针叶枯黄,提早落叶。树冠下部枝条上的针叶先发病,逐渐向树冠上方发展。重病树呈火烧状。病树生长衰弱,逐渐枯死。 分布及危害松针红斑病又称红带状斑病。是世界上多见的松树叶部病害。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报道松树(Pinus)受害严重。我国仅1984年在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林区发现,现已达到流行程度,并扩展到吉林、辽宁少数林区。 据报道,该病害发生在松属的40多个种、变种和杂交种上,还为害欧洲落叶松(Larix decidua)、西特喀云杉和花旗松(Pseudotsuga menzicsii)。我国的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golica)、赤松、油松(P.tabulaeformis)、长白赤松(P.sylvestri-formis)、红松(P.koraiensis)、偃松(P.pumila)和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等树种受害,其中以樟子松、赤松、长白赤松和红皮云杉受害最重。该病害可为害苗木、幼树和大树,但苗期病害最重。黑龙江省林区一些苗圃的樟子松、红皮云杉苗木,因该病为害而达到绝产。人工幼林受害后,生长量逐年下降,个别幼树可因病致死。 病原病原菌为松穴褥盘孢菌(Dothistroma pini Hulbary),国外报道其有性型为松瘤座囊菌(Scirrhia pini Funk et Parker),我国尚未发现。 病菌在针叶表皮下生,开始呈腔室状,逐渐突破表皮外露成盘状。分生孢子盘黑色,单生或几个并生在一个子座上。子座黄褐色,分生孢子无色,线形,直或略弯曲,成熟时具1~5个隔膜,多数为3个隔膜。大小为17.3~39.5μm×2.7~4.2μm。 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并能产生红色素,将培养基染成淡红色。在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上生长比固体培养基上好。菌丝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最适温度为15~30℃,在20℃时产孢量最大。麦芽糖为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色氨酸为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而酒石酸胺和天门冬素为产孢的最佳氮源。菌丝生长最佳pH值为3~5,最佳产孢pH值为5。分生孢子在2%麦芽汁中萌发率最高。相对湿度在98%以下时不萌发。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5~30℃,以15~20℃时萌发最好。有无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不大。人工培养的分生孢子比自然界的要大,在液体培养基上产生的孢子常出现畸形,有的在分隔处缢缩呈念珠状,有的细胞内原生质移入相邻细胞而变空,相邻细胞则增大变圆,壁增厚,似厚垣孢子。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和不成熟的分生孢子盘在病叶内越冬,第二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产生分生孢子,成为病害初次侵染来源。病菌分生孢子主要借雨水溅散作用向外扩散,在风雨交加的天气,带菌的雨滴可传播较远距离。病菌通过气孔或伤口侵入叶内,潜育期长达60天以上。分生孢子放散与温、湿度关系密切,在雨后湿度大,放散孢子量较多。在5~9月上旬均可捕捉到孢子,以5~7月放散量最多。苗圃周围有感病的樟子松做防风林,苗木受害严重。非感病树种混交林病害轻。适当修枝的幼林比未修枝的病害轻。国外报道不同种源和树种抗病性不同。 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针松红斑病是近年来我国新发现的病害,在黑龙江有严重发生趋势,做好进苗检疫工作是防止该病扩散的主要途径。 (2)修剪病针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重要侵染来源。 (3)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浇水,增施肥料,提高树木抗病力。 (4)药剂防治:在树木长出新叶后、病菌孢子放散前以及在孢子放散盛期,喷施75%百菌清600-1000倍液或喷克菌800-1000倍液,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