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川蛾眉蕨(原变种)
释义

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四川蛾眉蕨(原变种)

种拉丁名:Lunathyrium sichuanense Z. R. Wang var. sichuanese

科中文名:蹄盖蕨科

科拉丁名:Athyriaceae

属中文名:蛾眉蕨属

属拉丁名:Lunathyrium

中国植物志:3(2):322

植物形态

根状茎直立,先端连同叶柄基部被有浅褐色、膜质、卵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能育叶长 (30-) 55-65 (-105) 厘米;叶柄远较叶片短,长 (4-) 8-12 (-24) 厘米,直径 (1-) 2-3 (-4) 毫米、禾秆色或远轴面稍带栗色,基部密被鳞片,向上稀疏或几无鳞片;叶片椭圆形至倒披针形,长(24-) 45-55 (-80)厘米,宽(7.5-) 14-18 (-27) 厘米,先端羽裂渐尖,向基部逐渐变狭,一回羽状,羽片深羽裂;羽片(14-) 20-25 (-27) 对,中部羽片线状披针形,长 (4-) 8-10 (-14) 厘米,宽1-1.8厘米,互生,斜展或平展,先端渐尖,基部近平截,相距 (1-) 2-4 (-6)厘米,下部羽片多对逐渐缩短,披针形,近对生,基部一对往往缩成耳形,长0.5-2厘米;裂片 (8-) 12-18 (-22) 对,矩圆形,长约4-7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钝圆或钝尖,基部和羽轴上的狭翅相连,斜展。叶脉两面可见,在裂片上为羽状,侧脉4-6对,单一。叶干后草质,褐绿色,叶轴和羽轴下面被有较密的节状粗毛,在裂片间缺刻处亦具有节状短柔毛。孢子囊群长圆形或短线形,着生于小脉中部,长约1-2毫米;囊群盖同形,背上无毛或仅下部有短毛,边缘睫毛状,宿存。孢子二面型,周壁表面具耳廓状、裂片状或乳头状突起。

产地生境

分布于甘肃南部(康县)、四川(峨眉山、洪溪、大相岭、小金、布拖、泸定、石棉、九龙)、重庆(巫溪)、贵州(赫章、雷公山)、云南(禄劝、大关、景东无量山、漾濞、大姚、丽江、维西、)及西藏东南部(察隅)。生于山坡林下或沟边林下阴湿处,海拔1 550-3 4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洪溪)。

用途

本种形体近凉山蛾眉蕨 L. liangshanense Ching ex Z. R. Wang, 但叶片两面毛疏,裂片边缘没有节状长柔毛,至多在齿缺处偶有一、二短毛;本种形体也近华中蛾眉蕨 L. shennongense Ching, Boufford et Shing, 但在裂片间缺刻处生有节状毛,叶轴及羽轴下面的毛也较粗长,故易区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7: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