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思想的攻防: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与演化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 者: 刘大椿 、刘永谋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300118352 ; 978-7-300-11835-2 I S B N : 9787300118352 出版时间: 2010-4-1 开 本: 16开 页 数: 302 定 价: 35 元 内容简介哲学界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充满了误解和斗争,近代以来,关于科学的攻防一刻未曾停息。怎样看待科学,或者说哲学如何对科学进行反思,在历史和现实中有三种取向:辩护、批判、审度。本书认为,单纯的辩护和单纯的批判都是有局限的,应该对科学采取一种审度的态度,用多元、理性、宽容的观点来看待科学。当今对科学的反思,应该实现“从辩护到审度”的转换。 本书特别对另类科学哲学进行了认真梳理,并试图把它们的思想、地位、问题用通俗的语言和简洁的形式反映出来,有效丰富了原先科学哲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本书目录前言 导论 科学哲学的战国时代 一、科学哲学从正统到另类的轨迹 二、正统科学哲学及其“乌托邦” 三、对辩护主义的挑战和“叛逆” 四、终于交汇的两条平行发展路线 第1章 海德格尔:技术的本质与救渡 一、对技术的追问:从工具到座架 二、对科学的追问:研究、数学因素与技术 三、技术世界的危险与救渡 四、简短评论 第2章 从贝尔与码尔库察看科学决定论的两极 一、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和中轴原理 二、马尔库塞论“单向度的人” 三、贝尔的科技治国即能者统治论 四、马尔库塞论当代极权主义社会的技术逻辑 五、简短评论 第3章 哈贝码斯:技术理性与“意识形态” 一、走向认识论的社会学化 二、技术统治作为“隐形意识形态”及其克服 三、简短评论 第4章 费耶阿本德:另类科学哲学的标杆 一、从正统科学哲学的营垒中杀出去 二、主张自由的、民主的科学 三、“回到生活”和多元论追求 四、简短评论 第5章 福柯:知识—权力的共生与解构 一、科学哲学何以“发现”福柯 二、知识考古学与现代“知识型”的转换 三、知识—权力的共生、制度化与知识分子的回应 四、“把人变成主体”:知识—权力压迫现代人的方式 五、简短评论 第6章 斜看科学的后现代知识分:以列维纳斯、利奥塔、德勒兹为例 一、后现代知识分子看待科学的视角 二、列维纳斯:“他者”之思 三、利奥塔:“后现代知识状况” 四、德勒兹:游牧之思 五、简短评论 第7章 罗蒂:从“自然之镜”到“反讽”和“自由” 一、粉碎“自然之镜” 二、“后哲学文化”的问世与内涵 三、“反讽主义的自由主义” 四、简短评论 第8章 索尔事件:卫道者的无奈与另类的尴尬 一、当代科学主义的阻击战 二、以ssk为代表的科学批判的兴起 三、激进的反科学主义思潮 四、简短评论 第9章 另类科学哲学的启迪 一、另类科学哲学的若干提示 二、当代科学哲学的新趋势 三、科学的哲学反思的新取向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刘大椿,哲学家。江西于都人,1944年5月出生于贵州安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哲学院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在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以及交叉学科研究等方面卓有建树。主要著作有:《新学苦旅:中国科学文化兴起的历程》(1995,2003)、《科学哲学》(1998,2007)、《科学技术哲学导论》(2000,2005)、《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和道德抉择》(2000)、《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2002)、《转型驱动力: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2002)、《自然辩证法概论》(2004,2008)、《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2006)、《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交叉学科》(2008)、《从辩护到审度: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2009)。 刘永谋,生于1974年6月,湖南常德人。哲学博士,2007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等。已出版《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从知识考古学到“人之死”》(2009)、《世界上最精彩的哲学故事》(2007)、《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导论》(2006)、《警醒中国人——走近陈独秀》(2005)等各类著作12种,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