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崇仁村 |
释义 | 1、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崇仁村崇仁位于嵊州市城西11公里处,东临嵊岭公路,南毗绍甘公路,西靠长善溪,北部为广阔田野。崇仁古镇居民有裘、张、王、李、段、白六姓,以裘氏居多。裘氏先祖永昂于北宋庆历年间迁居于长善溪之东八角井旁,繁衍生息,成为当地望族。裘氏家风以崇尚仁义为本,崇仁因此而得名。 崇仁的传统街区保持比较完整。主要街道、巷弄、居民区的设置基本保持明清时期原貌。街道以直街为主线,贯穿全村,设置四条横街与直街相连,呈一纵四横的布局。上街和横街两旁房屋和卵石路面保留完整。以玉山公祠为中心,后塘路和蕉园路两旁保存成片的老台门一百余座,清一色的二层建筑,青砖灰瓦,白墙硬山顶,较多地设置封火墙。许多建筑砖、石、木三雕装饰艺术十分精美。 另外,村内建筑种类丰富,庙宇、民居、祠堂、牌坊、药铺、店房、古桥、池塘、水井一应俱全。玉山公祠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家庙、伟镇庙、竹园台门和大祠堂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御史台门、旗杆台门、登科台门、三进台门为当地有名的台门;蟹眼井、东王井、方井、桂花井为当地有名的古井,另外还有指道碑、黄氏碑亭等文物古迹。崇仁的传统文化十分丰富,起源于清代的舞狮、围棋、民间乐队等还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紫砂器和陈氏炖鸭是当地有名的传统产品。 2、云南省泸水县老窝白族乡崇仁村基本简介崇仁村隶属云南省泸水县老窝白族乡东北边,距老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乡道路为 柏油 路,交通方便,距泸水县32公里。东邻大理旧州,南邻老窝中元村,西邻老窝银坡村,北邻大理表村。辖苗嘎、甘地等14个村民小组。据相关资料显示,有农户794户,有乡村人口3255人,其中农业人口3255人,劳动力197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875人。 据相关资料显示,全村国土面积26.01平方公里,海拔2057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745亩,人均耕地1.46亩,林地31789.5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14.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27元。该村属于其他,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养殖为主。 自然资源据相关资料显示,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745亩(其中:田2438亩,地2307 亩),人均耕地1.46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31789.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54亩,主要种植核桃、木瓜 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2100亩,其他面积385亩。有森林、耕地等资源。 基础设施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无路灯。全村有796户通自来水,有79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76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和 9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0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91户(分别占总数的76%和24%)。 该村到乡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8公里,距离集贸市场8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9辆,拖拉机72辆,摩托车7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438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04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 .63亩。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0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4户;全村有9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有9个自然村已通路;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话; 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8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66.3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92.41万元,占总收入的34%;畜牧业收入366.6万元,占总收入的4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970头,肉牛167头,肉羊670头);林业收入61.16万元,占总收入的7%;第二、三产业收入 98.2万元,占总收入的12%;工资性收入48万元,占总收入的6%。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1人(占劳动力的4%),在省内务工72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养殖,主要销售往本县内。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17.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7%。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油菜、桑蚕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茶叶产业。 人口卫生据相关资料显示,该村现有农户796户,共乡村人口3272人,其中男性1690人,女性1582人。其中农业人口3272人,劳动力 1980人。该村以汉、白族为主(是汉、白族混居地),其中白族2900人, 汉族312人,其他民族60人。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104人,参合率95%。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52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乡(镇)卫生院8公里。该村建有公厕5个。 文化教育据相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4509平方米,拥有教师30人,在校学生270人,距离乡中学11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04人,其中小学生270人,中学生134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3个、图书室3个、业余文娱宣传队4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9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79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4745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有固定资产65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 ,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 ,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 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政务 。 基层组织据相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1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0人,少数民族党员78人,其中男党员65人、女党员15人。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14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3个,共有团员40人。 福建省光泽县崇仁村崇仁村位于光泽县城北面6公里的河谷平原,土地面积13平方公里,2000年全村共333户,1350人。 崇仁自古是光泽北路的重要商埠和水运码头。富屯溪上游北溪与金陵溪在村南汇合,沿溪而建的崇仁古街有3座古码头。省际古道光泽至云际关、光泽至山头关均经该地,是江西铅山、贵溪和光泽北路司前、寨里等乡镇通往邵武、福州的必经之路。光泽北路的土产、山货和福州等地的食盐、海味、百货等都经水、陆运输到崇仁交流、转运,因而形成客舍货栈、酒肆歌楼密布的繁华街市。至1958年公路修通后,水运衰退,街市逐渐冷落。 崇仁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马岭遗址发掘的商周墓葬是迄今福建规模最大的商周古墓葬,出土珍贵文物近千件。池湖商周聚落遗址是福建迄今发现的惟一商周聚落遗址。此外还有明、清的古城墙、古码头、“五里长街”和十余座民宅、家祠、书院等古建筑。崇仁村是研究闽北历史文化乃至福建古文化的重要场所。 崇仁村东的天瑞山景色秀丽,有天瑞寺、龙井瀑布、红军洞、狮子桥、神仙岩、螃蟹石等景点。崇仁民间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习俗风情和传统文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