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树神药叉女托架雕像 |
释义 | 【名称】树神药叉女托架雕像 【类别】雕像、石刻 【年代】公元前1世纪 【原属】印度 【简介】 在印度巽伽王朝的出土文物中,最富纪念意义的是马尔瓦(Malva)波帕尔(Bhopal)附近的桑奇大塔了。这一尊药叉女圆雕像就是装饰在桑奇大塔的托架上的雕刻品之一。 据印度考古学家们研究,此塔建于不同时期。塔的圆顶核心可以上溯到阿育王时代,即公元前3世纪中叶。但现在的圆顶以及周围的四座陀兰那(即牌楼),则属于巽伽王朝时的作品。四座陀兰那中最大的是南门。现从上面镌刻的文字看,证明这座牌楼是安达罗王朝的沙多迦尔尼王(Satakarni)在位时的总建筑师发愿奉献而建成的,时间在公元前75至前20年间。而桑奇大塔则建造于公元前1世纪。现在塔门上面的精湛石雕残片都已被存入博物馆内。这一尊药叉女托架像原来就兀立在塔门横梁的一角上,象藤蔓一样斜挂在塔门横梁与立柱之间,成一托架,故称托架像。作品主题为树神药叉女。 看到这种用于建筑部分的女雕像,使人想起古希腊雅典卫城上厄勒克西奥神庙上的女像柱。但印度这一尊不是直立式,而是以动态自如的舞蹈姿势来充作托架。它承受一定压力,却不受建筑物件的局限,因而形象显得摇曳多姿,表现出印度女性美的传统三屈法(即头部向右倾斜,胸部向左扭转,臀部又向右耸出)的身段。富有一种曲线美的节奏感。 这尊树神药叉女的人体结构作得很出色,符合解剖规律,又突出了女性的丰满部分。尤其腹部雕凿得最好。可惜双乳已被打破。又因年代久远,原来光洁的雕像表面已被腐蚀了许多洞点。但整个胴体的比例与骨胳结构是十分正确的。雕凿技艺也十分精到。显示出艺术家对女人体解剖的充分理解。 桑奇大塔(即?堵波1号)是古代印度佛教的圣迹之一。这样的塔的遗迹在这一地区计有10座以上。塔上装饰着众多的雕刻。尤其在它上面的一些佛本生故事题材,一些人物雕刻,在艺术手法上是与巴卢特的相同的。另外,象征手法运用得很广泛,这是我们欣赏印度美术中所必须注意到的一点。如一只小象,象征托胎,一匹空马,象征出家,法轮则表示说法,伞盖与宝座就代表佛,魔或魔女在一棵树和一个空座位前,以示侵扰或诱惑,光是一棵树与一只空座,则代表成道。这一尊树神药叉女还说明了桑奇的雕刻家们对健康女人体的塑造兴趣。 裸体男女神像在印度的佛教艺术中已很普遍。它可与古希腊的雕刻相媲美。诚然,印度的艺术受到过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强烈影响。尤其到了公元前100年左右,这种影响似乎更为明显。甚至在印度的某些雕刻中出现了与希腊艺术相同的题材,以致希腊神话与印度神话交织在一起,形成许多相同的神话人物的艺术形象。后来印度的犍陀罗艺术就是最明显的例证。从古代东西方艺术的相互影响的意义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任何民族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吸收其他民族的有益养分,这也是一种历史经验。 此雕像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