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翅子树 |
释义 | 基本资料所属卷:Pterospermum Schreber 所属科:Sterculiaceae 中文名:翅子树 文献来源:Pterospermum acerifolium Willd. (1800); Mast. in Hook. f. (1874);Tardieu Blot in Humbert(1945). Pterospermum diversifolium sensu 中国树木分类学(1937), non Blume. 形态特征大乔木,树皮光滑,小枝的幼嫩部分密被茸毛。叶大,革质,近圆形或长圆形,全缘,浅裂或有粗齿,长24—34厘米,宽14—29厘米,顶端截形或近圆形,并有浅裂或突尖,基部心形,叶面被稀疏的毛或几无毛,叶背密被淡黄色或带灰色的星状茸毛;基生脉7—12条,叶脉在叶背凸出;叶柄粗壮,有条纹;托叶条裂,早落;小苞片条裂或掌状深裂。花单生,白色,芳香;萼片5枚,条状长圆形,长9厘米,宽7毫米,外面密被黄褐色茸毛,内面被白色长柔毛;花瓣5片,条状长圆形,略成楔形。宽7毫米,比萼稍短,无毛;退化雄蕊棒状,有毛;雄蕊15个,每3个集合成群与退化雄蕊互生;子房长圆形,有5个稜角,5室。每室有胚珠多个。蒴果木质,长圆状圆筒形,具柄,有5个不明显的凹陷面或浅沟,长10—15厘米,宽5—5.5厘米,初被淡红褐色茸毛,后无毛,顶端钝形,基部渐狭,每室有种子多个。种子斜卵形,压扁状,具翅;翅大而薄,褐色,光滑。 分布生境产于云南南部(勐海、勐仑),东南部等地。生于海拔1200—1640(-1780)米的山坡上。我国福建厦门和台湾台北植物园有栽培。越南、老挝、泰国、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药用价值【药 名】:翅子树 【拼 音】:CHIZISHU 【来 源】:为梧桐科植物翅子树的叶、树皮花。 【功 效】:散瘀止血、补益。 【主 治】:治外伤及跌打损伤肿痛。 【性味归经】:微苦,平。肝、脾二经。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皮有毒,小鼠腹腔注射皮的氯仿提取物1000mg/kg,出现活动减少、伏地、四肢无力、肌肉松弛、翻正反射消失,最后死亡。甲醇提取物251mg/kg,出现嗜睡、四肢无力、运动失调、翻正反射消失、死亡。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6一15克。 【别 名】:翅子木、白桐(台湾)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及东南部,福建、台湾均有栽培。 【拉丁名】:翅子树 Pterospermum acerifolium Willd.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中药化学成分】:花含山奈酚一3一o一半乳糖甙,少量的木犀草素,山奈酚和槲皮素的葡萄糖甙。树皮含有一个新的酸性多糖,由5:3:3的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和 L一鼠李糖组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