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赤须盲蝽 |
释义 | 赤须盲蝽又称赤须蝽,为半翅目盲蝽科昆虫,有成虫、若虫和卵三种虫态,成虫、若虫均为为害虫态。触角四节,等于或较体长短,红色,故称赤须盲蝽。原不为麦类主要害虫,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期结构调整和气候变迁,赤须盲蝽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局部地区危害严重。 中文学名:赤须盲蝽 拉丁学名:Trigonotylus ruficornis Geoffroy 别称:赤须蝽 界:动物界 纲:昆虫纲 目:半翅目 科:盲蝽科 分布区域:北京、河北等地 形态特征赤须盲蝽成虫身体细长,长5mm至6mm,宽1mm至2mm,细长,鲜绿色或浅绿色。头部略成三角形,顶端向前方突出,头顶中央有一纵沟。触角4节,红色(故称赤须盲蝽),等于或略短于体长,第一节粗短,第二、三节细长,第四节短而细。喙4节,黄绿色,顶端黑色,伸向后足基节处。前胸背板梯形,具暗色条纹4个,前缘具不完整的鳞片,四边略向里凹,中央有纵脊。小盾板三角形,基部不被前胸背板后缘覆盖,中部有横沟将小盾板分为前后两部分,基半部隆起,端半部中央有浅色纵脊。前翅略长于腹部末端,革片绿色,膜片白色,半透明,长度超过腹端。后翅白色透明。足黄绿色,胫节末端和跗节黑色,跗节3节,爪黑色。 卵粒口袋状,长约1毫米,卵盖上有不规则突起。初为白色,后变黄褐色。 若虫5龄,末龄幼虫体长约5毫米,黄绿色,触角红色。头部有纵纹,小盾板横沟两端有凹坑。足胫节末端、跗节和喙末端黑色。翅芽长1.8毫米,超过腹部第二节。 生活习性华北地区一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翌年第1代若虫于5月上旬进入孵化盛期,5月中下旬羽化。第2代若虫6月中旬盛发,6月下旬羽化。第3代若虫于7月中下旬盛发,8下旬至9月上旬,雌虫在杂草茎叶组织内产卵越冬。该虫成虫产卵期较长,有世代重叠现象。每次产卵一般5至10粒。初孵若虫在卵壳附近停留片刻后,便开始活动取食。成虫在9∶00至17∶00这段时间活跃,夜间或阴雨天多潜伏在植株中下部叶背面。 赤须盲蝽在内蒙古一年发生3代,以卵在禾草茎叶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5月初进入盛期。成虫5月中旬开始出现,下旬为羽化盛期。5月中下旬成虫开始交配产卵,卵于6月上旬开始孵化。第二代成虫在6月中下旬开始交配产卵,7月上旬卵开始孵化,7月下旬第三代成虫出现,8月上中旬开始产卵。雌虫产卵期不整齐,田间出现世代重叠现象。 成虫白天活跃,傍晚和清晨不甚活动,阴雨天隐蔽在植物中下部叶片背面。羽化后7至10天开始交配。雌虫多在夜间产卵,卵多产于叶鞘上端,每雌每次产卵5至10粒,卵粒成1排或2排。气温20℃至25℃,相对湿度45%至50%的条件最适宜卵孵化。若虫行动活跃,常群集叶背取食危害。在谷子、糜子乳熟期,成虫、若虫群集穗上,刺吸汁液。 地理分布赤须盲蝽分布在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江苏、江西、安徽、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市及自治区。 危害特点赤须盲蝽主要危害谷子、糜子、高粱、玉米、麦类、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以及甜菜、芝麻、大豆、苜蓿、棉花等作物。赤须盲蝽还是重要的草原害虫,危害禾本科牧草和饲料作物。 赤须盲蝽成虫、若虫在玉米叶片上刺吸汁液,进入穗期还为害玉米雄穗和花丝,导致叶片初呈淡黄色小点,稍后呈白色雪花斑布满叶片。严重时整个田块植株叶片上就象落了一层雪花,叶片呈现失水状,且从顶端逐渐向内纵卷。心叶受害生长受阻,展开的叶片出现孔洞或破叶,全株生长缓慢,矮小或枯死。该虫1997年在北京为害小麦,1998年又大面积为害玉米,为害严重,生产上应注意。 防治方法搞好田间卫生,及时清除枯茬杂草,减少越冬卵。药剂防治可用40%乐果乳油、50%马拉硫磷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等药剂1000至1500倍液喷雾;喷粉可用2.5%敌百虫粉剂,每667米2用药2千克。赤须盲蝽还是禾本科牧草的重要害虫,应做好发虫草场的防治,减少虫源。 据资料介绍赤须盲蝽9月下旬开始产卵越冬,而高碑店市去年11月份田间尚有大量成虫,可见初冬气候偏暖,延长了赤须盲蝽发生时期。 查看害虫时注意调查早播麦田,靠近沟渠、道边的麦田及靠近棉田的麦田。用药时将这些地方也喷上药。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啶虫脒15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