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赤水桫椤景观昆虫 |
释义 | 书名: 赤水桫椤景观昆虫 作者: 金道超, 李子忠 主编 出版社: 贵州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06-30 ISBN: 9787806624678 价格: 88 简介: 本书是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的科研总结。书中主要探讨了该保护区昆虫区系特征、起源与演化、昆虫资源及物种多样性等问题。全书共记述了14目、148种、507属的昆虫781种(其中包括44个新品种、中国新记录种6个)的形态特征、分布及寄主植物等内容。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简介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于1983年建立,1992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33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桫椤群落。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赤水市,距县城40公里左右。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内古树参天,藤蔓高挂;丹霞石崖,多姿多彩;溪涧如网,瀑布争流;奇形怪石,星罗棋布,桫椤密布,仪态万端。此外,还有堪称全国第一的,高达392米的大白岩瀑布和连绵27级的长石梯瀑。桫椤的生长环境就是这样如此漂亮,如此奇特。 三、主要保护对象——桫椤 桫椤是自然界历尽沧桑浩劫的孑遗植物。繁盛于距今1亿6千万年到1亿3千万年前的地质时期,与恐龙同生共荣,是当时大型动物的重要食物。桫椤家族及苏铁家族等曾经造就了地球生命史上极其辉煌的恐龙时代。沧桑巨变,经过漫长的地壳变迁,恐龙早在7000万年前就已经绝灭了,然而桫椤家族的一些成员,作为植物的活化石却至今还生机勃勃地长在热带、亚热带的局部地区。它是古植物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等学科研究的珍贵依据。 赤水桫椤分布较广,生长良好,植株高大,生态原始,环境优越,赤水因此被誉为“桫椤王国”。经调查,赤水桫椤大约有6万多株。一年可生长3-4cm。保护区最大的一片桫椤叶长1.8米。最高的一棵桫椤株高10米。胸径最大的桫椤26cm。保护区海拔在400-600米之间,是桫椤生长的最好环境。海拔800米以上没有发现桫椤的生存。 桫椤又称“树蕨”,为蕨类植物,木本,茎直立,高达3-10米,叶顶生,叶柄密生小刺,叶片长达1-3米,三回羽状分裂。 四、其它资源 保护区内野芭蕉很多,它们生长在丹霞地貌环境里,“丹霞地貌”即大块大块石头堆在一起,又有很多树木覆盖着石头,没有被覆盖的地方,露出奇形怪状的红石头。 保护区内哺乳动物很少,原因是这里山高且陡,不适于它们生长栖息,经过十多年的保护,保护区里猴子由几十只,发展到三四百只,有六七群。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