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视乳头玻璃疣 |
释义 | 概述视乳头玻璃疣是玻璃样物质出现在视乳头部位。多数双眼发病。病因尚未确定,可能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本病有家族遗传性。视乳头玻璃疣也合并出现于其他眼底病如血管性疾病、视乳头炎、视神经萎缩、眼底变性类疾患及母斑病等。 optic disc dmsen 临床表现视乳头玻璃疣可见于任何年龄,有的出生时即存在,后青年期为埋藏型,以后有发展。多见于双眼,视力可正常而无自觉症状。但有时会有出血。 (一)无自觉症状,视力多为正常。有时可有阵发性视力模糊,可能由于疣体所致血管反射性痉挛而致暂时性缺血。偶有一过性视野缺损。 (二)眼底所见: 1.当视乳头玻璃疣位置表浅时,呈黄色或带白色或为蜡黄色、半透明的、发亮的圆形小体。可为单个,也可多发,排列成串,或堆集成桑椹状,并可融合成不规则的较大团块,向玻璃体内突出。 2.深埋在视神经组织内者称埋藏视乳头玻璃疣。视乳头稍扩大。隆起达1/2~3D,边界不清,呈不规则起伏状。视网膜血管在视神经乳头上弯曲爬行,呈现假性视乳头水肿外观。视网膜血管行径正常,有时在玻璃疣表面稍隆起,或被遮蔽,或呈起伏不平。视网膜静脉可充血。视乳头邻近可见视网膜出血。偶见渗出斑,甚至新生血管。 (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1.浅表的视乳头玻璃疣自发荧光。此后渐被视乳头深部毛细血管网渗漏的荧光素着染。 2.造影过程中荧光强度逐渐增强,晚期显示结节状荧光着染,及不规整的视乳头边界。 3.视乳头埋藏玻璃疣所致的假性视乳头水肿,凹陷不明显,其上毛细血管不似视乳头水肿时那样扩张,亦不渗漏荧光。视网膜血管也不怒张,血管无渗漏,晚期管壁无着染。 (四)视野:疣体较多但浅在者,虽然眼底改变明显,但视野可长期正常,或只有轻度改变,如生理盲点扩大,扇形或不规则缺损等。位于筛板前的深层玻璃疣,由于疣体直接压迫视神经纤维或压迫血管引起前部缺血性视神经改变,视野可出现与生理盲点相联的神经束状暗点。 诊断(一)根据视乳头的改变,可以诊断。 (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必要时再作视野检查。 鉴别(一)假性视乳头水肿:大多双眼远视,视力和视野正常。视乳头显得较小,轻度隆起,边缘不清。视网膜正常,无出血和无渗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无毛细血管扩张,也无渗漏。 (二)视神经乳头炎:一般单眼发生,但另眼可以后发生。视力显著下降,视野中心暗点。荧光素血管造影显示毛细血管扩张,有明显渗漏。 (三)视乳头水肿:大多双眼发生。可有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可正常,但日久可减退。视乳头扩大、隆起,边界模糊。视网膜静脉怒张、纡曲,视网膜水肿、出血和渗出。视网膜可有少许出血。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毛细血管扩张,可有微血管瘤,有渗漏。可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 治疗(一)浅表及为数不多的埋藏视乳头玻璃疣对视力及视野的危害不明显,无需治疗。 (二)深在的较多玻璃疣长期存在,可致视力下降与视野缺损。宜给予支持药物,如维生素B1、C、B12,及适当的血管扩张剂如地巴唑、复方丹参等。 临床路径(一)询问病史:注意有无阵发性视物模糊的病史。 (二)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视乳头。同时也应注意全身情况,如神经系统、皮肤、精神状态等检查,以便与结节性硬化相鉴别。 (三)辅助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视野检查。必要时检查B超、头颅及眶部CT像。 (四)处理:根据视乳头玻璃膜疣的位置,及其对视力和视野影响程度,决定是否给予药物治疗。 预防无有效措施预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