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世界史前史 |
释义 | 内容简介对人类起源的探究由来已久,《世界史前史》就为读者解答了这样的疑问和困惑。 世界史前史权威学者布赖恩·费根以其科学的视角和完善的理论生动地讲述了史前人类活动与发展轨迹。本书结合考古学、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等多门学科,甚至遗传学与心理学,探索人类的起源、流徙,以及农业生产的出现,以至国家的形成,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跨越长达 250万年的时空之旅。 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向读者简洁地介绍了历史、文化、空间和时间的基本概念,并系统概括了人类史前时代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概述解释人类及其他灵长目动物的起源和科学研究方法。其中涉及最富争议的现代人的迁移路径问题。在这一点上,作者赞成“非洲迁徙理论”。第三部分着重讨论了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农业的起源及其与现代世界的关系。最后一部分,针对西亚、非洲、南亚、东南亚和东亚和美洲的古代文明进行了广泛讨论。 作者简介布赖恩·费根(Brian M. Fagan),当今世界顶级的考古学作家之一, 国际公认的世界史前史权威。他是20世纪60年代非洲史领域跨学科研究的先锋。 自1967年开始,成为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人类学教授(后成为荣休教授), 并开始专职于面向大众写作和讲授考古学。 费根教授撰写了多部畅销教材:《古代生活:考古学和史前史导论》(Ancient Lives: AnIntroduction to Archaeology and Prehistory)《简明考古学导论》(Archaeology: A Brief Introduction) 、 《地球上的人们》(People of the Earth:An Introduction to World Prehistory) 等,并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 费根的大众作品包括《尼罗河的劫掠》 (The Rape of the Nile)、《洪水、饥馑与帝王:厄尔尼诺和文明兴衰》(Floods,Famines and Emperors:El Niño and the Fate of Civilizations)、《大暖化》(The Great Warming)等。 他是《牛津考古学指南》(Oxford Companion to Archaeology) 的主编, 出版了多部有关非洲考古的学术专著, 后因其在教育界和考古学界孜孜不倦的努力而获得美国考古学会颁发的首届公共教育奖。 图书信息作 者:布赖恩·费根(Brian Fagan) 译 者:杨 宁等 书 号:978-7-5100-3529-6/C·153 开 本:787×1092毫米 1/16 印 张:26.5 插 页:4 字 数:526千 版 次:2011年11月第1版 印 次:2011年11月第1次印刷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本书特点·精彩图文生动破解历史谜团 费根教授秉承其乐于承担向公众传播人类学和历史学知识的社会责任之旨趣,以其渊博的知识、散文式的笔触、颇富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优美文字,间以穿插于书中的实景图和复原图,引导读者深入认知人类的发展轨迹,阅读本书仿佛亲身经历一次充满冒险刺激的历史风景之旅。 ·全球视角全面概括前沿成果 书中涉及史前时期各个地区的概貌,关注史前社会一系列备受瞩目的议题,尤其提到中国的考古发现为世界文明带来的革新性变化,以开放性思维将考古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发现和成果与原有版本巧妙结合,使史前文明渐趋清晰化。 ·特色专题细致勾勒人类文明 各章的科学、遗址、声音专题辅以撼人的图片,生动描述了文明肇始时的传奇人物、重要事件和辉煌成就,并从多个角度深入探索了在这一漫长时段中遍布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深入讨论了关乎人类文明和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原始风貌鲜活再现生命迹象 本书结束于地理大发现,在未被外力侵扰的诸文明中,我们看到的是费根教授对古老文明自由与纯洁的向往。这些零星散落的遗址,唤醒了我们对古代世界的认知欲望,也给现代人洞悉那些失落的文明一些提示。 内容选读自人类最后一次驻足你身处的这方土地以来,三四千年已经过去了。然而,放眼四周,处处尽是鲜活的生命迹象——放在门口的半碗灰泥浆,熏黑的油灯,壁画上新鲜的指印,遗落在门槛上的告别的花环——让你感觉恍若昨天……如此这些的小细节顿时令时间消弭于无形,你觉得自己竟像个闯入者。 ——埃及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Howard Carter)笔记中的“图坦卡蒙墓”条,1922年11月26日 我们这趟穿越史前史的时空隧道之旅在现代化的门槛前戛然而止。它伴随着大发现时代的开始而终结,这个时代见证了欧洲的探险家们离开家园,航行到从未去过的远方,寻找黄金和香料来侍奉上帝,或仅仅是为了满足心中难以遏制的巨大好奇。 西欧诞生于3000年前。几千年来,西欧始终是远离亚洲的一个偏僻的地理概念,处于近东和地中海地区各个文明和帝国的边缘。25个世纪以前,欧洲变成了一个有着自己的意识和认同的西方半岛,诞生自希腊文明的这种意识在更晚近时欧洲人对德国人(Huns)、土耳其人(Turks)和摩尔人(Moors)的胜利中得以进一步成熟。这是一块深受个人与国家同样重要这一信条驱使的天主教的飞地。个人主义意识和探险意识的增长导致对外部世界的强烈好奇。在广袤无垠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西方那无尽的海平面之外是否还有遥远的土地? 在14世纪二、三十年代,绰号“航海家亨利”(Henry the Navigator)的葡萄牙王子组织了一场向欧洲以南探险的年度航海,并深入到赤道地区。他的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进发,并在1433年绕过西方的大海角①。1488年,巴塞洛缪·迪亚士(Bartolemeu Diaz)绕过了非洲的南端。他与科伊科伊人(Khoe Khoe)进行了接触,这个简单的牧牛民族其实也只是赶着他们的牛群漫无目的的四处游荡。他们在西方人眼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们似乎有着比世界上其他民族更原始的风俗。几个世纪以来,科伊科伊人都被视为半猿半人的,在那条“存在之链”(the Great Chain of Being)上处于最低的一环。在欧洲人于1652年定居好望角仅70年后,科伊科伊人就消失了,入侵的白人农民摧毁了他们的游牧生活方式。 1497年,瓦斯科·达·迦马(Vasco da Gama)追随迪亚士的步伐,沿非洲的东海岸航行到了现在的肯尼亚,然后循着信风(tread wind)到达了印度。借此,欧洲人便发现了直通南亚和东南亚丰富的黄金和香料市场的替代路线。他们沿着古老的海上运输线航行,这些航线将非洲那似乎无穷无尽的黄金、白银和奴隶输出,与对这些货品贪得无厌的市场连接在了一起。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非洲同时遭到了来自欧洲诸国和伊斯兰世界两方面对人力资源和物质财富的剥削。迅速发展起来的国际奴隶贸易使沿海广大地区人口出现锐减。欧洲探险家们直到19世纪才渗透到非洲内陆,那时非洲已经成为巨大而繁复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 就在迪亚士和达·迦马探索非洲海岸的同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也于1492年向西对“印度”进行了探险。他以为自己来到了亚洲的门口,但实际上,他发现的是一个遍布着各种千奇百怪的动植物和美洲印第安人社会的新世界。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墨西哥和秘鲁这样伟大的文明在西班牙征服者面前迅速地土崩瓦解,与此同时,凡欧洲人所到之处,天花等一些外来疾病的蔓延在历经几个世代之后便使美洲土著人口急剧减少。 随着好望角和美洲大陆的发现,掀开了人类史前历史的最后一章,这是一场错综复杂而旷日持久的碰撞和争锋,一方是日益发达精细的西方文明,一方则是遍布世界各地的大量的非西方社会。类似的剧情一再上演。一小撮欧洲探险家来了,就像詹姆斯·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到了塔希提和新西兰,法国航海家马利翁·杜·弗莱(Marion du Fresne)到了塔斯马尼亚岛和澳大利亚。第一次相遇总是带着万花筒般令人目眩神迷而转瞬即逝的好奇,有时这种着迷甚至到了惊人的地步,并经常饱含充满浪漫色彩的刺激和兴奋。有时也会动武,一方掷矛枪,一方开火枪。但有时则是友好的物质交换,用皮毛换取一些廉价的玻璃珠或者其他什么小玩意儿。尽管如此,就双方来说,几乎可以说是完全陌生的。 有时,当地人会认为这些神秘的访客是神,就像赫尔南·科尔蒂斯站在特诺奇蒂特兰城门前阿兹特克统治者蒙特苏马(Moctezuma)所认为的那样。新西兰一位年长的毛利(Maori)酋长曾对19世纪一位官员说,祭司告诉他这些远道而来的白人实际上是眼睛长在后脑勺上的灵魂,这显然与库克船长的划桨人面向船尾有关。但是很快,不管这些陌生人出现在哪儿,事实都证明他们不仅不是神,而且是百分之百的人——富于侵略性,好战,而且贪得无厌。 最初的接触总是短暂的。但是很快,大批的欧洲人涌入进来,从事兽皮贸易,整修补给他们的船只,或者寻找黄金。然后传教士来了,试图为异教徒改宗换教,拯救他们的灵魂。澳大利亚成为囚犯的流放地,其中大多数脱逃后四处虐杀澳大利亚原住民。在许多地方,继第一批探险者之后,殖民者潮水般涌入。他们通常是一无所有而渴望土地的欧洲农民,希望在非洲内陆,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在新西兰或者塔斯马尼亚肥沃的土地上寻求更好的生活。 这些人都是些永久居民,他们带着铁器和火器去寻找新的家园和草木繁盛的土地。他们与当地人争夺良田,他们见人杀人遇鬼杀鬼,有时甚至赶尽杀绝,或经常通过卑劣的手段——土地出售和非法贸易获得大型的农庄。当地人几乎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他们的土地,那些即使没有千年,至少也在许多个世纪里为他们的家族合法拥有的地盘。他们并没有多少选择,只能撤退到偏远的边缘地带,在那里继续保持着先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点点影子,如果他们能侥幸存活下来的话。唯一的选择是让自己接受新入侵者的同化,但即使这样他们也几乎还是生活在边缘,通常被雇佣做农工或家仆。 19世纪晚期的工业革命使得西方文明戏剧性地加速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这次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催化剂,它创造了不仅靠人类的头脑驱动,同时也靠化石燃料推动的工业社会。它激发了对各种原材料的疯狂需求,创造出大轮船和铁路,并引发了史无前例的移民潮,人们从欧洲移民到北美,从亚洲移民到太平洋和北美。近年来大规模的人口变动为大大小小的非西方社会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今天,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还保留着完全未被现代文明染指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在亚马逊盆地深处,在新几内亚高地,还有一些族群尚未与工业文明形成持久的接触。这些社会处于被灭绝的危险当中,就像在工业文明的血盆大口之下,雨林遭到砍伐,环境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一样。但是,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和企图,250万年前发祥于非洲的古代世界已经消失得几近被遗忘,以至于就目前这个程度而言,我们也只能从现代科学研究中对其窥探一二。 出版后记 人类源于何处? 人类真的起源于非洲吗? 古人与黑猩猩等非人灵长目动物到底有着怎样的亲缘关系? 史前人类是如何生活和行为的? …… 费根以其精彩的文字给这次穿越500万年的时空之旅增添了几分趣味性。书中不再是一次次考古发现的孤立呈现,也没有太多的记录可以依循,更多的是缜密的思路、科学的手段,再加上专业的考古学素养与洞察力,依托每一次人类足迹的发现,向现代人不断迈进,不断改写我们对自身的认识。 作者以全球性视角,虽不是面面俱到,但基本涉及史前时期各个地区的概貌,关注史前社会一系列备受关注的议题,尤其提到中国的考古发现为世界文明带来的革新性变化。他坦言,将在未来再版时,增加更多的中国认识与发现,并进一步预言,21世纪最精彩的考古发现必将出现于亚洲。同时,作者也认识到现有对人类的认识仅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更多的考古发现、更科学手段的出现有可能使我们的既有认识发生颠覆性变化。这种开放性思维尤其难能可贵,费根教授也在践行着他的这一主旨。 我们将要看到的是一块块未被外界人力侵扰的飞地。在这片土地上,自我发展的需求决定一切。早期的人类,甚至包括一些还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类——人族,为生存而与大自然斗争。面对一定的风险——周期性的干旱、漫长的冬季、不可预测的洪水等,人们要么迁徙,要么发展出一套新的贮藏和保存食物的技巧。而这又催生了一连串的社会效应。接下来人口增加了,为解决食物短缺,原有的狩猎采集方式不再能满足需要,人类开始驯化动植物。而这又带来了生产工具的改进,同时面对自然,人类也有了新的态度。……最终人类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人类社会也越来越复杂了。当然,这里并不是没有权力的争夺、土地的争夺,但是这种争夺是发生在相对内部的地区的。 作者最终以地理大发现结束了这次旅行,想来也是极具深意的。这样的安排与作者所受的教育背景密切相关。费根教授早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深受剑桥传统的影响,面对越来越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社会,他们更向往古老文明的自由与纯洁。所以在现代化大门前,费根教授止步了。因为在他看来,这之后的世界是欲望决定一切的。曾经的主人被边缘化,西方现代文明染指之处无不发生着灾难性的变化,再也没有一块不受其影响的土地,古代世界渐行渐远,甚至不留痕迹,对他们的认识,也只有这零星散落着的一处处发现能够给现代人一些提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