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史微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第1版 (2010年7月1日)丛书名: 世纪文库 平装: 187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9787545802177 内容简介《史微》内容包括:史微要旨表诠、序、题辞、凡例、重定内篇目录叙、史微卷第一、原史、史学附史官沿革考、百家、原艺附郑学辨、史微卷第二、原道、原墨、原杂、原法、原名、史微卷第三、原从横、原儒、原兵、子余附诸子文说、宾孔、史微卷第四…… 目录点校本序/王钟翰1 史微要旨表诠/严寿激1 序 孙德谦/1 题辞/1 凡例/1 重定内篇目录叙 张东荪/1 史微卷第一/1 原史/1 史学附史官沿革考/4 百家/8 原艺附郑学辨/10 史微卷第二/18 原道/18 原墨/22 原杂/27 原法/30 原名/33 史微卷第三/38 原从横/38 原儒/41 原兵/45 子余附诸子文说/49 宾孔/55 史微卷第四/61 徵孔/61 经辨/66 案易/78 史微卷第五/86 案春秋/86 案礼/89 案诗书/93 原纬/97 原小学/100 经翼附今古文答问/103 史微卷第六/113 博观/113 祖道/115 宗旨/119 宗经/123 口说/127 流别/131 史微卷第七/137 抵异/137 争讼141 易论/147 春秋论/151 礼论/153 史微卷第八/159 古经论/159 明师/169 明教/172 通经/178 附录/185 张君孟劬别传邓之诚/185 序言遁堪写定史微三禩矣,以锲本视畲,且谓子知我者,有稽商之益,序莫子宜,余不敢辞,序之曰:颛哉遁堪之竺于学也。尝耳谶家言,嬴政灭术,黑不代母,书籍散,孔不绝。此盖呓语,然九流道,秦堙其源,经壁出,桀者以诗礼抇冢,数百年学者瞡瞡然瞀瞀然相随于途中,又况培胥靡,胜下狱,仲舒官不至丞相、御史,其俦无显者,辟儒哗世,独一公孙弘乃富且贵,汉之经学,抑何如五斗米于汉魏,佛于六朝隋唐之间。宋贤起,糅于儒而冶之,阴盗阳距之不暇,世揪然曰:经亡矣。吾陬夫经之亡,其殆汉始哉。挽近学人得李斯篆、汗简奇字,哆口不能读,怀铅握椠,稍稍爬疏,许祭酒而止耳,郑司农而止耳,研经画东京,上及麟史,薛然魁于众矣,尚不敢肩邵公,矧严颜?百氏之籍,依断文误正其写官,与邮者较优绌,揭橥谓之学,可乎?不可也。君为之躏藩它,胡恳恳勤勤乃若是。虽然,君少溺苦于学,书盖无弗窥,今不自揆,成此篇,震东启明,意非无待者。一昔沧海扬尘,焚坑残烬,挟巨壑舟,席卷而去,空山朽屋,索为秦伏生女传言授经不可得,狡童之歌,明夷诏之矣。尧幽囚,舜野死,吾不知诵黄虞者何世,谶真不足信哉?扬子演玄,张衡撢之,以为汉四百,与玄符。君书走寰内,知其故者,当俟后之人,余独摅所蕴愤,于是乎书。岁在玄默困敦,东山老民德谦氏撰。 文摘史学自东周失官,流为道家,吾于道家未分之前,求史之旧学,其惟六艺乎?盖六艺者,先王经世之书也。经世之书皆掌诸柱下,皆太史之所录,非如后世仅以编年、纪传为史而已。章实斋有言:“三代以下,撰述有定名而记注无成法;三代以上,记注有成法而撰述无定名。”睢其无定名,故天人之故、政教之原,体国经野之规、宰世御民之略,皆得以史目之;惟其有成法,故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不相合而相为用。故日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试以六艺征之,周易为伏牺至文王之史,尚书为尧舜至秦穆之史,诗为汤武至陈灵之史,春秋为东周至鲁哀之史,礼乐为统贯二帝三王之史。太史公自序目:“伏牺至纯厚,造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则六艺相续为史,可以心知其意矣。盖古无断代为史之例,易虽终文王而尚书无嫌始尧舜,书虽终秦穆而诗无嫌始汤武,诗虽终陈灵而春秋无嫌始隐公,此亦犹太史公书本继春秋而托始黄帝以来,班固书本续太史而断自汉高以降也。是故六艺者,上古之通史也,岂可以后世史法绳之哉?虽然,犹有大者,则以六艺与道家相出入也。汉志日“道家者流出于史官,历纪古今成败祸福存亡之道”,是史家无不兼道家宗旨矣。道家日:“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淮南道应训历引前言往行,诠释老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