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实用药物学基础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丁丰 主编出 版 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版 次:1

页 数:354

字 数:525000

印刷时间:2009-1-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117108966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在编写本教材时,编者认真贯彻落实上述指导思想和精神并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力求把握“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突出知识的应用,淡化学科意识,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构建教材体系,组建教材内容。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及教材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在教材中设立了“学习目标”、“课堂互动”、“实例解析”、“知识链接”、“知识拓展”、“学习小结”、“目标检测”等模块,希望对教学有所裨益。同时,为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在部分章末安排了实验或实训教学的内容,供各校在教学中选用。书末附有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最后审定的针对各专业的教学大纲,可供各校教学参考。各专业可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专业学习的需要选取教学内容。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药物基本知识

一、药物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二、药物的命名

三、药物的质量和质量标准

四、国家基本药物和基本药物政策

五、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第三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二、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三、药物的作用机制

四、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

第四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三、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第五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实验1 不同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2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一、巴比妥类

二、苯二氮革类

三、其他镇静催眠药

第二节 抗行为异常药

一、抗癫痫药

二、抗震颤麻痹药

第三节 抗精神病药、抗焦虑及抗抑郁药

一、抗精神病药

二、抗焦虑及抗抑郁药

第四节 镇痛药

一、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二、人工合成镇痛药

第五节 中枢兴奋药

第三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分类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与受体

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方式与分类

第二节 拟胆碱药

一、作用于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

二、抗胆碱酯酶药

第三节 抗胆碱药

一、M受体阻断药

二、N受体阻断药

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

第五节 抗肾上腺素药

一、仅受体阻断药

二、p受体阻断药

第六节 局部麻醉药

一、芳酸酯类

二、酰胺类

实验3 有机磷农药中毒及解救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

一、利尿药

二、抑制交感神经系统药

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四、钙通道阻滞药

五、血管扩张药

第二节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一、正性肌力药

二、其他药物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

一、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第五章 内脏系统药物

第六章 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物

第七章 抗生素

第八章 化学合成抗感染药物

第九章 抗肿瘤药物

第十章 甾体激素药物

第十一章 维生素

第十二章 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及配伍变化

参考文献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实用药物学基础教学大纲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总论

第三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如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上的a、B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是药物的作用,由此引起皮肤黏膜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及骨骼肌血管扩张是其药理效应。严格地讲,两者有区别,前者是动因,后者是结果,但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常通用。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种类繁多,作用各异,但基本作用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影响机体组织器官固有的生理、生化功能而产生作用。表现可多种多样,但可归纳为两方面:使原有功能增强称为兴奋作用,如肾上腺素升血压、呋塞米增多尿量等;使原有功能减弱称为抑制作用,如胰岛素降血糖、阿司匹林退热、苯巴比妥催眠等。兴奋和抑制是药物的基本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二)药物的作用方式及类型

1.作用方式

(1)直接作用:药物对其所接触的组织器官、细胞直接产生的作用。如硝酸甘油通过扩张血管平滑肌产生抗心绞痛作用;口服抗酸药中和胃酸的作用等。

(2)间接作用:是由药物的某一作用引发的其他作用,常可通过神经反射或体液调节引起。如硝酸甘油由于扩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可通过机体血压反射机制使心率加快。

2.作用类型

(1)局部作用:药物未吸收入血,在其应用部位发生作用,如消毒防腐药、抗酸药等。

(2)吸收作用:也称全身作用,药物吸收人血后,分布到机体各个部位而发挥作用,如阿托品解除平滑肌痉挛,缓解胃肠绞痛;对乙酰氨基酚退热等。

(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多数药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机体不同组织器官所发生的作用性质、强度不同,这种作用的差异性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决定了药物引起机体产生效应的范围。如治疗量强心苷选择性兴奋心脏,而对骨骼肌无影响;阿托品通过阻断M受体,对眼、腺体、内脏平滑肌、心脏等产生作用。选择性高的药物,针对性强,副作用少;选择性低的药物,针对性不强,作用范围广,应用时副作用多。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药物分类的基础,也是临床选药的依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4: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