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时坡村 |
释义 | 简介时坡地处平和县西部,毗邻闽南第一高山——大芹山下,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山高雾多,是琯溪蜜柚、白芽奇兰产地之一。这里年平均气温21.3℃,无霜期300天以上,年降雨量1900毫米,属南亚热带气候,土壤肥沃,有机含量高。全村逐渐淘汰种植水稻转而种植蜜柚、茶叶、柑橘等。自种植果树和茶叶以来全村经济有明显改善。 概况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崎岭乡时坡村,位于崎岭乡东南部山区,东临霞寨镇,西接顶寨村,南依溪头村,北临彭溪村,距离省道公路6公里。下辖尖山坑、树林脚、松柏脚、庵仔前、碗其、后科、角仔内、丁心坪、王厝、圳尾、半山、草仔坪等小组。全村人口五百左右。村民以石氏为主,还有龚、杨、林等姓。 由下石村(旧名黄竹坑、丰村)石氏来时坡村开基祖。 历史沿革时坡石氏由下石村(旧名黄竹坑、丰村)石氏来时坡村开基祖 其昭穆序(字辈): 魁应一廷,尔元文士,长茂永安, 耕读为本,诗礼传家,恭行君子, 正心修德,学道爱仁,忠信笃敬, 贻谋绳武,显祖荣宗,冠冕百世, 天禄万钟,锡禧衍庆,迪吉兴隆。 其他姓氏。。。。(待补充) 文化教育时坡地处偏僻山村,民风淳朴,也是贫困自然村,是希望工程援助对象。在香港南九龙狮子会大力支持下于1996年建成了时坡村希望小学。 学校名称:平和县时坡村希望小学申请时间:1996 所在地区:漳州市闽侯 学校地址:平和县崎岭乡时坡 时坡村与闽南大多数民俗一样,信仰佛教和道教。每年农历正月初五,是一年一度天湖堂保生大帝出巡节日。人们用大轿抬着保生大帝,到十二牌各社(村)轮流巡视,持续7日。每到一社,锣鼓喧天,彩旗飘扬,鸣炮响铳,热烈欢迎。 巡视到时坡村是正月初八左右,家家户户备下祭品奉敬,以感谢保生大帝功德,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国泰民安。是夜搭台演戏,神人同娱。到正月十二日,各社善信士女,身着节日盛装,组成龙狮队、彩车、锣鼓队伍浩浩荡荡欢送保生大帝回殿。虽然很多老一辈很看重拜神祈福,但大多数年轻人只是当它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一种信仰,是华人的优良传统!而不是迷信,早在3000年前,我们的先人就有“敬天地,礼神明,拜祖先”的思想和祭祀活动。而这一思想和活动代代相承,又经过道教的继承和发展,变得越来越郑重,成为华人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到我们的价值观。也形成了华人世界特有的文化现象: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神庙。凡是有神庙的地方,就有华人祭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