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屯乡 |
释义 | 地理环境石屯乡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西部,距县城10公里。东邻熊山镇,东南与星溪乡接壤,西接东平镇,北与松溪县毗邻,南同建瓯县交界,总面积143.6平方公里。地处七星溪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河流成树枝状分布,主要河流七星溪自东向西与松溪汇合于西南部的西津后,注入建溪。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7.2℃,年平均气温18.5℃,属双季稻区;夏季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84.7毫米。境内矿产有龟山的大理石、王母山的硫磺、高山铜岗的铜、桐坑和潘坑头及灰窖头的石灰石、黄山的蛇纹石等。 乡镇概况行政、人口成分1988年全乡辖9个行政村、79个村民小组,3459户17136人,其中农业人口16586人。全乡畲族236人,其他均为汉族。 经济略览境内土地肥沃,是政和县的主要产粮区。全乡耕地面积20058亩,其中水田19617亩。经济总收入1800万元,人均纯收入562元。工农业总产值110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87万元,工业产值217万元。乡村企业有木器厂、车木厂、活性炭厂等87家。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大豆等,总产量13631.8吨,其中稻谷产量13520.7吨。经济作物以茉莉花、茶叶为主,还有甘蔗、芝麻、花生等。茉莉花种植面积1925亩,产量634吨;茶园面积8150亩,产量288吨。水果主要有柑桔、梨、李子等,种植面积4069亩,产量207吨。农业机械总动力4146.4千瓦;防洪堤18公里;水库4座,总容量52.6万立方米;中小型水电站2个,总装机2680千瓦,其中西津电站装机2000千瓦。 交通及文化教育(建)瓯政(和)公路横贯境内,交通发达,全乡村村通公路,在未通车前,西津码头为全县的主要进出口岸。乡内有中学1所,小学35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3843人;有乡文化站、影剧院等娱乐场所;有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12个。 境内风景秀丽。有落差150米的白水沧瀑布以及泼水涧、回坑洞等。古迹有扼守松溪、七星溪两河的西津门、西津码头、清朝期间停泊俄罗斯运茶船队的沈屯湾及沈屯茶行和黄巢起义军诱歼御史李彦坚的东际营等。 石屯乡行政村石屯村原名邵屯,相传为明朝期间邵姓所建,取名邵屯,后因“邵”与“石”在当地方言同音,渐改为石屯。该村历史悠久,村内有宋代建筑的庭院,有清道光五年(1825)建成的集义书院。民国时期,基本保持清末原样,变化不大。民国末期,全村有住宅180余幢,住230余户1210多人。村中有祠堂4座、庙宇5座、水碓4处,沿街设有杂果、百货、药材、饮食等店铺30余家。新中国建立初期,石屯村基本建设极少,仅少数农民建造土木结构的平房数幢。乡政府机关和部门均借用祠堂或租用民房办公。1958年瓯政公路建成通车,沿村旁而过,村庄建设有所发展。1965年开筑幸福渠道,解决村民饮水及农业灌溉。1970年后,因村庄地处田洋中间,水位低,河床高,易受洪水灾害,实施“移旧村建新村”规划,选上合仔村北面的低矮荒山为新村地址。此后,逐步按规划移村。到1988年新村建设用地14.9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37万平方米,全村有公用建筑24幢,农民住宅303幢,其中混合结构42幢,四层住宅营业两用楼3幢,有住户410余户2060多人。村镇形成东、西、南、北各12米宽的4条大街,主街全长900米,两旁植树。现为乡人民政府所驻地。行政村下辖石屯、屯尾等4个自然村,共有人口2274人,耕地面积2470亩,粮食总产量1872.3吨;茉莉花面积261亩,产量74吨;茶园900亩;经济总收入222.09万元,人均纯收入568.73元。 工农村原名倪屯村,“文化大革命”时改名至今。民国时期,村里有住宅80余栋;住120户390余人。在七十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建房造屋大幅度增加,仅下山一带新建住宅76栋,其中砖木结构15栋。1975年,在公路边新建砖木结构校舍2座,建筑面积984平方米。到1988年有住宅168栋,住212户1029人,现为工农行政村驻地。行政村下辖坤口等3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297亩,粮食总产量1578吨;茉莉花面积324亩,产量80吨;茶园1195亩。经济总收入173万元,人均纯收入560.93元。 长城村瓯政公路穿村而过,地势平坦。民国初期,有住宅100余栋,民国20年遭兵匪王岐山部烧杀后,仅余十余栋,几十户人。在土改时期,有住宅70余栋,住200户700余人。到1988年全村有住宅216栋,其中两层以上砖木水泥结构住宅58栋,住313户1406人。现为长城行政村驻地,行政村下辖长城、堀仔、下坑3个自然村,共有人口1881人,耕地面积2147亩,粮食总产量1530吨;茉莉花面积289亩,产量132吨;茶园800亩。经济总收入188.19万元,人均纯收入570.82元。 西津村处于松溪与七星溪的汇合处,是建(瓯)、松(溪)、政(和)三县之门户,为瓯政公路开通以前重要的运输码头,全县茶叶、笋干、竹木等土特产品的集散地。村内商店林立,河道舟楫密布。西津村受两山(节山、笔架山)两水(松溪、七星溪)环抱,地势较低,海拔159米。民国时期,有住宅35栋,住70户200余人。在1952年洪灾后,村庄渐向高处迁移,盖新房24栋;1980年起在后山公路边扩建住宅53栋,其中砖木结构住宅7栋。到1988年全村有住宅83栋,住97户514人。现为西津行政村驻地;行政村下辖西津、沈屯村等5个自然村,共有人口1296人,耕地面积1084亩,粮食总产量679.8吨;茉莉花面积222亩,产量40吨;茶园426亩。经济总收入116.2万元,人均纯收入553.55元。 洋后村因村庄建在大洋田后,故称洋后。民国时期,全村有土木结构低矮住宅30余栋,住50余户200多人,至今仍保留有5栋高不足6米,陈旧不堪的明朝房屋。1988年全村有住宅63栋,住129户620人。现为洋后行政村驻地;行政村下辖洋后、翻身垄等5个自然村,共有人口1545人,耕地面积2157亩,粮食总产量1443吨;茶园面积980亩。经济总收入152.36万元,人均纯收入570.03元。 王山口村民国时期有住宅60栋,住80户380多人,吴、邵、苏等姓居多。新中国建立后,新建民房渐增,到1988年,全村有住宅95栋,住108户531人。现为王山口行政村驻地;行政村下辖王山口、外坂等4个自然村,共有人口1735人,耕地面积2024亩,粮食总产量1501吨;茉莉花面积237亩,产量98吨。经济总收入154.96万元,人均纯收入565.53元。 石门村境内有金华隘口,是古代设兵把守的重关。民国10年,石门村有住宅210余栋,住360户1400多人;民国28年遭火灾烧毁民房数十栋,时值鼠疫盛行,人口锐减。到民国末期,全村有住宅130栋,住290余户800多人。1988年全村有住宅181栋,其中砖木结构住宅11栋,住312户1608人;街道巷里全部铺设水泥路,村内有国营石门伐木场、供销站、电影院、学校等。现为石门行政村驻地,行政村下辖石门、下楼等4个自然村,共有人口1954人,耕地面积2728亩,粮食总产量1718吨;茉莉花面积147亩,产量59吨。经济总收入174.69万元,人均纯收入561.82元。 际下村建于白水沧瀑布下方,是石屯乡最偏远的村庄,境内群山交错,山高林密。民国时期,有住宅9栋,住22户118人。新中国建立后,新建住宅大增,到1988年全村有住宅66栋,住112户541人。现为际下行政村驻地,行政村下辖际下、东际等6个自然村,共有人口1215人,耕地面积1805亩,粮食总产量1002吨;茶园778亩,产量30吨。经济总收入121.24万元,人均纯收入535元。 松源村又称松林仔、松南仔。民国时期,有住宅30余栋,住60余户250人。新中国建立后,特别在瓯政公路通车后,住宅建设大发展,到1988年全村有住宅121栋,住153户751人。村内有国营松源林业采育场、机砖厂、道班站等。现为松源行政村驻地,行政村下辖松源、桐岭等8个自然村,共有人口2697人,耕地面积3071亩,粮食总产量2200吨;茉莉花面积294亩,产量85吨;茶园800亩。经济总收入245.34万元,人均纯收入569.48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