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才俊 |
释义 | 石才俊 1942年9月生,四川省合江县人。中共党员。父亲石仲诚,贵州泥潭县人,12岁时在“黔军”当勤务兵,后来“黔军”在湖南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任9军2师沈久成旅长的卫士(2师师长杨其昌、1师师长贺龙,贺、杨为结拜兄弟)。北伐军攻克宜昌后杨其昌2师改为第11军26师,贺龙师改为独立15师。沈久成改任76团团长(77团团长为“黄埔三杰”之一的蒋先云,另“两杰”为陈赓、贺衷寒),石仲诚担任沈的卫士和上士传令班长。在击败了吴佩孚后又参加了打张作霖、孙传芳、张东昌的两次北阀的多次战役(其中,尤以临颖战役最为悲壮,蒋先云壮烈牺牲,沈久成负重伤)以及抗日战争的台儿庄战役,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又转战在长江南北金牛、蒲圻、桃林、宜昌、沙市一带对日作战,后为贵州贵兴师管区第八补训处教官,训练新兵,并亲赴广西送兵增援抗日战事。直到1940年春上离开部队到四川合江县定居经商。1959年反右倾,因议论粮食不够吃,被打成反革命,1982年平反,1987年加入成为成都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1992年去世,享年84岁。早年,由于父母亲失去工作,家庭人口众多,石才俊从小就参加生产劳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了身体和意志,这为他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坚实的基础。1960年石才俊考入成都计划统计学校,学习期间,勤奋好学,热爱生产劳动,乐于助人,尊老爱幼,被评为学习雷锋的标兵,在班上率先加入共青团。1963年毕业分配去大巴山区的巫溪县计委工作,与贫困山区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艰苦朴实,钻研进取,全心全意为山区人民服务,被评为巫溪县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建设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事迹曾登载在四川省计委内部刊物《情况反映》上。1966年调入万县地区计委工作,于1969年抽调到万县民兵师参加襄渝铁路西段会战,在此期间又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并出席会战指挥部在万源召开的表彰大会。1982年万县地区遭遇特大洪灾,由计委抽调到地区行署救灾办任副主任,很长时间都住宿在救灾办的办公室。他为了给地委、行署领导决策提供真实的灾情,带队深入云阳、忠县、奉节、巫溪等地泥石流、滑坡重灾区,冒险勘察灾情,夜以继日地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他所担当的抗洪救灾任务。1983年从四川大学经济系进修班毕业后,任地区计委经济研究室及万县地区信息中心主任,积极参与并担任负责人,创办了《三峡信息》报(现为重庆市《三峡都市报》)。1985年抽调到“三峡省筹备组”积极参加了计经委的筹备,并在后期临时负责办公室工作。1986年毕业于北京经济函授大学(新闻专业),在此学习期间,担任总篡,编写了《万县地区国土资源》一书。1986年底,受万县地区行署委派,单枪匹马赴成都组建万县地区驻蓉办事处,任该处主任。十多年来,“蓉办”广泛开展了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交往活动,起到了“桥梁”和“窗口”的作用。同时还壮大和发展了万县地区办事处。1992年他根据地委、行署的有关会议纪要精神,四处奔波贷款借款修建了7000平方米的三峡大厦。万县地区驻成都办事处,由于工作开展好,并具特色,多次被成都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评为先进单位,其业绩先后在《四川日报》、《万县日报》登载,并入选新华社四川分社编辑的《四川英模录》。1992年,利用业余时间搞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发明,经国家专利部门公报,其“自来水磁化换能器”这项专利,还选入了《中外最新专利技术项目精选》。该技术向人们提示了:自来水应用于人类生活、生产领域以来,产生了自来水压力,即自来水能。该技术在1992年向人们提示了:人们在使用自来水时,自来水能白白地释放掉了。自来水磁化换能器,使得人们在使用自来水时,既得到有益的磁化水又得到电能,又利用了自来水能。自来水磁化换能器是机、电一体化的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可以根据生产、生活用水管道的直径制造成不同规格的产品,它所产生的电能可直接用于家用燃气灶具点火,也可积蓄起来使用。2003年10月16日,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后,爱好更加广泛,研究学习自然科学,研究制作珠宝首饰、奇石、根雕和古琴,又搞了可以实施人工降雨、消防灭火、反恐、架线等用途广泛的“压缩空气动力火箭装置”、“多功能瓶装置”、“低转速势能发电装置”和“压力发电器”等实用新型专利(都获得了专利证书),他老有所乐。2006年揩妻同行,沿着父亲两次参加北伐和抗日路线,历时两个月,行程8000多公里,沿途学习、收集文字、图片资料,写作了“北伐抗日雄风犹在,思念先辈情结无尽”的文章(被合江县政协文史资料收录,被《四川黄埔》连载)以及举证说明“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国民革命军攻克宜昌后‘眼红’贺龙缴获颇多想,‘吃掉’贺部的人不是杨其昌”的文章,还历史的本来面目:2007年、2008年,经多次试验又先后申报了“压力发电鞋”(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和“永磁体自感磁悬浮发电装置”、“永磁体自感磁感浮磁力迫及炮击发电器”三项发明专利(己分别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公报》中公开,并进入实质审查程序);2008年7月,参照王世襄先生旧藏古琴“大圣遗音”,精心仿真,制作了长30公分的迷你小古琴和一支洞箫,取名“琴萧和鸣”,送去参赛,获成都市政府、邛崃市政府主办的“国际南丝路文化旅游节暨“七夕”情人节·文君文化旅游节“爱情信物、祈福平安物”设计大赛”二等奖。2009年1月5日,CCTV综合频道科技博览栏目以“点子老人”发明记为题对石才俊搞专利发明作了报道(可在网上查看视频)。他矢志不断学习,“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继承和发扬先辈“亲爱精诚,和“黄埔精神”。他自题座右铭:老有所乐、乐己、乐人、乐社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