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死学十四讲 |
释义 | 内容简介《生死学十四讲》是台湾生死学课程开创者余德慧教授的著作。余德慧教授探讨生死学领域二十年,开创了华人世界第一门“生死学”课程。本书是作者在多年对重症病人的临终陪护经验中,关于生死学的心悟。书中强调,我们不能用常理来判断重症病危的人们,必须跳出常理来理解生与死的本质。并借此深入分析到,我们在正常的生活状况下如何看待生命,如何找回灵性的力量。 作者简介余德慧,台湾屏东人,1951年生,台湾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心理研究所副教授,张老师文化公司总顾问,现任东华大学族群与文化关系研究所教授、谘商与辅导心理学系主任,教学内容包括:文化心理学、宗教人类学、文化咨询等。 余德慧早年从事临床心理学,担任心理学教授十余年,之后因觉得人的世界跟文化、经济、生活等息息相关,在加州伯克莱大学开始埋首于心理与医疗人类学,同时也浸淫于诠释现象心理学、宗教与临终照顾等研究领域。 近几年来,余德慧在慈济医院心莲病房担任义工,大量接触临终病人,并在慈济大学重新开设“生死学”课程。 著作有《诠释现象心理学》、《中国人的宽心之道》、《中国人的自我蜕变》、《中国人的生命转化——契机与开悟》、《孤独其实是坏事》、《男儿心事不轻弹》、《回首生机》、《感应之情》、《生命梦屋》、《情话色语》、《观山观云观生死》、《生命史学》与《生死无尽》等。 张德芬序不知死,焉知生 心灵工坊来信要求我为余德慧老师在内地出版的著作《生死学十四讲》写推荐序,我考虑再三,推辞没有礼貌,但是要为我心目中重量级的灵性大师写推荐序,真是有些压力。 余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是和《当下的力量》、《新世界》的作者艾克哈特·托勒一样层级的灵性作家,但是说实话,我一直没有细读过老师的著作,为本书写序给了我第一次细读老师作品的机会。 余老师的学问深厚,兼具理论和临床,在我眼中,老师的著作应该是学术性大于实践性。但是细读完本书之后,惊喜地发现,老师的理论架构叠然有序,清楚明晰,但绝不失其实用性与生活性。铿锵有力的字句间,隐然流露老师悲天悯人的胸怀和情感,不时加上一些适合华人国情的小故事和老师自己的亲身体会,感觉这本书的距离和我们好贴近。 虽然老师把“生死”的问题变成了一套学问,叫做生死学,并且在大学开班授课,但是他的研究心得却是结合了学术与实证的经验而来的。老师多年在医院担任照顾临终病人的志工,亲身体验了自己研究的主题:生与死。 孔老夫子说过:不知生,焉知死。但是读完了老师的著作,我的感觉却是:不知死,焉知生。了解死亡、期待死亡、拥抱死亡,不但能够让我们活得更好,也让我们扩大自己的视角,对人生有一番不一样的领悟。 书中老师也说:生死学的双重目的,就是让我们了解自身活着的方式,以及让我们了解另一种活着的方式,进而理解使生命活得更大的观念,就是让死亡变成一种存在。老师很多的说法和概念其实和《当下的力量》的基本理论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老师的语意更加的清晰明了(毕竟是以中文写作的原创作品),而且加上我们东方哲学思想的很多元素,让人更觉得亲切。 存在,Being,也可以说是一种默存(默然存在)的存有,是不属于我们这个眼睛可以看得到的世界的。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受到心智自我(小我、ego)的控制,汲汲营营地向外去创造属于这个尘世的东西,但是在生死学的教导下,每个人都可以更加地承认一个事实:“当死亡来临,会将一切不是属于真正的你的事物席卷而空”(参考拙作《遇见未知的自己》)。 很喜欢老师书中的比喻:我们普通人的状态很像是在一个花盆之中,是一种无家可归的飘荡。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这种状态,才会心甘情愿地往大地的存有状态开放。这也很像我们平常说的,我们都是大海中的浪花,要知道自己是属于大海的,最终也要回归大海。在花盆的状态时要有觉知,知道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旅程,最终我们要落叶归根回到大地(我们的天家)。 这种觉知不是很容易得到的,有时也叫做“决断”或是“出离”。书中指出了死亡或是重病等重大的失落,会帮助我们加强这种决断心,不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心智自我向外创造的事物上。进而发现自己人生当中的优先级,何者重要,何者为次。 我也很喜欢老师指出的“游戏三昧”的规则。当我们面临生命的破裂时,灵魂其实才有了出口。我们一方面保持在世,用认真的态度去处理世间事,但又不在世,带着决断(出离)的心情去接受事物自然衍生的结果,对生命的观照保持这两种态度。这样就可以让我们以不当真的心情因应人世,行住坐卧之间,不脱离游戏的心情和本色,那就是:专心一意的“认真的不认真”。老师还举了好些个游戏三昧法的例子,大家可以好好去体会一下。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兼具知性、灵性与实用性的好书,祝福大家能够在欣赏佳作掩卷之余,都能体会到老师说的“谛念”,那就是:“过去繁花绿叶,万般想法纷飞,突然这些东西都破掉了,不愿意再去想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投身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自然而然会升起“游戏三昧”之心,笑看人世百态,享受日出月落。 自序从2000年伊始,我接受慈济大学通识中心的聘函,教医学院三年级的“生死学”。自从1992年杨国枢教授邀我与他一起在台大开设“生死学”后,就一直没有再开过,主要的原因是,在我的心底盘算,生死学毕竟是乌鸦嘴的学问,人人喊重要,可是有口无心,最好不要去碰这种既无功亦无德的学问。可是很奇怪,许多生死学相关的书籍并不乏读者。我曾经问过许多人,才知道他们毫无犹豫地买《西藏生死书》,却一直停留在第一篇。 解释这种现象很简单。每人都知道自己必死,但都无限期延长自己的死期,因为死亡来临时我已经死亡,死亡未来临时,我尚活着,何必徒增困扰。我相信在这理念之下,死亡的威胁才会如黑暗里未曾现身的影子,不知何时袭来。 本来我把生死学当做“彻念之学”,也就是引导人从终极的立足点,重新审观自己在世的理所当然,但是后来我放弃这念头,毕竟人不是天生就具有超越性征,甚至多数人根本连“超越”都不知道,即所谓以世间为天蓬的窄幅意识(narrow-awake consciousness),一直到自己的亲人或自身面临死亡,才发现更广袤的意识系谱。我在缓和照顾病房当志工,与我的学生接触病人及其家属,看到有人的新意识开启,也看到有人惶惑地挣扎于自己禁锢的窄幅意识。我从心存有意识者(无论病人或家属)那里,学习他们开启的过程,也从禁锢者那里,学习心存有意识无法开启的过程。综合这两个过程,我才将生死学界定为“通往彻念的摆渡”,也就是说,我们要有个过程,将自己从禁锢的心智自我逐渐放开,朝向以宽广的醒觉意识为基础的活着。 确定这点之后,我无意中获得凯瑟琳·辛格(Kathleen Dowling Singh)在2000年刚出版的一本书,我暂将其译为《在恩宠中逝去》(The Grace in Dying: A Message of Hope, Comfort, and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①,作者是个临终关怀的心理师,非常具有深思,她缓慢地教导人们接近临终者,并阐明临终过程的完美返归,以解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我深受此书的启发,决意以我熟悉的海德格尔著作《存在与时间》为经纬,从生死学的角度重解海德格尔的心意,没想到居然是相通的,我才完全明白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的修行生活。这些带有学院味道的哲人,可以说很符合学院里教授生死学的典范,而又能够把修行的必要性引介进来,不必诉诸于传统的宗教修行。 宗旨既定,我就开始重开“生死学”课程。我的学生石佳仪、陈冠秀每堂都到课堂录音誊稿。佳仪不但誊稿,也花了很多工夫修改增删,引导我去增减一些内容,等于是我的共同作者。 目 录Part I 生死学的鸟瞰 001 第一讲 生死学将引领我们走向何方? 003 第二讲 看见存在的遮蔽 020 Part II 生死学的进路 037 第三讲 抵达无蔽的领会之前 039 第四讲 生寄死归 059 Part III 了解临终过程 079 第五讲 进入愿有决断 081 第六讲 关键的重病现象 098 第七讲 重病之后的生命时光 112 第八讲 “脱离世间”的本质 131 第九讲 病沉期咫尺的亲近 144 第十讲 背离世间,灵性呈显 155 第十一讲 拟像与观,临终最后的存在意识 163 Part IV 底线地活着 177 第十二讲 濒临之心的修行路 179 第十三讲 清净无住,游戏任自然 190 第十四讲 终极的归返原初 202 附录一 余德慧近年研究与著作(1998-2002) 212 附录二 延伸阅读 21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