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程林
释义
1 清代文人

程林,字云来,别号静观居士,生卒年不详,清代新安(今安徽歙县)槐塘人。是程衍道、敬通的族孙。

程林有巧思绝艺,善画,精刻篆,工文章。流寓西泠(杭州),钻研医学近30年,闭门著书,撰有《伤寒论集注》(见《金匮要略直解》凡例)、《金匮要略直解》三卷、《本草笺要》、《一屋微言》、《医暇厄言》二卷、《即得方》及《圣济总录纂要》二十六卷(《四库全书》著录)。

2 工学博士

程林,男,1962年生,山东淄博人,工学博士。1983年起在山东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历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1992年任山东工业大学讲师、1993年任副教授、1995年任教授。现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任山东省青联第九届、第十届副主席、山东能源学会理事长,曾任山东省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常委。主要从事强化传热与节能技术研究,提出了流体诱导振动强化传热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论文70余篇。

科技奖励

(1)浮动盘管系列换热设备的开发与研究,1994,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流体诱发振动浮动盘管换热器,1995,国家发明四等奖,第一完成人

(3)复合流程自由漩流强化传热汽水热交换器,1995,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4)过热蒸汽型城市热网换热设备的开发与研究,1997,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5)流体自循环蓄热式汽水与水水热交换器,1998,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6)新型换热设备的开发与研究,2000,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7)流体诱导振动复合强化传热研究与弹性管束系列换热设备开发,2001,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完成人

(8)流体诱导振动强化传热技术与弹性管束系列换热设备,200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9)热力集成机组,2002,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10)基于场协同理论的强化传热技术及其应用,2003,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11)基于场协同理论的强化传热技术及其应用,2004,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12)换热器动态仿真及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研制,2005,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六完成人

出版著作

(1)换热器运行导论,科学出版社,1995,第一作者

(2)传热原理与分析,科学出版社,1997,第二作者

(3)换热器内流体诱导振动,科学出版社,2001,唯一作者

(4)弹性管束换热器原理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1,唯一作者

(5)场协同原理与强化传热新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共同作者

(6)能量之源,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主编

发表论文

01) Y.H.Cheng,Y.Zou,L.Cheng,W.Liu,Effect of the Microstructure on the Properties of Ni-P

deposits on Heat Transfer,Surface&Coatings Technology,doi:10.1016/j.surfcoat.2008.10.039

02) YanHai Cheng,Yong Zou,Lin Cheng,Wen Liu,Effect of the microstructure on the anti-fouling

property of the electroless Ni-P coating,Materials Letters,62(2008) 4283-4285

03) L.Cheng,T.Luan,W.Du,M.Xu,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by flow-induced vibration in heat

exchangers,Int. J. Heat Mass Transfer,doi:10.1016/j.ijheatmasstransfer.2008.05.037

04) Cheng lin,Xu mingtian,Wang liqiu,From Boltzmann transport equation to single phase lagging heat conduction,Int. J. Heat Mass Transfer,doi:10.1016/j.ijheatmasstransfer 2008.04.004

05) Cheng lin,Xu mingtian,Wang liqiu,Single and dual phase lagging heat conduction models in moving media,ASME J. of Heat Transfer(In Press),2008

06) 程林,许明田,王立秋,单相滞热传导温度场的振动现象及其热力学基础,《科学通报》,

2008,53(6):732-736。

07) Y.H.Cheng,Y.Zou,L.cheng,W.Liu,Effect of complexing agents on properties of electroless

Ni-P deposits,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Vol.24,No.4,P:457-460

08) WANG Xue-dong,LUAN Tao,CHENG Lin,XIAO Kun,Research of Boiler Combustion Regulation for Reducing NOx Emission and its Effect on Boiler Efficiency.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Vol.16,No.3 270-276,2007.

09) J.Fan, L.Q.Wang and L.Cheng,Forced Convection in Rectangular Micreochannels: Electrokinetic Effe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Vol.8, No.3,2007,P:335-345

10) J.Fan, L.Q.Wang and L.Cheng,Electrokinetic Effects on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Parallel-

Plate Microchann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cial

Simulation.Vol.8, No.3,2007,P:359-374

11) Liqiu Wang,Yuxiang Zhang,Lin Cheng,Magic microfluidic T-junctions: Valving and

bubbling,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42,2007

12) Zheng, Jizhou;Cheng,Lin;Du,Wenj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elastic tube bundles with

component mode synthesis method,《机械工程学报》,v43,n7,July,2007,p 202-206

13) Luan,Tao;Cheng,Lin; Cao, Hongzhen; Qu, Yan Effects of heat sources on heat transfer of

axially grooved heat pipe,Huagong Xuebao/Journal of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China), v 58,n4,April,2007,p 848-853

14) Liqiu Wang,Ophelia Pang,Lin Cheng,Bifurcation and stability of forced convection in

tightly colied ducts:stability 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 27(2006) P:991-1005

15) Cheng Lin, Yun Heming. The Optimized Analysis of Electronics Cooling by CFD

Methods(ICNMM2006-96074).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channels, microchannels and

minichannels. June 19-21, 2006. Limeric Ireland

16) Yun Heming, Cheng Lin, Wang Liqiu and Chen Binjian. Numerical Computation of Roughness

Effects on Heat Transfer and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Microchannels(ICNMM2006-

96076).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channels, microchannels and minichannels.

June 19-21, 2006. Limeric Ireland

17) Yun Heming, Cheng Lin, Wang Liqiu and Zhang Shushe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eat and

Flow of Liquid Through Minichannels(ICNMM2006-96078).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channels, microchannels and minichannels. June 19-21, 2006. Limeric Ireland

18) Yun,He-Ming;Cheng,Lin;Chen,Bao-Ming;Du,Wen-Jing Optimization analysis on the heat

dissipation of electronic elements,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ophsics,2006 Vol.27(3),

P:496-498

19) Yan Fayi,Cheng Lin,Numerical Algorithms for Virtual Visualization of Fluid Flow in

Pipeline System 200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Sf-000361

20) Liqiu Wang, Ophelia Pang, Lin Cheng, Bifurcation and stability of forced convection in

tightly coiled ducts: Multiplicity, Chaos, Solitions and Fractals 20(2005)337-352

21) Qiu, Yan; Tian Mao-Cheng; Cheng, Lin; Niu, Wei-Ran; Theory of the reduction of fly-ash

carbon content in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oiler and its applied research;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v24, n4n2005np369-372

22) Heming Yun, Cheng Lin and Zhang Guiyu.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aving energy for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the utiliz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energy tecnologies, 2005: 664~669 (ISBN-7-112-07718-4)

23) S.S.Zhang, Y.H.Cheng, L.Cheng,A Study on Vacuum Brazing Procedure of Plate Heat

Exchanger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Vols 471-472,pp.640-643,2004

24) Tian Mao-Cheng,Cheng Lin,Lin Yi-Qing,Zhang Guan-Min,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by

crossflow-induced vibration,Heat Transf. Asian Res,2004 Vol 33(4) p:211-218

25) Qiu Yan, Cheng Lin,The Research of Complex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by Fluid Induced

Vibration,Journal of Hydrodynamics,2003,Vol.12(1) Ser.B

26) Cheng lin,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by fluid induced vibration Heat transfer2002,

Proceeding of 12th international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2002

27) Tian, Mao-Cheng; Cheng, Lin; Lin, Yi-Qing; Zhang, Guan-Mi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by crossflow induced vibratio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al

physics, v23,n1,2002,p63

28) 云和明,程林,王立秋,流体变物性对细矩形通道流动和传热的影响,《工程热物理学报》 Vol.29, No.11,2008年11月

29) 程林,换热设备中水垢的物相分析及与换热面的界面结合状态,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2008.8,P:17-19

30) 程延海,邹勇,程林,刘文,热交换器表面Ni-P镀层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功能材料,2008,Vol.39,No.5,P:799-801

31) 杜文静,程林,田茂诚,朱新军,刘文,过热蒸汽型复合换热器传热与振动特性分析,《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4月第四期,677-684。

32) 曲燕,程林,Stefano Zinna,栾涛,Marco Marengo,环路热管地面试验平台的热设计,《中国空间科

学技术》,2007年10月第五期,14-20。

33) 云和明,程林,王立秋,曲燕,光滑矩形微通道液体单相流动和传热的数值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

No.28增刊,2007年6月

34) 云和明,程林,王立秋,流体变物性对细矩形通道流动和传热的影响,中国工程热物理年会2007传热传质学论文集,编号073102。

35) 郝玉振,程林,螺旋折流式换热器的直接设计方法,《压力容器》2007年三月刊。

36) 云和明,程林,王立秋,曲燕,光滑矩形微通道液体单相流动和传热的数值研究.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6传热传质学论文集, 南京: 611-616。

37) 云和明,程林,陈宝明,杜文静,电子元件散热的优化分析,《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Vol.27(3)

38) 程林,栾涛,王立秋,张玉相,2-T型微通道气泡发生器可视化实验研究,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项流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066079

39) 朱新军,张树生,程林,机械传动远程实验系统,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Vol.25(7)

40) 曲燕,栾涛,程林,放置倾角对轴向槽道热管传热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宇航学报,2006,Vol.27(3)

41) 云和明,程林,陈宝明,杜文静,电子模块间距对其散热效果的影响,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5-53023。

42) 程林,田茂诚,张冠敏,一种复杂非线性传热元件的传热及污垢特征,《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Vol.25(1)。

43) 程林,冷学礼,杜文静,基于降低污垢热组的复合强化传热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

Vol.24(3)

44) 冷学礼,程林,杜文静,流体低速横掠振动圆管的传热特性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

Vol.24(2)

45) 程林,田茂诚,张冠敏,邱燕,流体诱导振动强化传热的理论分析,《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Vol.23(3)

46) 程林,田茂诚,张冠敏,邱燕,流体诱导振动强化传热的实验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Vol.23(4)

47) 陆国栋,周强泰,程林,田茂诚,梯形剖面圆形肋片管温度场的研究,《热能动力工程》,2002年9月第17卷

48) 陆国栋,周强泰,程林,田茂诚,梯形剖面肋片管二维温度场的测定与分析,《汽轮机技术》,2002,44(6)

49) 程林,田茂诚,林颐清,张冠敏,弹性管束汽—水换热器强化传热试验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22(2):199-202

50) 刘鉴民,程林,大型太阳能热水装置与燃油锅炉联合供热系统,《太阳能》,1999年第三期,第16页

51) 田茂诚,程林,弹性管束型容积式热交换器的研究,《热能动力工程》,1999,14(3):173-175

52) 程林,张梦珠,幂律流体绕流楔形物体时的层流边界层,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7(1):87-91

53) 程林,陆煜,具有完整隔板的双向倾斜矩形封闭空腔内自然对流数值解,《太阳能学报》,1996,17(1):111-112

54) 田茂诚,程林,沸腾炉旋风燃尽室的冷态及热态试验研究,《热能动力工程》,1996,11(6):398-401

55) 程林,田茂诚,圆形管道内自由旋流衰减的理论分析,《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6,

10(6):673-678

56) 王涛,程林,内管纵向敷肋时套管式换热器传热研究,《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6,

11(6):707-711

57) 田茂诚,程林,沸腾悬浮两级燃烧可行性分析及实验研究方法,《山东能源》,1994年第二期,4-7页

58) 杨培毅,程林,汽车余热空调的研究现状,《流体工程》,1993,21(6):54-59

59) 程林,裘裂钧,大面积厂房间歇供暖的地面吸热问题,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2,22(3):60-66等70余篇

国家专利

(1) ZL92106727.5 浮动盘管-热管两级加热汽水热交换器

(2) ZL94110563.6 弹性管束换热机组

(3) ZL91221344.2 水平浮动盘管汽水热交换器

(4) ZL92219187.5 组合式水平浮动盘管水水热交换器

(5) ZL92211892.2 浮动盘管-热管两级加热快速开水器

(6) ZL94240331.2 一种新型可拆管式传热元件接头

(7) ZL97232944.7 自作用热媒流量调节温度控制阀,

(8) ZL94225650.2 非相变液体膨胀自力式温度控制阀

(9) ZL94240330.4 一种高效汽水热交换器

(10)200520080114.8 一种多边形板式换热器片

(11)200520080114.9 多介质高效板式换热器

(12)200610068941.4 一种高磷酸性化学镀Ni-P合金镀液

(13)200610068942.9 一种用于制备具有梯度复合镀层的化学镀工艺

(14)200710015538.X 一种高磷Ni-P-SiC复合镀层及其制备工艺

科研项目

(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高能耗行业典型换热设备节能的先进理论与方法,

2007CB206900,项目经费2600万元,2007-2012,首席科学家

(02)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重大项目:AMS02热系统研究与设计,2004GG1104006,项目经费1500万元,2004-2006,项目负责人

(03)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阿尔法磁谱仪热传导系统研制,2006GG1104019,项目经费500万元。2006-2007,项目负责人

(04)国家国际合作重大项目,换热器热力设计平台,项目经费160万元,2004DFA07600,2004-2007,项目负责人

(05)国家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环路热管的性能分析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经费350万元,2005DFA60470,2005-2007,项目负责人

(06)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新型换热器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热力集成机组开发,2002BA438C,项目经费180万元,2002-2004,项目负责人

(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流体诱导振动复合强化传热研究,50076022,项目经费16万元,2000-2003,项目负责人

(0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G20000263,三级课题,流体诱导振动强化传热理论与技术研究,项目经费100万元,2000-2005,项目负责人

(09)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重大项目:高效节能UST换热器自主知识产权研究与产业化实施,012050122,项目经费300万元(含济南市100万元),2001-2003,项目负责人

(10)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重大项目:高效换热器自主知识产权研究,012060112,项目经费100万元,2001-2003,项目负责人

(11)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重大项目:换热器节能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021050106,项目经费110万元,2002-2004,项目负责人

(12)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重大项目:换热器设计的关键问题研究,013060101,项目经费50万元,2001-2004,项目负责人

(1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弹性管束表面积垢清洁机理研究,Z2001F01,项目经费20万元,

2001-2003,项目负责人

3 安徽省地方官员

男,1962年2月出生,汉族,1980年12月参加工作,198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历任长丰县财政局农财股办事员、副股长、股长,长丰县财政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农开办主任、局长、党组书记、县国资办主任;长丰县政府副县长;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分管社保处、农开办、农业处,协助陈军同志管理预算处。

4 四川省都江堰市滨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程林,四川省都江堰市滨江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协助分管国土、规划、建设、遗留问题处置、新农村建设、拆迁安置等工作,协助主管领导分管财务、税收工作,完成临时交办工作。负责勤俭人家安置点工作,分管规划处,协助分管财务处、安置办,联系金江社区。

5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

人物简介

程林,男,汉族,1962年01月出生,籍贯山东淄博,山东工业大学热工程热物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空间热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能源学会理事长,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005年入选“泰山学者”,获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资助,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引起学界同行关注。

科研方向

程林教授主要从事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主要贡献是打破了国际上延续了30年的关于振动不适合工业应用的定论和换热器内防止振动的设计模式,提出了流体诱导振动强化传热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带动了换热设备的一次具有深刻意义变革,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换热器作为一种通用工艺设备,应用十分广泛,其性能的每一份提高都意味着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是,近30年来,换热器研究在世界范围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换热器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Butterworth在Heat Exchangers: Thermal-Hydraulic Fundamentals and Design一书中指出:换热器设计与应用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流体诱导振动、传热表面积垢、混合物的沸腾、两相流的流动分布及湍流流动的模拟等五个方面。流体诱导振动与传热表面污垢与其他几个问题相比会对换热器造成更直接的危害,人们予以了积极的关注并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直到目前为止,不仅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而即使是那些是未知的疆域我们也并未完全知哓。程林教授认为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近乎一成不变的固执阻碍了研究的进展,他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首先给出了振动的实质是换热器内流动介质耗散能量的聚集并由此得出解决振动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振动的严格防止。他进而极富想象力地提出了将一般换热器中流体流动过程中所造成的换热器整体振动及噪声转化为传热元件的有序振动,对水流产生有效的扰动,提高对流换热系数,同时,利用振动变形清除传热表面污垢,降低热阻。以此为突破,程林教授经过详尽的数学推导及大量的实验,提出了流体诱导振动强化传热新理论与新方法。程林教授在换热器五个问题中的两个——流体诱导振动与传热表面积垢——研究中取得了公认的突破,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赞誉。

6 高级工艺美术师、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程林,男,汉族,1967年生。自幼酷爱艺术并深悉锡工艺品的创作及研究,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任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云南艺术学院专家老师、红河州和升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锡工艺品的美术创作设计 、石模传统手工雕刻。器皿的制作,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工艺品大赛;是个旧地区锡工艺品石模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制作的艺人,当地人称他为老师。

个人履历

程林自幼学习锡工艺基础,工作以来向民间老艺人(民间工艺师)不断学习探讨石模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制作,并不断总结完善,形成一套科学严峻的制作工艺。于1996年创办成立了“ 红河州和升实业有限公司”,先后成立了“红河州和升锡工艺美术厂”、“锡器制作石范手工雕刻研究工作室”。 参与《锡器制作的石范手工雕刻技艺保护》研究工作,努力使堪称当代“工艺美术界活化石”的石范手工雕刻技艺发扬光大,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化局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锡器制作的石范手工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一人独揽全国四项专利技术,潜心设计制作的锡制工艺品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参赛作品中获奖。

成就及荣誉

“斑锡盛世大福鼎”(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中荣获“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斑锡玉顶酒宝壶” (荣获云南省第二界“工美杯”银奖)、 “斑锡玉顶茶宝壶” (荣获云南省第二界“工美杯”铜奖)。公司产品多次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集》收录。被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锡器制作传承人。

几年前,程林率团队在红河州个旧市大屯镇空心山观音寺成功地塑立了一尊全国最大的锡观音佛像。用锡1180千克,石模雕刻300余件(在相关书籍里都有所刊登),是传统文化与手工艺技艺的完美融合。

7 武汉大学药学院中级实验师

个人资料

姓名:程林

性别:

职称或职务: 博士

学习简历

1988.9―1992.7华中师范大学 攻读生物专业学士学位

2000.9―2003.7 武汉大学 攻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3.9―2008.12武汉大学 攻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92.7―1999.9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程潮铁矿子弟中学 生物学教师(初级)

1999.9―2000.9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程潮铁矿子弟中学 生物学教师(中级)

2009.3―2011.6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博士后

2011.9― 武汉大学 药学院 中级实验师

业绩概要

致力于核苷类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研究,目前已成功克隆Muraymycin及Kasugamycin(春雷霉素)等重要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并展开相关的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学术期刊,如 “Molecular BioSystems”、 “FEBS letters”、 “J Biochem Mol Biol”发表了研究论文。

研究领域

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研究兴趣与方向

主要是有关链霉菌次级代谢的调控机理。

近期的目标是: 以手头已有的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调控基因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这些调控基因之间,以及调控基因与生物合成基因之间的关系,阐明这些抗生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网络,并最终改造这些调控网络以提高抗生素的产量。

远期目标是:研究国际国内上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抗生素以及其它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并定向的改造这些菌株,为工业生产服务。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1. Cheng L, Chen W, Zhai L, Xu D, Huang T, Lin S, Zhou X, Deng Z. (2011) Identification of the gene cluster involved in Muraymycins biosynthesis from Streptomyces sp. NRRL 30471. Molecular BioSystems 7:920-7.

2. Cheng L, Lin H, Fan X, Qiu S, Sun T, Li T and Zhang Y. (2008) A novel toxin-antitoxin operon talA/B from the Gram-positive bacterium Leifsonia xyli subsp. cynodontis.FEBS letters., 582:3211-6.

3. Cheng L, Li T, Zhang Y. (2004) Rapid preparation of total nucleic acids from E. coli for multi-purpose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37: 351-355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0: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