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传统及其超越 |
释义 | 作 者:周小李 著出 版 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3-1 版 次:1 页 数:223 字 数:214000 印刷时间:2011-3-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04155023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传统及其超越》简介: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性别平等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教育应如何对待女性?……一百多年来经由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实践与反思,中国学校教育业已形成两大教育传统: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在当今社会文化转型时期,两种教育传统只有实现向性别敏感教育的超越,才能引领当代中国教育走出性别困境,迎接性别挑战。 性别敏感教育的核心理念即教育应培养有性?的“完整的人”。为了使男女两性成长为“完整的人”,教育应当是社会性别意义上平等的教育,还应当是社会性别意义上完整的教育,更应当是社会性别意义上有德性的教育。周小李所著的《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传统及其超越》娓娓道来,探寻当代教育走出性别困境的根本路径。 作者简介周小李,女,湖北松滋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现为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德育原理及女性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已在《教育研究》和《教育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 目录绪论 当代中国教育面临的性别困境与挑战 第一章 社会性别与教育传统:概念分析与理论铺垫 一、社会性别的概念分析 (一)社会性别的词源:gender (二)社会性别的内涵 (三)社会性别视角的特征 二、教育传统的概念分析 (一)传统的内涵与特征 (二)教育传统的内涵与特征 三、以社会性别视角研究教育传统的合理性 四、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传统: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 第二章 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的历史考察 一、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的萌芽 (一)?末民初中国的社会性别:“别”与“同”的异曲同工 (二)女子教育初建与男女同学初步确立 二、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的传承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至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性别 (二)性别化教育:母性主义及其面临的抵制 (三)性别中立教育:男性中心主义趋向及其招致的质疑 (四)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的主要观念 三、性别化教育被否定,性别中立教育被弘扬 (一)新中国成立后约三十年间的社会性别:“男女都一样” (二)两种教育传统的不同际遇 (三)两种教育传统不同际遇所产生的影响 四、性别化教育复兴,两种教育传统面临反思 第三章 两种教育传统的反思(一):若干两难问题剖析 一、重视性别差异还是忽视性别差异:如何理解性别差异及其与男女平等的关系 (一)性别化教育:重视性别差异但陷入了性?本质主义 (二)性别中立教育:忽视性别差异、突破性别本质主义但囿于男性中心主义 (三)动态理解性别差异及其与男女平等的关系 二、相同的(不同的)教育过程是否一定产生相同的(不同的)教育结果 三、平等的教育是否应是相同的教育 四、教育应为男女两性确立什么样的人的理想形象 (一)性别化教育:性别刻板的人的形象 (二)性别中立教育:男性化的人的形象 (三)确立人的理想形象的关键点:社会与家庭 (四)教育应将男孩女孩培养成“完整的人” 第四章 两种教育传统的反思(二):教育应如何对待女性 一、教育应如何对待女性:由排斥转向全纳 二、教育应全纳女性——全纳什么 (一)全纳家庭 (二)全纳母性 (三)全纳关怀 (四)全纳联结 三、关于教育应如何全纳女性的初步思考 (一)传授家庭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与智慧 (二)开展母性教育,同时让教育自身拥有母性 (三)以关怀性的教育培养关怀者 (四)建立联结:不仅仅是为了女孩的教育 第五章 社会性别视角下两种教育传统的超越 一、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的超越路径——融合 二、当代中国的社会性别与两种教育传统融合的必要 (一)当代中国社会性别的多元 (二)社会性别多元与两种教育传统融合的必要 三、两种教育传统的超越——性别敏感教育 (一)性别敏感教育概念的来源 (二)对性别敏感教育概念的理解 四、对性别敏感教育主要观念的补充说明 (一)重视性别差异而不为其所束缚 (二)赋予女性发声的权力 (三)采纳灵活的教育组织形式 (四)引导男女学生成长为“完整的人” 五、性别敏感教育的实践构想 (一)性别敏感教育在教材与课程中的实践 (二)性别敏感教育在教学中的实践 (三)性别敏感教育在教师教育中的实践 (四)性别敏感教育在教育德性中的实践 结语 为了男女两性成长为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