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社会和谐决定论
释义

基本信息

作 者: 龙斧 编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09720011

出版时间: 2011-01-01

版 次: 1

页 数: 413

装 帧: 平装

开 本: 16开

所属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理论

内容简介

针对当前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社会和谐决定论》从和谐社会视角,交叉运用历史和逻辑实证主义、计量分析、数理模型等现代社会科学方法,对影响中国发展模式、政策、方法及手段的许多相关理论与观点进行剖析。尤其在思想观和方法论上,《社会和谐决定论》科学剖析了那些打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特色化”旗号的非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理论观点(如上海指数模式、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和谐指标、市场经济决定论、发展与和谐线性因果论)。与此同时,《社会和谐决定论》在交叉科学方法框架下,把现代社会科学的多种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大量实践问题紧密结合,展开论证分析并提出了社会和谐决定理论。借此,《社会和谐决定论》既对那些否定社会主义建设史的历史机会主义、唯心主义观点所造成的影响正本清源,又展现了历史与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在探索今天中国社会发展重大相关理论时的科学威力,并示范了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唯物主义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图书目录

序言

一 本书的思想观和方法论认识

二 本书对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认识

三 本书研究方法的特点

第一部分 方法篇

第一章 “社会和谐”的共性与特性内涵——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之一

一 引言

二 衡量合理性问题

三 假设命题的逻辑性、科学性问题

四 横纵向比较的科学性问题

五 结论

第二章 “社会和谐”的西方化衡量——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之二

一 “中、高度贫困率”标准——差异性、合理性、逻辑性问题

二 “贫富差别”、“最低月工资”标准——差异性、共线性和干扰因素问题

三 “儿童死亡率”、“童工率”标准——差异性、逻辑性和机械社会论问题

四 结论

第三章 “社会和谐”的数理化衡量——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之三

一 引言

二 “指数模式”的衡量领域、类别

三 “指数模式”的方法和方法论问题

四 结论

第四章 经济利益关系作为最根本性决定变量——“社会和谐”决定之一

一 方法论讨论

二 命题与论证

三 结论

第五章 社会主导价值观、社会心理状态作为约束变量——“社会和谐”决定之二

一 引言

二 变量选择的合理性论证

三 命题与论证

四 结论

第六章 政府功能定位——“社会和谐”决定之三

一 引言

二 命题与论证

三 结论

第七章 政府行为特征——“社会和谐”决定之四

一 引言

二 命题与论证

三 结论

第八章 政府运行效率效益——“社会和谐”决定之五

一 引言

二 命题与论证

三 结论

第九章 社会和谐的决定理论

一 社会和谐决定论的方法论框架

二 社会和谐决定论的理论框架

三 结论

第二部分 理论篇

第十章 怎样科学确立社会发展理论的内涵

一 引言

二 文献回顾

三 确立理论内涵模式的案例分析

四 内涵影响因素和科学模式的确立

五 结论

第十一章 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性检验

一 理论的科学属性

二 科学属性的有机关联

三 结论

第十二章 理论建设中的形而上学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和谐社会”构成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吗

三 “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来源

四 结论

第十三章 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定位

一 引言

二 文献回顾与探讨

三 “和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和方法论

四 结论

第十四章 西方社会科学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定位

一 引言

二 西方社会科学的“社会和谐论”

三 结论

第十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定位

一 文献回顾与探讨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迪与借鉴

三 结论

第十六章 论资本的社会和政治属性

一 引言

二 文献回顾

三 从资本的本质特征看其社会与政治属性

四 从“劳资契约”看资本的社会与政治属性

五 结论

第十七章 论现代社会契约理论的唯心主义本质

一 引言

二 西方流派的理论博弈

三 从“无知之幕”和社会契约概念看罗尔斯理论

四 从正义原则看罗尔斯理论的唯心主义本质

五 结论

第十八章 评和谐社会的市场经济决定论

一 引言

二 市场经济决定论的理论谬误

三 市场经济决定论的方法和方法论谬误

四 结论

第十九章 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非线性关系——中国历史验证(上)

一 引言

二 文献回顾

第二十章 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非线性关系——中国历史验证(下)

一 三个历史时期的比较与验证

二 结论

第二十一章 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非线性关系——改革开放验证(上)

一 引言

二 经济政策的决策科学性

三 经济行为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一致性

第二十二章 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非线性关系——改革开放验证(下)

一 雇佣关系—劳资关系对劳动力社会属性的影响

二 社会问题与经济和社会成本

三 现代社会政府作为普遍性中介变量

四 结论

第二十三章 用对立统一规律看社会主要矛盾的政治经济学本质

一 引言

二 从中国历史看“构建”和谐的主要矛盾切入点

三 用对立统一规律定位“构建”和谐的着力点

四 能否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是“构建”和谐的关键点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