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蛇鳞果
释义

其貌不雅但味特佳的蛇鳞果

根据有关蛇鳞果的印尼学术论文称,其发源于何处不详,但估计来自泰国、马来西亚或印尼,也有认为它来自爪哇岛的。在荷兰殖民时代,商人们将它的种子带到整个印尼,甚至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及泰国。

该论文称,蛇鳞果有不少是野生的,如 Salacca dransfieldiana JP Mo-gea; S. magnifera JP Mogea; S. minuta; S. multiflora 及 S. romosiana. 还有的野生品种如:Salacca rumphili Wallich ex. Blume ,也称为 S. wallichiana, C. Martus 或者 rakum ( kumbar ),因为味道极酸,在泰国普遍用以制作烹调的酸醋代替品。果子较小,带刺,花蕾是二房的。

蛇鳞果属于棕榈家族,Palmae (palem-paleman), monokotil, 叶子硕长,中间有条长长的叶梗,与椰子叶梗相似。树身矮小,但全树带刺,需要较长时间才长成最多3米余高,最后往往因为负荷不了茂盛的枝叶而倾倒。

在印尼生长有多种蛇鳞果,有的才种不久就有果且很甜,被政府推广各地引种的有(1) salak pondoh , (2) swaru , (3)nglumut , (4) enrekang , (5) gula batu (巴里岛)等。其实印尼的蛇鳞果有三个方面的瞩目区别,(1)爪哇岛的 Salacca zalacca (Gaertner) Voss ,只有2-3瓣果,巴里岛的 Slacca amboinensis (Becc) Mogea 才有1-2瓣,苏门答腊巴东地区的 Sidempuan Salacca sumatrana (Becc) ,红色果肉(前两种为白色)。毫无疑问,这三种蛇鳞果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

蛇鳞果主要新鲜吃,也可以制成蜜饯与腌渍甜酸食品,现在则流行连皮的蛇鳞果蜜饯。其树身及枝叶既不能当柴烧,又不能用来做建材。熟透的只能供餐桌上用,要外运的,刚要熟就要摘下来装箱,一般摘下4-5月后的,通常只用来做蜜饯。(右图:印尼的水果店,看得出来进口洋水果充斥,代替本地许多优良水果品种,成为市场主流,有喧宾夺主之危险。所以,大力挽救发展本地水果迫在眉睫。) 蛇鳞果的种植地分布于雅加达特区、西爪哇、中爪哇、日惹特区、东爪哇、北苏门答腊 、北苏拉威西、南苏拉威西、马鲁古、巴里岛、西努沙登加拉、西加里曼丹。

蛇鳞果适合于Aa bcd, Babc 及 Cbc气候带地区。A 指每年有11-12个月为潮湿气候;B: 8-10个月;C :5-7个月。它在每年平均降雨量200-400毫米的热带地区,生长情况良好。包括每月平均降雨量100毫米的潮湿雨季,表明蛇鳞果喜高湿条件。它不能在100%暴晒的阳光下生长,最好有其他遮蔽的植物相伴相生,对阳光的需求50-70%已经足够。温度要求在20-30度C. ,虽然对湿度要求搞,但也不适应水涝地。

摘自搜狐博客 > 春雨绵绵(香港) > 日志 > 东南西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8: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