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绍兴大禹祭典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吴军.罗海迪编著 出 版 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所属丛书: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条 形 码:9787806867891 ; 978-7-80686-789-1 I S B N :9787806867891 定 价:32 元 出版时间:2009-5-1 开 本:32开 页 数:181 内容简介《绍兴大禹祭典》内容简介:大禹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治水英雄,受到广大民众的敬仰和爱戴。位于绍兴的大禹陵和禹庙祭典活动源远流长,公祭和民祭绵延不绝,成为我省乃至全国最富传统特色的祭祀活动之一。大禹与炎黄两帝共同成为华夏儿女尊奉的立国之祖,大禹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 本书目录总序 前言 序言 大禹祭典的文化地理环境 【壹】古城绍兴,孕育之地 【贰】名山会稽,圣迹宛然 【叁】大禹陵庙,祀禹圣地 华夏圣祖大禹的生平、事迹及传说 【壹】大禹的生平及事迹 【贰】大禹与绍兴 大禹祭典的缘起及历代沿革 【壹】大禹祭典的缘起 【贰】大禹祭典的历代沿革 【叁】新中国成立后的大禹祭典 大禹祭典的制度和形式 【壹】官祭 【贰】公祭 【叁】民祭 大禹祭典的祭祀场所、祭器、祭品和祭期 【壹】大禹祭典的祭祀场所 【贰】大禹祭典的祭器、祭品和祭期 大禹祭典的承传、保护和发扬光大 【壹】历代大禹陵庙修缮纪事 【贰】新中国成立后对大禹陵庙的保护和修缮 附录 【壹】历代祭文选录 【贰】历代颂禹诗文精选 后记 序言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润物无声地滋养着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土壤。世界发展的历程昭示我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等“硬实力”,还取决于“文化软实力”。作为保留民族历史记忆、凝结民族智慧、传递民族情感、体现民族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历史的“活”的见证,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薪火,就是维护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对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之源,拥有特色鲜明、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据考古发掘,早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在这方古老的土地上活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浙江大地积淀了著名的“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浙江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熠熠生辉、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省项目数量位居榜首,充分反映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彰显了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留存于浙江大地的众多非物质遗产,是千百年来浙江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浙江地域文化的瑰宝。保护好世代相传的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努力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责任,是建设文化大省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对增强我省“文化软实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历来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重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为此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特别是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制定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保护机制,建立保护载体。全省广大文化工作者、民间老艺人,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无私奉献,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抢救保护了一大批浙江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对我省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逐一进行编纂介绍,集中反映了我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成果,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的出版对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将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保护文化遗产,既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原则,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把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新台阶,促进浙江文化大省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后记大禹是中国远古时期的治水英雄和立国之祖,其记载于史书和流传于民间的丰功伟绩,折射出大禹近乎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并因之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楷模。 出于对大禹的尊崇,中国大地的许多地区都有着生动形象的传说故事,大禹一生中的出生、婚娶、治水、立同等故事的发生地都有着许多的争论。而大禹死葬会稽,陵园存于绍兴,则史论民传,均言之凿凿。 绍兴大禹祭典,自夏初起至今,已承传四千余年,可分官祭、民祭两大部分。官祭,自夏帝启创制起,绵延至今;民祭,以会稽姒姓宗族祭脉络最为清晰,发端于少康封无余于越,守祀大禹陵寝时。整个大禹祭典的历史有着起源古远、规格崇高、祭祀频繁、脉络清晰等特点,更由于会稽大禹陵守陵村的存在和姒姓宗族祭的延续而独具特色。 大禹祭典,承传有序,延续至今。对之进行保护承传,以弘扬大禹精神,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意义,而且,在现代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和旅游经济建设等方面均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2006年6月2日,绍兴大禹祭典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人民政府的进一步重视和保护,足见其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远大。 本书着重阐述大禹祭典产生和延续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介绍大禹祭典的缘起、形成和沿革以及承传保护的情况,以让人们对大禹祭典有个比较简明、直观的了解。文中部分摘引了孙建忠先生著《大禹陵志》的内容,对其史料调查印证之充分,深感钦佩,并在此致谢。同时,感谢民俗学专家吕洪年教授对书稿认真审读,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 由于编撰时间颇为紧迫,加上笔者水平有限,文字间及论述中,难免有失之偏颇或存在着错误,有请方家不吝指正。 吴军罗海笛 2008年10月 文摘古城绍兴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麇集的古城,也是一座经济发达、丰饶富庶、民生安乐的名城。在这样的城市里,在稽山镜水这样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美好自然环境中,人们缅怀着华夏先祖,追忆着大禹伟绩,祭祀着大禹陵寝,弘扬着大禹精神。因此,孕育出并传承着“大禹祭典”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是绝非偶然的。 绍兴,地处浙江省东北部,杭州湾南岸,东邻宁波,南界台州,西南连金华,西北与杭州接壤。绍兴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在原始部落定居时代,属于河姆渡文化圈的绍兴,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区域之一;在夏王朝建立初期,今绍兴境内的会稽山,是大禹朝见诸侯、传政治国的重地;自少康封无余为于越先君到越王勾践,绍兴都是越同的都城;从秦汉到明清,绍兴一直是中国南方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曾屑于全国文化中心之一的地位。 生活在宁绍平原的越族先民,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原始母系氏族时代,已告别游群生活,形成为定居的农耕部落,开始由采集经济向产食经济的过渡。以人工栽稻为主的农业,是当时宁绍平原经济形态的主体。同时,原始手工业也有相当的水平。在那时,宁绍平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环境优越。越族先民在这种条件下,从事以稻作为主的原始农业。他们用骨耜、石铲、石斧、石凿等生产工具,整治水土,种植水稻,产量相当可观。宁绍平原是中国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_。 越族先民稻作的同时,仍从事捕捞、渔猎、采集等活动。先民们用陶釜、陶甑煮饭蒸食,改变了原始的采食生活。《逸周书·职方解》说越族先民“其谷宜稻”,“其畜宜鸡、狗、鸟、兽”;《史记。货殖列传》也说百越“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这就是越族先民经济生活的主要特点。农耕文明为原始手工业、加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当时,原始的制陶技术、纺织技术、酿酒技术已经相当进步。此外,古越先民聚居的宁绍平原,不仅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源头,尚具有海洋文明的特征。《汉书·严助传》说越人“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先民使用过的木桨、弧形独木船和陶舟模型,就是“越人便于舟”的物证。在那时,先民们不仅能凿井取水,用于煮饭蒸食,而且能适应地势低洼、水位较高的环境,营造干栏式居屋。在绍兴,这种“便于用舟”的特征,至今没有改蛮。 在古代,越族广泛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部落众多,故称“百越”。他们从事农耕、渔猎,以冶炼、善舟著称。在形成为民族的历史过程中,百越集团出现了多次分化和聚合,其中一部分逐渐与汉人融合,一部分与少数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如壮族、黎族、傣族等,都是由百越的支系发展而成的。于越,是百越集团中世居于江浙一带的土著。以于越部族为基础的越国,建立于夏代前期,延续于殷商、西周,振兴于春秋后期,衰败于战国中期。自少康即位封无余为于越先君始,到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被楚所败,历时一千七百四十五年。 春秋时期,越国是由越部族所建立的列国之一。勾践是春秋越国的一位著名君王,他在公元前496年即位后,把国都从会稽山内部的岘大城,迁移到山麓冲积扇的平阳,作为进入平原的第一步。可惜强邻吴国,在勾践即位的第三年,入侵越国,大败越军。勾践被迫到吴国首都做人质,直到公元前490年才获得释放。返国后,勾践建立新都小城。其择地建都的战咯思想,由范蠡之说“今大王欲国树都,并敌国之境,不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将焉立霸王之业”可见大概。由于吴国的大军随时可能入侵,勾践选择了在种山的东南麓建城。范蠡又在种山最高处建造了晾望台,名飞翼楼,今称望海亭,以监视吴国的军事行动。在很短的时间里,越国建成了这座周围只有一公里稍多的围都兼军事堡垒,使整个部族有了一个新的、坚强的政治中心。紧接着小城的建成,范蠡又在小城的外围建筑了城周大于小城十倍的大城,把这个地区的大部分孤丘都包围在内。在范围广阔的大城之中,除了街衢、河渠、屋宇、工场等以外,还有许多牧场和耕地。小城是越国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堡垒,大城则是越国的经济中心和生产基地。小城的迅速建成,为大城的兴筑赢得了时间;而大城的兴筑,又为小城保证了给养,进一步巩固了小城的基础。从此,小城和大城就结成为一体,称为大越,这就是越国的国都。而后,越王勾践以此为基地,实行了他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兴计划,最终覆灭了吴国,并北上称霸,成为一个大国。 秦统一中国后,在今浙江和江苏南部建立会稽郡,郡治设在今苏州,把越国国都大越改名山阴,作为会稽郡的一县。自此至后汉中期的三百余年间,绍兴没有较大的发展。曾到过大越的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这里“地广人稀”。汉武帝时代,还作为关东贫民的移居地区。直到后汉永建四年(129年),才实现了大体上以钱塘江为界的所谓“吴会分治”。江北为吴郡,郡治仍在吴;江南为会稽郡,郡治在山阴。吴会分治的本身就是地区生产力发展的反映,从此,山阴从一个普通的县又一跃而成为一郡之治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