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绍兴城墙遗址
释义

绍兴城墙遗址,今为外环城路。

绍兴城初创于越国时。越王句践七年(前490年),范蠡筑句践小城,《越绝书》云:“周二里二百二十三步,陆门四,水门一。”旋于小城东筑大城,俗谓“蠡城”。

《越绝书》云:“大城周二十里七十二步,不筑北面。”“陆门三,水门三,决西北。”隋开皇年间(581年~604年),越国公杨素修郡大城,史称“罗城”,南宋嘉泰《会稽志》云:“罗城周围二十四里,步二百五十。”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郡守汪纲重加缮治,并修诸城门,史称“宋城”,城周长24里,设城门9。自此,绍兴城市格局已定,直至清末几无变化。

民国27年(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拆除。

50年代末,辟为环城公路。今水偏门至大校场半壁弄口段,仍保存明清城垣残基。素土,内表错缝条石砌筑,呈梯形斜面;外表原砌青砖,今不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