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邵飘萍新闻学论集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丛书名: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丛书

平装: 272页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1143421

条形码: 9787301143421

商品尺寸: 22.6 x 15.2 x 1.4 cm

商品重量: 340 g

ASIN: B001P05D5G

内容简介

《邵飘萍新闻学论集》主要内容: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系统讲授、集体研究新闻学的团体,被称为中国“报业教育之发端”,开创了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新纪元。邵飘萍先生时为北京新闻界著名记者,致书蔡元培校长倡议设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并应邀出任研究会导师;他认真地向会员传授应用新闻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把他主办的《京报》作为会员实习的基地,积极参与并指导研究会的各项活动。

作者简介

邵飘萍(1886-1926),浙江东阳人。烈士,因直言敢谏开罪直奉军阀,于1926年被当时的北洋政府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天桥。原北京平民大学和国立法政大学教授及原务本女子大学校长。五四运动实际发起人,著名新闻工作者,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

目录

第一篇 著作一《实际应用新闻学》

一 外交记者之地位

二 外交记者之资格与准备

三 外交记者之外观的注意

四 外交记者之工具与杂艺

五 访问之类别与具体方法

六 访问时之种种心得

七 外交记者之分类

八 探索新闻之具体方法

九 新闻价值测定之标准

十 新闻价值减少之原因

十一 裸体新闻应记之项目

十二 原稿之外观的注意

十三 原稿内容之注意点

十四 余白

第二篇 著作二《新闻学总论》

第一章 新闻事业之特质

第二章 新闻记者之地位与资格

第三章 新闻社之组织

第四章 新闻纸之表里

第五章 世界的通信事业

第六章 新闻纸之进化史略

第七章 新闻纸之法律问题

第八章 我国新闻事业之现状

第九章 新闻事业之将来

第十章 余论

第三篇 新闻学论文

一 邵振青导师在新闻研究会之演说

二 《新闻学·邵序》

三 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

四 《京报》三年来之回顾

五 从新闻学上批评院秘厅对新闻界之态度

六 记者与读者

七 飘萍启事

八 中国新闻学不发达之原因及其事业之要点(遗稿)

附录纪念文章

一 邵飘萍被奉联军枪毙之详情

二 先夫子言行纪略

三 《京报》邵飘萍先生被难纪念特刊

四 邵飘萍荣哀录

五 邵飘萍先生

六 记邵振青先生

七 纪念邵飘萍

后记

后记

《邵飘萍新闻学论集》终于要杀青出版了,我们心中充满了欣喜和忧虑。

欣喜的是,经过这几个月的辛勤努力的付出,任务终于接近了尾声,我们可以向中国新闻学教育90周年奉献一份厚礼!也可以为热切期盼的读者奉上一本民国新闻学术的经典!在当今浮躁不安的学术环境中,许多研究者都纷纷注重眼前和未来,学术的基础性建设日益受到冷落;而刚刚恢复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决定加强新闻传播学学科基础建设,出版民国时期的新闻学术经典,以飨广大新闻研究者和爱好者。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愉快地承担起责任,沉下心、静下气,本着“板凳须坐十年冷”的精神,钩沉探幽,搜集散佚在各个报刊的资料,时时收获意外的惊喜!如今,即将完成,我们心中充满了期待!、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充满了忧虑。因为在编辑整理中,我们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如资料的搜集、资料的录入、原文从繁体到简体的转换、艰辛的校对等,我们迎难而上,逐步克服,努力完成。由于这些困难的存在,也由于我们能力、水平有限,我们虽然竭尽所能,但错误和遗漏在所难免,希望研究者和读者指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