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成土因素学说 |
释义 | 成土因素学说即“土壤形成因素学说”,是关于各种外在条件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学说。它研究土壤与外在条件之间的发生学联系,揭示土壤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该学说最早由俄国著名科学家В.В.道库恰耶夫于19世纪末叶创立,其基本观点是:①土壤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体,是母岩、有机体、气候、陆地年龄和地形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②各成土因素是同等重要的、不可相互替代的。③成土因素的发展变化制约土壤的形成和演化。④成土因素在地表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并用数学式П=Х(К,O,Г,Р)Т,表示土壤与成土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中П—±壤,К—气候,O—生物,P—地形,T-时间。在B·B·道库恰耶夫之后60年,著名的美国土壤学家H·詹尼引用了同样的数学式表示土壤和最主要成土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B·B·道库恰耶夫的学说得到后来的土壤学者的继承和发展。苏联杰出的土壤学家B·P·威廉斯提出了土壤形成的生物发生学观点,认为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生物因素起着主导作用;还提出土壤是人类劳动的对象和劳动的产物的论点。H·詹尼则指出,生物起主导作用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现象。成土因素学说自B·B·道库恰耶夫创立至今,已成为现代理论土壤学最重要的部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