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芍药灰霉病 |
释义 | 主要危害芍药叶部的常见病害。 病原菌与症状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丛梗孢目、葡萄孢属,有两种病原菌:第一种是牡丹葡萄孢,叶部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多发生于叶尖和叶薄,呈褐色或紫褐色,具不规则的轮纹,在空气湿度大时,长出灰色霉状物;侵染茎时,病斑褐色,呈软腐状.使植株折倒;花部被害变成褐色、软腐,产生灰色,霉状物;病斑处有时产生黑色颗粒状的菌核。第二种病原菌是灰葡萄孢,除危害芍药外,还侵染牡丹、菊花、仙客来等,使叶缘产生褐色轮纹状波皱,叶柄和花梗软腐,外皮腐烂,花梗被害,常影响种子成熟。 发病的环境条件上述两种病原菌以菌核在土中越冬。多次连作地块发病严重;高温多雨利于分生抱子形成和传播,分生孢子与寄主接触,在水湿条件萌发出芽管侵入寄主体内,氮肥施用偏多栽植株过密、湿度大、光照不足、生长嫩弱等易受病菌侵染。 此病在洛阳于4月20日左右开始发生,受害株6月中旬前落叶枯焦。在彭州,此病有2个发病高峰一个发高峰,一个发病高峰是在3月下旬起至盛个生长期,病菌危害花蕾、嫩茎、花朵等.另一高峰期在秋季,危害枝、叶、芽。患部覆被一层灰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①避免连作,用无菌新土种植。 ②用无菌苗,并于栽植前用65%可湿性代森锌粉剂300倍液,浸10-15分钟。 ③土壤处理,用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与80%代森锌等量混合均匀,每平方米用药8--10克;或用40%福尔马林50毫升,加水8-12千克浇灌,马上用塑料薄膜覆盖4-5天。撤去覆盖物后7-10天栽植。 ④注意通风透光,适量施用氮肥,雨后及时排水,随时清除病叶、病株。 ⑤植株发病时可喷酒1:100的波尔多液,或代森锌800--1000倍滚,或7O%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每10--15天喷洒1次,连续喷2--3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