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 |
释义 | 商业银行竞争力是银行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其本身是一个难以完全量化的复杂系统。目前,国际上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评价存在着不同的方法。国际上通用的主要是美国的 “骆驼”评级法。该评价体系主要是监测和评估金融机构经营的六个方面: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状况和流动性、对市场风险的敏感程度。评级有两种:一种是对上述六项监测指标中的每一项进行评级,评级实行5分制,1分为最好,5分最差;另一种是根据六项监测指标的评级结果,对每家金融机构进行综合评级,评级同样分为5级。199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联合发起了一个“金融部门评估计划”,FSAP除包括了“骆驼”中的六项指标外,还包括经济增长、收支、通货膨胀、利率与汇率等参数来进行金融系统风险及健全性评估。这是一种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宏观金融健全性评估方法。此外,英国《银行家》杂志,通过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经营规模、盈力能力、经营效率和经营稳健性等几个方面评估,一年一度对世界前1000家大银行进行排名,这一排名一直视为银行间最具权威性的竞争力评估。 由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及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仅20余年,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体系及其市场运作的时间也不长,因此评级工作起步也比较晚。2001年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开始研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问题,其间参照了国际通行的“骆驼”评级法,参 考了英国、新加坡、我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监管评级办法,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具体情况,按照我国的监管政策和监管工作要求,于2004年初完成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的设计工作。该体系主要从资本充足性状况、资产安全性状况、管理状况、盈利状况、流动性状况等几个方面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评价。此外,也有一些机构根据各自目的分别对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各体系设计者出发点不同,因而指标选择与权重都存在较大差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